分享

蒲华晚年墨竹赏析(全文)

 燕山石头473 2023-03-22 发布于河北

蒲华(1832―1911),浙江嘉兴人。原名成,字作英,号种竹道人,胥山野史,所居曰九琴十砚楼。清同治四年(1865)游幕台州,往来于宁波、上海、杭嘉及温州一带,晚岁寓沪。蒲华是一位“布衣粗葛”、“风趣可挹”的文人,他一生穷困潦倒,极不得志,但在体现他绘画创作中却无颓废消沉之意,可谓已“尽吐胸中之墨气”,以其执著刻苦勤奋的精神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是近代中国清末画家中的佼佼者,与任颐、吴昌硕、虚谷为晚清海上画派的先驱,具有“海派”画坛创造精神的代表画家之一。

蒲华为人朴厚,淡于名利且喜游,与吴世晋等人结“鸳湖诗社”联吟作诗,放浪形骸。娶妻缪昙(又名晓花),亦善书画,闺中唱和,伉俪情笃。蒲华早岁诗手编《芙蓉庵 燹余草》中留有数首。同治十年(1871),蒲华40岁时在苏州结识吴昌硕,引为知音,相交达40年之久。吴昌硕后曾为蒲华《芙蓉庵 燹余草》诗集写序。两位艺术大师又合绘“岁寒交图”为盟。

明清之际,书画名家辈出,嘉兴以其江南地域,文人之邦,受浙派和松江画派影响,书画已成风气。蒲华少时学画师从同邑周闲,周闲善画花卉,尤工篆刻,画风挺秀,气味深厚。蒲华画竹自称学天台傅啸生,而元代吴镇则是少年蒲华心中崇拜的偶像。由于仕途不顺,青年时期的蒲华开始了游幕生涯,先后到杭州及台州府太平县担任幕僚。台州是墨竹的故乡,墨竹自宋代苏轼、文同等画文人画意趣后,成为士大夫所崇向的绘画题材。蒲华在台州历前后30年,自然领略到墨竹那种虚心友石,劲节高风的“君子画”意境。蒲氏平时嗜酒,不拘小节,但与人交尚气,真诚相见。在弃绝科举之后,他希望有一个恬静淡雅的环境供他研习书画,于是台州的山水、竹林等,寺院等都留下他的寄食足迹。“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其山水清秀,是蒲华水墨画创作的极好地方。因而他的早期绘画和书法风格在台州后才逐渐形成的。

光绪廿十年(1894),蒲华寓居沪上,时常与杨伯润、吴秋农、张子祥、朱梦庐等老友相聚。特别是与吴昌硕最为相契,吴昌硕在为蒲华的《芙蓉庵 燹馀草》作序说:“作英蒲君为余五十年前之老友也,夕晨过从风趣可挹。尝于夏月间,衣粗葛,橐残笔三两枝,诣缶庐。汗背如雨,喘息未定,即搦管写竹石,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之洒落逾桓人也如斯。”

蒲华工山水、花卉,尤喜写墨竹,他作画善用水墨,下笔迅捷,顷刻成幅,所画山水,大笔粗皴,树石苍劲,水墨淋漓,所写花卉取法青藤、白阳,梅荷兰菊飘逸闲致,所画墨竹,柔中寓刚,气势磅礴。人称“蒲竹”。蒲华晚年的墨竹画进入了极为纯熟的阶段,他借鉴元代吴镇画竹的风格,溶入明清二代书画家画竹技法,善用湿笔,粗而不犷,独辟溪径。此后的画竹大概有二种笔法类型:一种是纯乎中锋,无论是枝干和竹叶都画的劲挺潇洒,疏密得当,布局十分精到;另一种是参入金石韵味以欹侧笔法画干枝叶,飘逸风情达乎极致。

下面介绍(嘉兴博物馆藏)蒲华晚年所创作的几幅墨竹图:

一、 纸本,26×33厘米。题“不可一日无此君蒲华”。

乙酉年(1885)蒲华54岁时所作。此墨竹图,墨渖淋漓,竹叶如掌,沉着腴润,元神具足,尺幅虽小,观之爱不释手,可谓不可无此君,此画乃蒲公最能心印。

二、 纸本,180×94厘米,风竹图。

题云:“风声雨声琅\声,夜来恰得秋满庭,君家不可不看此,一节一节高青青。壬辰春三月,仿东坡法,作英蒲华”。

此画构图独特,仿东坡画墨竹,所写墨竹干湿并用,浓淡相宜,画幅一半是山石,郁勃沧浑,苔点凝重,衬托上端竹叶飘逸风致,淡墨枝杆相映成趣。壬辰年(1892)蒲华61岁时作,该画已显现出蒲华画竹极致纯熟的高超技法。

三、 为节庵画竹四屏,纸本,144×37厘米。分别为:竹石图;题 “南园新绿”;墨竹图;题“劲节高风 壬辰四月蒲华”。

壬辰年(1892)蒲华61岁时作。为“节庵大人”所作墨竹四条屏,技法仿梅道人。画幅清新扑面,充满活力和生气,线条流畅凝炼,气韵生动,情趣盎然。蒲华在画竹中十分强调笔墨情趣,并写了自己画竹心得:“画竹之法须于介字分字,五笔七笔起手,所谓整而不板,复而不乱,竹杆须挺有力,忌在稚弱,小枝则随手点缀,无须粘滞,然必悬臂中锋,十分纯熟,庶几有笔情墨情……”。此四条屏墨竹图显而易见其道法自然的艺术风格。

四、 纸本,扇面50×18厘米。题云:“晴翠丙申三月蒲华”。

这幅扇面构图大胆,竹叶具中,一般画家以竹叶倚右或画幅下端较多。蒲华在小尺幅中以小见大,颇讲究笔法,大有元代吴仲圭轨度。观此扇面,雅韵自然,超逸飘洒,览者无不倾倒。丙申年(1896)蒲华65岁时作。

五、纸本,147×39厘米,竹石图。题诗云:“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剥春筠,此身愿劈千丝蔑,织就湘廉护美人。辛丑春正月既望,蒲华”。

画中墨竹崇扬气节,窜缀而上,气势十足,旁出枝叶,缀以山石。尤其是顶部竹叶随意挥洒,妙在结顶,像天真浪漫之趣,更为神化,可谓参得画竹三味。这是辛丑年(1901)蒲华70岁时所作。

六、纸本,84×39厘米。题云:“潇湘雨过癸卯闰月蒲华”。

这幅墨竹图运用较多湿笔,饱墨饱水,墨沈汗畅,粗枝大叶,彰显腴润,画中出彩的寥寥数笔浓墨竹叶,显得格外精神,画面中豪横一枝杆,风势纵横,笔墨气度酷如含雨带露,与所题潇湘雨过宛如其境。癸卯年(1903)蒲华72岁时所作。从这幅作品看蒲翁晚年之墨竹风格,老辣苍劲,法备气至,已达到“成竹在胸”以手写心的境界。

蒲华晚年墨竹的艺术风格得益于他长期对竹子情有独钟的体察入微,和对羊毫笔与水墨界接纸能产生变化的心领神会和驾驭手段。他晚年创作的墨竹用笔顺逆反侧相兼的娴熟技法,无论在形神、骨法、墨韵都达到上乘。同时,在墨竹创作中所表现的那一种风晴雨露,那一种虚和空明、劲节高风的精神风貌。

宣统三年(1911)蒲华醉卧寓所,因假牙脱落咽喉,气塞而逝,享年80岁,其友吴昌硕、何熙伯等为其治丧,归葬嘉兴西丽桥畔。蒲华是一位典型的文人画家,诗书画堪称三绝。其生前时名不扬,但他书画作品的艺术光辉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其璀璨,渐为后人认识所器重。尤其他晚年所作的墨竹画突破守旧之风,开创清新意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