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家的文化是最多的。例如早期的“家天下”传承制度,后来繁衍出来的的家国文化、世家文化和家族文化等。 本文所将要介绍的宣城梅氏家族,便是世家文化与家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那么所谓的世家文化是什么呢?宣城是梅氏家族的起源地吗?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可以让一个家族从唐朝传承至今,并依然闻名于世界? 接下来便由笔者带您游览这传承了近千年的梅氏家族。 世家大族,垄断阶级世家文化是指历史上那些高门显贵的大族,手中握着丰富的知识与社会资源,有的甚至还拥有兵权。 我国古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十分少见,许多名经典义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特别是唐朝以前,选拔官员的考量是“取贤”,必须要有官员愿意帮忙举证,普通人才可以做官。 这也使得选拔出来的人才天然的亲近世家,而世家为了培养这些拥护者也会开放一些并不太重要的知识典籍。 后来唐朝开启科举制度,便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性。 以前的平民没有门路,除了依靠世家大族的举荐,便再无当官的途径。 世家大族深知名经典义是他们立足的根本,他们绝不愿意将其奉献出来,每家的藏书阁都会有重兵把守。 哪怕碰到战乱,被迫逃难,他们宁愿抛妻弃子,也绝对要带上一车车的竹简。(唐朝以前,名经典义大多都是用竹简书写的) 他们深知,妻子可以再有,孩子可以再生,但失去这些“知识宝藏”,便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名门望族,千年传承梅氏家族便是这么一个传承近千年的世家大族。 宣城的梅氏家族并不是一开始就驻扎在宣城的,是因为一些政治性因素才搬迁到宣城定居。 梅氏家族发展历史悠久,与许多家族一样,分主家和旁支,在宣城这一支的祖先名唤梅远,是汝南人。 唐朝末年时,出于政治原因,梅远被派遣至宣城任职,在任职期间,梅远被宣城淳朴的民风与优美的风景所打动,自愿留下定居。 梅氏家族人丁兴旺,人口繁多,人多了,意见也就多了,发声的人也就多了,正所谓“众口难调”,为了维护家族和谐发展,当子孙们都到了而立之年,或者父母已经离世,宗族便会提出分家,家族子弟自成小家。 但并不是说分家了,分出去的人便与宗族毫无关系了。 “自成小家”的意思是,搬出宗族居住,自己负担“小家庭”的生活费,宗族也不干涉。如果有事仍然可以求助宗族,宗族愿意出面协助。 宗族的祭祀需要所有的族人到场,族内大事的表决,族人可以通过将意见反馈给族老,由族老代以表决。 宗族的学堂、族田等建设,族人有义务支持宗族与族人维持着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循环,也是宗族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因素。 宣城的梅氏家族便是如此,自传承到第四代后,梅氏家族便分为了三派,分别是鼓励学习,认为只要通过学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善经派;以孝廉为家训,希望长辈能以身作则,爱护老幼,向孔子学习的章务派;积极入世,为国为民,希望能做出大政绩光耀门楣的墨庄派。 梅氏家族传世已久,历朝历代有着其后人扬名于世。例如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梅尧臣也出自梅氏家族,是梅太七公的那一支子孙,被称为“柏视山房文峰梅氏”。 元末明初时战乱频繁,人民百姓过得困苦不堪,哪怕是梅氏这样的大家族,也不得不想尽办法躲避叛乱。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梅氏族人又团结起来,凑到了一块进行耕读作业。 到了明朝隆万年的时候,章务派一脉出现了大量的青年才俊,他们以梅守德为首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官场,成功为梅氏家族再次扬名。 章务、善经和墨庄三派也因此重新汇聚交流,其他人通过章务派的名声,也注意到其他两派。 梅氏家族传承悠久,底蕴深厚,无论是哪一支都有着令人钦羡的风流姿态,既像蒙尘的珍珠,又像掩盖于砂烁的金子,一但被人注意到,其光彩便无法被掩盖。 梅守德和梅文鼎是明朝时宣城梅氏的门面,这两支梅氏族人人才济济,犹如群星闪耀,活跃在政坛与文坛之间,除了许多人都成为名动一时的大家。 同时梅氏氏族也不像早期那般古板,仅教授族人,也会收拢许多有资质的学生,倾心教授。他们明白,如果只靠自己,是无法长久的立足于世的。 因此,当时政坛和文坛上活跃的大家,除了梅氏族人,还有大量的梅氏学生。他们的文学成就使得梅氏家族声名显赫,名震一方。 梅守德等人将有共同理想追求的学生和早已离散的族人,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以梅氏家族为主导的区域性学术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事物想要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只有优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有空闲的时间思考学习,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 梅氏家族也不例外,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要想继续维系,金钱是少不了。毕竟兴办族学,教育后辈需要钱,帮扶族内生活困苦的老幼需要钱,置办族田,举行祭祀更需要钱。 兴办族学是为了教育族内的子弟,这样家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不至于没落。 帮扶族内老幼是为了凝聚族人向心力,正所谓独木难支,家族分发展离不开族人的发展。 置办族田是为了开源节流,一些小事族里自己就可以办理,总不能回回都把外出的族人喊回来募捐,不方便不说,次数多了也容易引起族人的反感。 举办祭祀就更少不了了,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宗族是每个人的根,是所有族人的起源地,每回的祭祀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醒众人,这是你的家族,你可以为之骄傲,也需要齐心建设。桩桩件件,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 北宋时期,梅氏家族有名人在朝中当官,不缺名声与金钱。元末明初时,因为战争频发的缘故,梅氏族人聚集到一块生存,互相帮衬,是有名的耕读世家,靠着家传底蕴教书,耕种劳作,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到了明清时期,梅守德等人的成就更是间接庇佑了族人。 他们组宣城地区的“宁国商人”进行合作交易,一个出名,一个出钱,互相扶持。 从夸荆地人人玉,不及梅家树树花 宣城的梅氏家族闻名全国,当时仅仅梅氏一族中出现的进士便有18个人,通过举人考试的有42个人,更别说其他功名,零零总总共有两千多名身负功名的族人。 因为太过出彩,被记载在历史传记的梅氏族人共有27人。 著书立传种类繁多,就现有记载共有300多种,其中甚至有17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大约涉及了45部著作。 梅氏的出名可不止是靠文学出彩,其武学也十分出众,曾经出过两个武学进士,7个武举人,还有其他未曾被详细统计的。 明代就有一个著名文学家夸梅氏家族子弟,说别人都夸荆地人才辈出,像玉珏一样精彩绝伦,可在我看来这些“人玉”都不如梅氏子弟表现出众。梅氏子弟随便出现一个人,都有着不凡的品格,深厚的文学素养。 宣城哺育梅氏,梅氏回馈繁荣宣城跟梅氏氏族是密不可分的,宣城给了梅氏家族展现自我的舞台,收容维护了躲避战乱的梅氏族人,而梅氏族人的发展使得宣城扬名天下,其宣城流传至今的文化特产,都离不开梅氏族人的影子,它们二者相互依存,相铺相成。 没有宣城这个土壤,梅氏就无法破土而出,舒展枝丫。毕竟战争是无情的,元末明初梅氏族人正好碰到战乱,大部分族人都躲在宣城这个避世乐土,如果没有宣城,梅氏是否还有族人存活还两说,哪怕侥幸存活下来,家族典籍也有极大概率遗失,更别说发展了。 而梅氏一族人口众多,于宣城随处可见。同时他们族规严明,督促族人向善好学,惩罚分明,对于做出违法乱纪的族人也绝不姑息,严重者甚至会被以除族处理。 这对于当时的人而言是非常严重的刑法,一个人连自己的家族都不愿收留,那么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有问题,拒绝与其贸易来往,毕竟连血脉亲人都不愿意认他,这得犯下了多么罪恶的罪行啊! 正因为梅氏宗族对自己家人的约束,使得其家风清正,人人向往,为宣城的社会道德文化做出了榜样,影响了许多人。 同时,梅氏族人也喜欢做善事,每逢饥灾之年,他们都进行慈善资助,帮扶幼老,捐资捐粮。 宣城的名声好了,世界各地的人也都会心生向往,愿意过来旅游贸易,间接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了,其宣城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好。 梅氏宗族的族规是针对每一个梅氏子弟的,从来都不会有偏颇,这也使得其凝聚力极强。 梅氏子弟都以自己身为梅家人为荣,以光宗耀祖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拼搏发展,就为了扬名梅氏。 哪怕文学与武学天赋都并不出众的家族子弟,也竭尽全力的发展梅氏。 修缮家族祠堂,联系族人一起完善族谱。每逢祭祀,无论身在何处,能力如何,梅氏族人都会纷纷往族里赶,绝不落下任何一次祭祀。 他们是真正的把梅氏当自己的家,把梅氏族人当自己的亲人,把传承建设梅氏当做自己的责任。 总结有这种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何愁家族无法兴盛繁衍? 哪怕到了现在,依然看到宣城梅氏活跃的身影。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宣城梅氏都研发出了梅氏族谱app了,无论是梅氏子弟自己,还是普罗大众,都可以搜索其传承历史。 各大慈善晚会上,也少不了梅氏子弟的身影,他们总是活跃在做慈善的第一战线。 梅氏家族一直恪守族规,修人树义,尊老爱幼,和睦乡邻,与人为善,如此坚守传承的家族,又怎么可能会出现传承断绝呢? 以这些族规作为行事守则的梅氏子弟,展现出卓越得家风。 而这优秀的家风,保证了宗族的文化的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