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 病理性死亡的主要形式,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 坏死可因致病因素较强直接引起,但大多由可逆性损伤发展而来,其基本表现为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和蛋白质变性。 炎症时,坏死细胞及周围渗出的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促进坏死进一步发生和局部实质细胞溶解。 坏死同时累及多个细胞。 一、基本病变 (一)细胞核变化 1 核固缩:细胞核染色质DNA浓聚、皱缩,核体积减少,嗜碱性增强。 2 核碎裂:核染色质崩解,核膜破裂,细胞核碎裂,术物质分散于胞质中,也可由核固缩裂解成布朗片而来。 3 核溶解:非特异性DNA酶和蛋白酶激活,分解核DNA和核蛋白,核染色质嗜碱性下降,死亡细胞在1~2天内完全消失。 (二)细胞质变化 核糖体减少消失、胞质变性蛋白质增多,糖原颗粒减少,坏死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强。 线粒体内质网肿胀,形成空泡,线粒体基质无定形钙致密物质堆积,溶酶体释放酸性水解酶溶解细胞成分等。 (三)细胞间质变化 间质细胞耐受力大于实质细胞。间质细胞出现损伤的时间晚于实质细胞。 间质细胞坏死后,细胞外基质逐渐崩解液化,最后融合成片状模糊的无结构物质。 坏死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具有 组织特异性的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淀粉酶及其同工酶等释放入血,细胞内相应的酶活性降低,血清中相应酶水平增高。 二、类型组织坏死后颜色苍白,失去弹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血管无搏动,切割无新鲜血液,称失活组织,应及时切除。 基本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性坏死 还有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和坏疽等类型。 1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 蛋白质凝固,溶酶体本系消解作用减弱,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 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常因缺血缺氧、细菌毒素、化学腐蚀剂作用引起。 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界限较明显。 镜下,细胞微细结构消失,组织结构基本轮廓尚存,坏死区周围形成 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带。 脾凝固性坏死 脾脏梗死早期 肾凝固性坏死:坏死区肾小管、肾小球等肾组织结构轮廓尚可辨认,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细胞结构微细结构消失,可见炎症反应带和正常肾皮质结构。 肾皮质坏死 大块肝细胞坏死 2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 坏死组织中可凝团的蛋白质不减当年,或坏死组织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细胞组织易发生溶解液化。 见于细菌或某些真菌感染引起的脓肿、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由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性坏死。 镜下,死亡细胞完全消化,局部组织快速溶解。 3 纤维素性坏死(fibrinoid necrosis)或纤维素性变性(fibrinoid degeneration) 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坏死形式。 病变部位形成 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染色性质与纤维素相似。 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急进型高血压和胃溃疡底部小血管等。 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胶原纤维肿胀崩解,结缔组织免疫球蛋白沉积或血浆纤维蛋白渗出变性 4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 结核病时,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形似干酪。 镜下,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不见坏死组织原有组织结构残影,甚至不见核碎屑。 坏死彻底的特殊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内含有抑制水解酶活性的物质,干酪样坏死物不易溶解、吸收。 偶见于某些梗死、肿瘤和结核样麻风等。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5 脂肪坏死(fat necrosis) 急性胰腺炎,细胞释放胰酶分解脂肪酸,引起酶解性脂肪坏死;乳房他用时脂肪细胞破裂,引起创伤性脂肪坏死。属液化性坏死。 脂肪坏死后,释放出的脂肪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钙皂:肉眼可见,灰白色。 结节性脂肪坏死 6 坏疽(gangrene) 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等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多为继发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坏死。 (1)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的四肢末端,水分散失较多,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腐败变化较轻。 足干性坏疽:累及脚趾,呈黑色,干枯,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小趾脱落缺失 多为凝固性坏死。 (2)湿性坏疽(wet gangrene) 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及胆囊等;也可发生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 坏死区水分较多,腐败菌易于繁殖,肿胀呈蓝绿色,且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湿性坏疽可为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混合物。 (3)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属湿性坏疽,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 坏死,产生大量气体,按坏死区有捻发感。 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常伴全身中毒症状。 三、坏死的结局 1 溶解吸收 坏死细胞及周围中性粒细胞释放水解酶,溶解液化坏死组织,由淋巴管或血管吸收; 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坏死液化范围较大,形成囊腔 坏死细胞溶解后,引发周围组织急性炎症反应 2 分离排出 坏死灶较大,不易完全吸收,表皮黏膜的坏死物分离,形成组织缺损: 皮肤 、黏膜的组织缺损称糜烂; 较深的组织缺损称溃疡; 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窦道; 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内脏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称瘘管; 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排出,所残留的空腔称空洞。 3 机化与包裹 新生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称机化; 坏死组织等太大,肉芽组织难以向中心部位完全长入或吸收,由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包围,称包裹 机化和包裹的肉芽组织形成瘢痕组织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4 钙化 坏死细胞和细胞碎片未及时清除,日后易吸引钙盐和其他矿物质沉积,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 ) 四、坏死的影响 心、脑组织坏死,后果严重; 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机体死亡; 肝、表皮易于再生的细胞、坏死组织的结构功能易于恢复,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坏死无法再生; 肾、肺等成对器官,储备代谢功能较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