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证 (含4病) 【吐泻】 病恶寒,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小便赤涩,或四肢厥逆,寸部脉沉迟,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泻利不止,麻黄升麻汤主之。 注释:热邪一清即退,寒邪一温则除。今证情寒热杂见,非纯寒纯温可比,唯用温清兼施,方能如法。盖此证上热下寒,虚实互见,辨治每多束手,如雾里看花,治寒惧其助热,治热畏其助寒,补虚碍其泻实,泻实疑其伤正,设麻黄升麻汤之治,则寒温可平,虚实可顾,可谓备悉焉。 麻黄升麻汤方(《伤寒论》) 麻黄22克 升麻 当归各17克 知母 黄芩 萎蕤各18克 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石膏 炙甘草 白术 干姜各6克 水煎温服。 方解:此证阴阳错杂,阳气并于上,阴液奔于下。阳气并于上则形成实热证;阴液奔于下而形成虚寒证,此非但上热杂下寒证,换个概念叫实热夹虚寒证。证情复杂,非群药总攻不能愈病。是方也,滋养营血,清上温下,发越郁阳,调和营卫,面面俱全。方中麻黄、升麻发表。且兼升举之功。当归、干姜、桂枝温达四末,芍药敛津液,甘草利咽喉,玉竹参、天门冬润肺,黄芩、知母除热,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而泄泻愈,石膏彻热,凡上热下寒,阳邪郁遏不伸者,即可用此方,非独医治误治之变证而已也。 【腹痛】 病腹痛欲呕,黄连汤主之。 注释:此证仲圣原文是“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实是上热下寒之证。当今学者有谓胸中是指胃,胃中是指肠,可备一说。总由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而不能下交于阴;阴在下而不能上交于阳,故下寒者自寒,上热者自热。证属寒热夹杂,治当阴阳同调,寒热并施。 黄连汤方(《伤寒论》) 黄连 炙甘草 干姜 桂枝各12克 人参8 克 半夏16克 大枣12枚 水煎服。 方解:本方黄连为君,清上热,干姜为臣,温下寒,半夏降逆,佐黄连止呕,人参补中,大枣补脾和中。此方寒热并投,甘苦并施,虚实兼治,诚阴阳格之良剂。 【吐泻】 病呕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附子泻心汤亦主之。 注释:食入即吐,是上焦有热。王太仆云:“食入即吐,是有火也。”故用药于祛寒剂中加清凉之品。不问何因,凡已形成上热下寒之格局者,皆可选用以下两方治疗。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辛热) 黄连(苦寒) 黄芩(苦寒)人参(甘温)各三两, 此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泄降,以清上热;干姜辛温,直入中焦,守而不走,温阳开结以散下寒;人参甘温,补脾益气,扶助正气,并防黄芩、黄连苦寒伤胃。诸药相配,辛开苦降甘补,清上温下补中,调和脾胃,但偏重苦寒泄降。本方取黄芩、黄连之寒及干姜之热,寒热异气,分走上下,以达清上温下,是取气不取味,故水煮去滓,不必再煎煮。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6g),黄连一两(3g),黄芩一两(3g),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两(3g)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二次温服。 【蛔虫】 仲圣云: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乌梅丸主之。 注释:热扰胸膈,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消渴;阴寒在下,则虽饥不欲食,勉强进食则吐蛔虫。若用攻下药,不但上热不得清,相反下寒更甚,故曰:“下之利不止”。本证属上热下寒之错杂,治当寒温并施。设病入厥阴,正气不支,还当顾正气,故清上温下,养血益气,为治疗本病之原则。 乌梅丸方(《伤寒论》) 乌梅30克 细辛 附子 桂枝各6克 当归4克 川椒 4克 人参6克 黄连16克 干姜10克 丸剂水剂均可。 方解:本方辛温以祛寒,苦寒以清热。乌梅泻厥阴,桂枝,川椒,细辛,附子,干姜辛热升达诸阳。黄连,黄柏泻心滋肾。为丸服者,意在药性逗留胃中以治蛔厥,盖酸能缩蛔,辛能伏蛔,苦能安蛔也。 蛔,古作蚘,音同蛔。古称蛔厥,类似今之胆道蛔虫症,其证不轻,医者不可掉以轻心。家父治一咳嗽病,该患者就医他人半年来用药不效,父以蛔虫治咳即止,以其虫卵通过肺系刺激而作咳。 上热中寒证 【胸闷】 病身热不退,胸中烦闷不舒,栀子干姜汤主之。 注释:此证是上焦有浮热,中焦有虚寒,故以栀子清上热,干姜温中寒。 栀子干姜汤方(《伤寒论》) 栀子14个 干姜6克 水煎服。 方解:本方栀子性寒,干姜性温,取火土相生之意。 闷字有两个义项,一是心情不舒畅;二是密闭不透气。中医是指心胸满闷烦乱,眼目昏花的症状。又称闷瞀。此处是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引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