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38年4月15日夜晚,一则消息传到了周总理耳中,他的神情瞬间变得极为严肃,就连警卫员都被吓了一跳。 果不其然,当天夜里周总理放下手头工作立即驱车赶往武汉,在太平洋饭店约见了一人,双方彻夜长谈,眼见对方油盐不进,周总理义正言辞地: “请你听清楚!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和你谈话!我代表中央给你三条选择...” 而正坐在周总理对面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的领导人——张国焘。 作为我国早期的领军人物,张国焘却选择背叛了组织与信仰,摒弃了曾经亲密的战友。 那么张国焘为何会选择背叛?而周总理代表中央又给他哪三条路呢? “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为何会选择背叛呢?其实这一点毛主席并不意外,而且还曾“预言”过张国焘。 少年时的毛主席钟爱《西游记》这一书籍,只不过那个时代,像《西游记》一类神魔小说被定义为“杂书”,但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了这位少年,他利用课下时间反复阅读。 而且读《西游记》时,毛主席还会像课堂上一样,在每段精彩处圈圈点点,写上评语和注释,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感触。 后来在开创根据地时,他们经历了长征、抗战的艰苦时期,战士们身心疲惫,于是毛主席便用《西游记》这本书与共产党人的觉悟、意志等结合起来。 在中央苏区艰苦的日子时,他与红军干部畅谈西游记,中国共产党就好似唐僧四人西天取经,这其中必然会经历种种磨难。 他欣赏师徒四人坚定的信念,而毛主席借此鼓励干部们,唐僧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因为他们的方向坚定不移,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革命的胜利将不再遥不可及。 毛主席在讲党性时,他巧用了《西游记》里的人物来讲解。 如果唐僧师徒四人是一个小集团的话,那么他们每个人虽然能力性格都大为不同,但他们却能够统一步伐,归根结底是因为集体他们有一个党性,那便是信奉佛教。 而中国共产党也一样,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个性,在每个领域也可大展拳脚,但唯一不能变的就是党性,每个党员都需坚定自己,只有步伐一步,才能团结一致。 毛主席长征时曾谈到过张国焘这人,张国焘搞内部分裂,归根结底就是他的党性上出了问题。 这么多年为了集体许多人都曾反驳过毛主席,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集体,毛主席从不计较在心上,反而对这一类格外欣赏。 但偏偏谈到张国焘时,毛主席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来表达。 若问唐僧四人西天取经,其中谁的信念最为坚定?这个答案必然属于唐僧。 那么谁的信念又最容易动摇呢?这个答案肯定是猪八戒,八戒在遇到困难时多次提议分家返回高老庄,革命队伍中最怕的就是这种人,军心与信仰绝对不能轻易动摇。 毛主席对张国焘给予的评价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这句巧妙的比喻,也成为了张国焘日后叛离组织的“预言”。 早有预谋1936年3月底,张国焘与红军第二次会师后,早先他带领的红四方面军因为遭受过重创,与先前早已大改变。 张国焘到达延安后,也就失去了对红四方面军据的指挥权。再加上此前他在长征中的种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党,中央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斗。 但并未完全剥夺对他的权力,保留了他在陕甘边区副主席一职,中央大概的意思就是希望他重新来过,好好打磨打磨自己,之后再回到中央继续工作。 但张国焘嘴上诚恳认错,背地里却是一万个不服,他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只会对他认为比他强的人低头,他甚至看不起曾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毛主席,这种骄傲自满的性格让他渐行渐远.... 1937年3月,身在延安的毛主席收到一分电报,发信人正是身处杭州的周总理,电报中他简短的叙述了一件事,蒋介石为了表达团结抗战的诚意,特意邀请中共一同在清明节共祭轩辕黄帝陵寝。 毛主席并未感到奇怪,因为4个月前,西安事变和平结束,国共两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统一了抗日的战线,而周总理身处杭州也是为了与国民党商讨国共抗日的事宜。 而看到这则消息后,最开心的莫过于张国焘,因为他一直再找机会离开延安,而他作为陕甘边区的副主席,中央委托他带人前往参加祭祀活动。 行动开始4月2日,张国焘从延安出发,目的地为黄帝陵。因为两天后才是清明节,在祭祀活动开始前,张国焘就先行面见了国民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 两天后祭祀活动圆满完成,他动身前先让秘书回了延安,借口说去先去西安找林伯渠商议事宜。 林伯渠是陕甘边区政府主席,也是西安办事处的主任,尽管秘书再三劝说,毛主席让张国焘结束祭祀后立刻赶回延安,但张国焘怎么可能再回去呢? 出于不放心,警卫队队长临时决定先跟张国焘前往西安,随后到达地方再找机会向上级汇报行程。 林伯渠 就这样,张国焘未经中央允许前往了西安,蒋鼎文更是将他安排进了国民党在西安最豪华的招待所,许多身在西安的国民党高官前去探望。 三天后的4月7号,由于当时的南京已经沦陷,国民政府将军政机关全部转移到了武汉,而中共也在武汉建立了办事处,并且秘密设立了中共中央长江局。 得知这一消息的张国焘也准备动身离开西安,临行前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想做人留一线,他吩咐警卫队队长去联系林伯渠,让他在车站等自己。 林伯渠此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得知是自己的同志呼唤,他急匆匆前往来到了车站。见面后张国焘就开始抱怨自己在延安的遭遇,他的内心遭受了重创,所以他现在要前往武汉,不打算会延安了。 而林伯渠即便不知情也能看出张国焘的意图了,他连忙苦口婆心劝说着张国焘,可张国焘心意已决怎么可能会听进去呢? 话不投机半句多,张国焘根本听不进,撂下昔日的好友就坐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 眼见劝说无果,林伯渠连忙向上级反应,希望其他同志能够劝说张国焘悬崖勒马。 三请三逃恰巧此时周总理也在武汉,得知此事后他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派李克农、童小鹏四人直接到汉口的火车站等待张国焘的到来。 8号晚上七点左右,李克农等人早早得来到汉口火车站,害怕张国焘从侧门溜走,他们专门把守住了四个出口,可眼见乘客一个个的走下车,却始终没有看见张国焘。 他们急忙联系了周总理,李克农猜张国焘害怕林伯渠通风报信,所以可能偷偷返回了西安,周总理听后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明晚继续等待。 紧接着李克农等人就在火车站守了三天,直到11号晚上七点,从西安到达汉口的火车再次抵达,这次向往常一样,所有乘客都走光了依旧没有看见张国焘。 出于不放心,李克农等人走上了车厢检查,终于在最终一节车厢中,他们找到了苦苦等待的人。 张国焘一脸愁容的坐在角落中,身后还坐着两个人,李克农立刻便猜到这是国民党派来保护张国焘的特殊,他不动声色的走到了张国焘身边,先来了一套以理服人: “你好张副主席,我是王明同志和周副主席派来接您的。” 李克农 听到有人喊自己,张国焘的身体都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在听到后面几人的名字,张国焘立刻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坐在后排的两名国民党特务更是吓得不敢吱声。 李克农坚持以礼对待张国焘,毕竟在中央未下达任何通告前,张国焘依旧是我们的同志。 在出了车站后,李克农多次邀请张国焘前往武汉办事处居住,但他却执意不去,李克农眼见没有办法,于是安排了张国焘在旅馆住下,留下一人保护他的安全,他自己则是返回办事处将情况进行汇报。 至于国民党安排照顾他的两个“小跟班”早就跑了,一个溜走回去通风报信,一个则是远远跟着他们。 当晚,周总理、董必武、叶剑英等人就急忙来到了旅馆,几人念在旧情还在不停劝说张国焘,周总理批评他不应该私自出走,身为老同志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而这时张国焘才敞开了心扉,他直言中央对他的处罚过于严厉,而且最后只给他分了一个小小的陕甘边区的副主席,他心里一万个不服! 董必武 周总理知道张国焘此刻在气头上,眼见劝说不动,于是便让张国焘先给中央发一份电报汇报行程。 张国焘百般不愿意,但最终还是起草一份电报:
自从得知张国焘的事,身在延安的毛主席等人一直放心不下,虽说张国焘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归根结底也是一起长征,一起革命的同志,他们还是希望张国焘能够迷途只返,重新回到革命的道路上。 在看到张国焘发来的电报后,毛主席立即回复:
中央的意思很明白,周总理拿着电报也劝说张国焘不要一意孤行。 但张国焘却直接声明,自己身心疲惫,现在只想解甲归田,以后再也不想从政了。 心意已决13号早上,张国焘在吃过早饭后,忽然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想见见蒋介石。 虽说当时正处国共两党合作期间,但想要见到蒋介石也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周总理安排李克农前去交涉,让张国焘静等消息。 张国焘听后又说自己想去武昌游玩一番,周总理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再劝导一下他,于是便决定和他一同前往。 可就在从武昌返回时,张国焘趁周总理与熟人交谈之时竟然溜之大吉了! 李克农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一家小旅馆找到他了,张国焘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借口,只好又被“请”回了办事处。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张国焘再次邀请自己的警卫队长去找周总理,看他是否起床,自己有重要的事宜要与他商量。 警卫队长以为经过昨天的折腾,张国焘终于想明白了,于是他便立刻兴奋去找了周总理,可当他再回来时却傻眼了,哪还有张国焘的身影? 不过好在有了昨天的“经验”,这次很快便在太平洋饭店找到了他,周总理再次劝说,可换回的结果还是一样的,就这样张国焘再次被“请”了回去。 经过这几次后,可能张国焘觉得自己跑不了,便“消停”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外出去见了周佛海以及刚出狱的陈独秀,期间他再次提出想见蒋介石的要求。 16日下午,周总理带着张国焘去见了蒋介石,但张国焘见到蒋介石的第一句话便是:“兄弟在外糊涂多年。” 这一番言论直接将周总理点燃,他当即怒斥张国焘:“你糊涂!我可不糊涂!” 看到张国焘的反应,蒋介石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他早就知道张国焘已被策反。 对于周总理的话蒋介石也没有表露出什么不满,反观张国焘一没什么准备,二说话语无伦次,这倒让蒋介石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 三个选择事后周总理痛斥了张国焘阿谀奉承,谈话时奴颜婢膝!这次连周总理都觉得无可奈何了,他与中央协商后,决定给张国焘三条路走。 17号上午,周总理、王明、博古等人亲自来到太平洋饭店。周总理代表中央正式向张国焘提出了三个方案: 一:迷途知返,现在回到办事处,回到中央工作。 二:暂时休息调养一段时间。 三:自行声明脱党,中共宣布开除党籍。 周总理 张国焘当即表示,第一是不可能的,他会在二、三间考虑,但需要一些时间。 周总理听后也不愿再说多,于是带着人就离开了太平洋酒店,只留下邱南章看守。 可没过多久,一些国民党特务就闯进了饭店之中,先是挟持了邱南章,随后便把张国焘扶进了汽车中。 原来当周总理走后,张国焘就立即联系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明确自己要投靠国民党,就这样在国民党的帮助下,张国焘这次彻底“逃”跑了。 自食恶果得知消息后,中央连夜商讨,最终并作出了了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4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一则由中央公开声明的《关于开除张国焘当即的决定》。 张国焘得到了他想要的,他投靠国民党后,蒋介石和戴笠确实很看好他。 但蒋介石对于被策反的人员,一直都遵从着信其才,不信其德的思想,背叛过一次的人他就有可能背叛第二次! 蒋介石便把张国焘交给了戴笠,让他在戴笠手下担任“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主任”一职,编织达到了少将。 要知道军统中,戴笠还只是一个中将,但是张国焘这个“空降兵”就直接坐到了少将的位置。而且张国焘在军委会中还担任了中将军衔,这让国民党内的某些人感到了不满。 张国焘很聪明,他去军委会时身穿军衣挂中将领章,但去军统工作时,大多都穿着便服,深怕引起戴笠的不满。 有一次戴笠刚从军委出来就接到了戴笠的邀请,他来不及换衣服就前往了饭店。一进去他就尴尬了,在座的都是少将军衔的人,虽说自己是中将,但实则空有虚名,他只能负责研究范围的东西。 1943年后,戴笠越发感觉到张国焘没有了利用价值,但不能让外界的人知道,投靠国民党最终都是这样的下场。 于是乎张国焘的权力一点点被缩小,待遇上被逐渐减少甚至是取消,最后几个月戴笠不见他一面,见了面也是敷衍几句,完全没了当初的热情。 国民党内部的一些人,看到张国焘“失宠”后,纷纷落井下石,不配合工作都是小事,有事还会故意整张国焘。 例如下雨天出公务时,却给他派一辆三轮车,硬生生让这位“中将”淋成了落汤鸡,张国焘心中有苦但又不敢说。 后来他向蒋介石申请过建立一个训练班,由自己为国民党培养出一批人才,蒋介石欣然答应,但后续却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留下了一堆烂摊子,这让蒋介石也对他失望了。 结语1949年,随着国民党溃败,蒋介石带领一众将士逃往台湾,早就对国民党失望的张国焘自然不会一同前往,但他又不敢留下了,于是他带着妻子来到了香港。 在香港的日子很拮据,张国焘没有收入来源,一家人一直都是紧衣缩食,后来张国焘想到了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一本书,结果靠着这本书让他挣到了一笔钱,这才算在香港站稳了脚。 后来他的儿子在加拿大发展,放心不下张国焘便把他接到了加拿大,但他并不愿意麻烦儿子一家,于是主动住进了养老院。 1979年12月3日,张国焘因感染风寒,最终离开了人世,享年82岁。 中国五千年历史,各朝各代的人民对于叛徒都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张国焘背叛的不仅仅是共产党,更是对自己曾经亲密的战友的背叛,他背叛了自己最初的信仰。 即便他到了国民党内,面对他的依旧是不信任,或许背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蒋介石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对待这些人绝不会重用。 除了生活上得到了便利,来到国民党的张国焘几乎一无所有,甚至将他唯一仅剩的尊严也丢失了。 一位拥有着18年革命史的“战士”,从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的身份,最终却以“叛徒”画上了这一生的句号... 参考文献:《张国焘去台湾的一段秘闻》 《名人传记》 《张国焘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