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血脂异常的非药物干预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居民所患心血管疾病以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脑血栓)为主,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异常是引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病率为33.9%,较以往明显升高。因此,对血脂异常的诊断、治疗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的总称。血脂几乎不溶于水,需要乘坐私人交通工具载脂蛋白形成脂蛋白,才可以在血液中来去自如。 脂蛋白根据其密度由低到高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通过测定LDL-C和HDL-C水平,评估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 LDL-C和HDL-C 血脂化验单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它们俩究竟谁高谁低、谁好谁坏? 1、LDL-C是“坏”的胆固醇 胆固醇占LDL比重的50%左右,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我们可称其为“最富油”的脂蛋白。它“富油”,却不吝啬,主动将胆固醇转运到外周组织,努力实现共同“富油”。这一举动可以导致血管壁损害,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不禁感叹:总有刁民想害朕! 2、HDL-C是“好”的胆固醇 HDL-C可谓出淤泥而不染,忠心耿耿,可以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汁酸的形式排泄出去,被称为血管内的“脂质清道夫”。如此以来,血脂不高了,血管安全了,整个人都年轻了呢! ASCVD的危险评估?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ASCVD的发病危险。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评估ASCVD发病风险,根据不同ASCVD危险分层决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是有效实施ASCVD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 根据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符合以下两种情况直接评为极高危和高危: ★极高危:ASCVD患者,ASCVD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英文字母的缩写。包括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 高危:一种情况是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或总胆固醇≥7.2mmol/L直接评估为高危;另一种情况是年龄大于等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或3.1mmol/L≤胆固醇<7.2mmol/L直接评估为高危。 除了以上情况,根据TC和LDL-C不同水平,结合有无高血压以及年龄、性别、吸烟、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等危险因素的个数评估未来10年ASCVD发病危险。 对年龄小于55岁,ASCVD未来10年发病危险评估为中危的人群需评估余生危险,以便识别出中青年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从而可以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评估方法:如果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其ASCVD余生危险调整为高危。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1)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100mmHg; (2)非-HDL-C≥5.2mmol/L(200 mg/dl); (3)HDL-C<1.0mmol/L(40 mg/dl) (4)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kg且年龄≥40岁。 血脂异常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遗传、饮食、运动、吸烟、肥胖、某些药物(孕激素、类固醇激素等)等,其中年龄、性别、遗传是不可改变因素。但是大部分的影响因素是可改变的,要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可以降低所有年龄段人群的ASCVD风险,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1、控制体重 如何判断超重或肥胖呢?首先我们了解几个指标: (1)体检中的体质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²(㎡),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简单方法。当BMI≥24,人体就处于超重的状态;当BMI≥28,就属于肥胖了。根据是否伴有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前期(血压正常高值、血脂边缘升高、糖尿病前期、高尿酸血症等)、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痛风等)及疾病并发症,对超重或肥胖分期来评估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2)中心性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即为中心型肥胖。一般预示着内脏脂肪增多,比单纯性肥胖对身体带来的影响更大,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很多慢性病的基础源头。 血脂异常的超重或肥胖者应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每日减少300-500kcal,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体重减少10%以上,将BMI控制在18.5-23.9的正常范围。 2、合理膳食 在饮食中增加卵磷脂、DHA、EPA等不饱和脂类的摄入可以增加好的胆固醇。改善饮食结构,选择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禽肉、鱼类(特别是海鱼),减少动物脂类的摄入,减少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油炸类食品、烘培食品的摄入,选择低生糖指数的粗粮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坏的胆固醇。 3、科学运动 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运动是有风险的,对于ASCVD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或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开具运动处方,科学运动。 一般开始运动前应先了解运动的四项基本原则,即FITT: (1)运动频率F(frequency):即多长时间运动一次,根据身体情况,一般建议每周至少5天有氧运动。 (2)运动强度I(intensity):运动强度的判断可以通过期望强度心率作为评价指标。它的计算方法是: 期望强度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期望强度百分比+安静心率 其中最大心率=220-年龄,期望强度百分比根据运动目标,如果为了锻炼心肺耐力,建议期望强度按40%~60%计算,如果为了减肥,期望强度按50%,也就是最大脂肪氧化强度。 平时不运动者,刚开始的有氧运动以持续时间更久而不是强度更大为目标。每周2~3天的力量训练,从稍微吃力开始,逐渐增加至比较吃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对血脂异常人群特别有帮助。 (3)运动时间T(time):每次30~60分钟,在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5~10分钟运动一下,累积时间达30~60分钟。饭后运动一下比看电视或待在电脑前更好,一周中大多数都规律运动比周末集中大量运动更有效。 (4)运动方式T(type):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快走慢跑交替、骑自行车、有氧健身操、网球、登山等;抗阻运动可选择俯卧撑、仰卧起坐、弹力带等;柔韧性运动可以选择瑜伽、动态拉伸等。 4、戒烟:建议吸烟者完全戒烟并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 5、限制饮酒: 成人若饮酒,每日饮用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750ml,葡萄酒150ml,50度的白酒50ml;女性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50度的白酒30ml。有长期过量饮酒嗜好者应减少饮酒量。 药物治疗 在非药物干预的基础上,需要在心血管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启动药物治疗。根据ASCVD的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治疗需要达到的胆固醇基本目标值,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不同危险人群需要达到的LDL-C和非-HDL-C目标值如下图: LDL-C基线值较高经标准治疗3个月仍不能达目标值者,应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治疗过程的监测时间 药物治疗者应在首次服用药物或调整降脂药物后的6周内复查血脂及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达目标值,每6~12月复查一次。如未达标,每3个月监测1次。 饮食与非药物治疗者,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血脂达标者仍需每6个月~1年复查,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次。 复查血脂前的注意事项 饮食: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前三天避免暴饮暴食,不能饮酒,清淡饮食,采血前一天晚8点后开始禁食,可少量饮水。 运动:检查前几天避免剧烈的运动。 用药:采血前一般无需停用日常服用的治疗药物,但应告知医生所用药物的种类与剂量。 END 科普:健康管理部 闫瑾 审核:健康管理部 王倩 主编:党委宣传部 买秋霞 编辑&排版:党委宣传部 傅媛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