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语字 2023-03-22 发布于上海

糊【说文】黏也。【篇海】煮米及麫为粥。模糊,弥漫渺茫看不清。糊涂:思绪杂乱,理不出头绪;字迹潦草模糊,看不清写什么;处理事务杂乱无章,糊涂人办糊涂事;韬光养晦装糊涂。

「糊」字本来有七种写法,现在仅剩三种写法能显示出来:糊、䊀、䉿。其余四个不显示的是:(黍古)(鬲古)(麥胡)(黍乎)。普通话与方言同样重要。普通话讲推广,为的是各民族中华儿女互相之间沟通需要,与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的需要。方言讲传承,为的是理清中华文化传承脉络需要,使传承脉络不致于在我辈之中断掉。方言语音传承与方言汉字传承,应以传承汉字为主,因为语音与汉字比起来,汉字的稳定性强千百倍。之所以中华儿女有「经史子集」可读,只因为汉字无可比拟的稳定性。纵观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有典籍可读吗?即使有能读懂的人有几个?

「一搨糊涂」汉字不可以写得「一搨糊涂」,练过毛笔字的僎晓得不可以「描描搨搨」,一笔一划须要清清爽爽。「一搨糊涂」一,表示开头;搨,表示着墨于纸;糊,表示忘忽;涂,表示污染。「一搨糊涂」从头至尾乱涂乱写,写过就忘的不能辨认的墨墨团团。「搨毙」销账,在账目上用笔画「大毙绞X」;「搨蔽」销账,用毛笔涂抹,消隐账目。兜底抄,「一搨括之」从一开始到最后统统包括。

「阿糊卵冒充金刚钻」上海话粗口「阿糊卵冒充金刚钻」,现在讲「装逼、装逼格(bigger)」。普通话就是「充老大、装大佬、充内行、装专家」。合么为啥讲是一句粗口?已经多次讲过为啥骂人闲话绝大多数跟性、生殖器搭界?只因为最初始的「骂人」是雄性争夺雌性打斗辰光野性的吼叫。「阿糊卵」糊达达一滩烂泥软鼻涕一样的老鬼三;「金刚钻」日御三百佳丽,金刚不倒,一柱擎天的老鬼三。「阿糊」是省略讲法,是糊里糊涂,不清不爽,不来三,推扳货,缩货,歹佬货,蹩脚货,㞞人,胆小怕事者……

「稀里糊涂」迷迷糊糊,懵懵懂懂,马马虎虎,随随便便。

「装糊样」假装糊涂的样子,假痴假呆,装戆。普通话「装傻」。

「神智糊知」与「神志无知」的区别。「神智糊知」智力出问题了,糊里糊涂了。或者大大咧咧,不拘小节,随随便便。「神志无知」因为神志不清而呒没知觉,基本上是植物人。

「烂糊三鲜汤」上海方言「烂糊三鲜汤」。不晓得有这只菜否啊?一般上海人不是讲菜,而是讲人搭之事体「乱七八糟」,「兀詈骂詈」「乌七八糟」搭仔「马马虎虎」「潦潦草草」「勿清勿爽」。

「糊智呀天」无拘无束,想哪恁来就哪恁来,瞎来来。不按常规出牌。「脚踏西瓜皮——滑到何里是何里」漫无边际,游游荡荡。呀【篇海】大空貌。

「黏黏糊糊」用上海方言讲「黏䐈疙搭」。《土風錄.髮黏膩曰䐈》考工記弓人相膠注云,脂膏䐈敗、䐈黏也,孔疏今人頭髮積有脂膏則謂之䐈。《康熙字典》䐈:《廣韻》之翼切《集韻》質力切,并音職。《廣韻》脯長尺有二寸曰䐈。又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相膠註》脂膏䐈敗。䐈,黏也。《疏》今人頭髮積有脂膏者,則謂之䐈。䐈亦黏也。

「浆糊」用粉熬煮成黏糊状物事,来黏粘布料、纸张。上海话中用来形容呒没脑子,意思是讲脑子里装的不是脑絮(脑髓),而是浆糊一搨糊涂。

「淘浆糊」上海方言「淘糨糊」起源于「那个十年」。贴大字报,大幅标语僎要用到糨糊,暴开头真的用面粉冷水小火熬,一方面忒麻烦了!另一方面「浪费粮食」!晚后来发明了「化学糨糊」方便多了,摆桶里用热水泡开。为啥用「淘」?因为做这种「生活」动作是用木棍沿桶壁做圆周搅动或者对结块摏捣,符合「淘」的全部动作。因为大字报,大幅标语主要粘贴于芦䕠席高头,对「糨糊」要求还是蛮高。因此要协调好桶、热水、木棍、化学糨糊之间关系蛮要紧,勿好好较协调关系「混腔势」就是「淘糨糊」;有摏捣动作就引伸成另外一种比较隐晦的意思。「淘糨糊」最高水平「上不冒泡,下不(黍啇)底,当中不结块」。

「淘浆糊」与「逃江湖」「淘浆糊」讲是由「逃江湖」而来,讲这个闲话根本弄不清爽老式沪语「江湖」从来呒没发音「浆糊」的,这个音哪恁从「刚」变到「浆」的呢?上海话发音,普通话发音混为一谈。「淘浆糊」就是「十年动乱」贴大字报行出来的好否啊,「江湖」与「浆糊」浑身不搭界好否啊。

「瞎糊搅」「淘浆糊」,「绞七廿三」,「缠不清」,「七里缠在八里」,「亂諣三千」骗骗我,摆摆「訹頭」让我钞票摸出来,「呼诱」我「誂」我上山。胡搅蛮缠。嬲不清。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刻于一方砚台的名句: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难得糊涂」的故事到百度搜索,是讲郑板桥遇见情操高洁隐居老儒,相当有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