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腰背痛是脊柱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保守治疗(药物镇痛、辅具佩戴、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多数患者疼痛症状可显著改善或消失,但临床统计显示:有10%~15%的患者尽管接受了手术,疼痛仍无法缓解,这在医学上称为腰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 造成这一尴尬情况的原因并非手术失败或有瑕疵,而是基于患者特殊的体质与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五大因素:(1)术后椎体结构改变,致后期产生腰椎不稳症;(2)术后原先没有病变的相邻节段的椎间盘突出;(3)术后继发椎管内血肿机化、瘢痕形成、神经根粘连、小关节突、椎间关节退变,黄韧带增生肥厚造成再次狭窄,产生新的压迫症状;(4)术后过早或过重体力活动,椎间盘突出复发;(5)其它不明原因,部分病人手术切口瘢痕中发现有非常敏感的触痛点(功能性,非器质性)。 治好了“病”却解决不了“症”,这部分患者难道只能用“忍字诀”吗?骨科贺石生主任团队给出了否定答案,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一部半张银行卡见方、9毫米厚的“镇痛起搏器”,患者手持“遥控器”选择合适的电刺激频率与强度,就能有效镇痛。 59岁的陈先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病情时好时坏,一旦躯体劳累过度疼痛就会加剧,休息几天再口服止痛药症状就能缓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还没痛到下不了床、走不了路,能捱一天是一天吧。”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近年来腰痛症状加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缓解期则越来越短,他终于下定决心手术。 然而让他郁闷的是,手术很成功,病变突出的椎间盘完美切除,脊柱局部也得到了加固,但疼痛却没有多少改善,依然是躺在床上翻身痛、下床走路痛……伴随疼痛而来的是止痛药越吃越多,不仅镇痛效果每况愈下,胃肠道副作用也日益显著。一筹莫展的陈先生慕名找到了骨科贺石生主任。 入院后贺主任团队为他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经综合评估,决定另辟蹊径微创植入“镇痛起搏器”——这是一个仅有半张银行卡大小、9毫米厚的仪器。通过微电极释放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这样便将外周感觉神经传入的痛觉以一种可以忍受的酥麻感替代,从而阻断痛觉上传到大脑中枢,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术后刚从麻醉中醒来,陈先生就惊喜地发现原本如附骨之蛆般的疼痛神奇地消失了,代之以一种温热的酥麻感,很快身体就习惯了这种感觉,原本让人坐立不安的疼痛就此作别。 让陈先生得以从顽固疼痛中解脱的“镇痛起搏器”和“遥控器”就是骨科力推的新技术——“脊髓神经调控技术”。除了治疗腰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该技术还能用于下肢缺血性疼痛、糖尿病足疼痛、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以及带状疱疹后顽固神经痛等。 一位79岁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留胸背部及腋下顽固疼痛达八年之久、疼痛评分8~9级、多年夜不成寐、体重减轻十多千克、引发焦虑抑郁…… 第一眼见到这位患者,贺石生教授团队就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助甚至绝望。噩梦始自八年前,肆虐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患者胸背部皮肤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皮损病灶。 经过标准疗程的抗病毒与营养神经治疗,串串水疱终于渐渐消退。然而病毒却并未偃旗息鼓,依旧潜伏在神经细胞中继续兴风作浪——右侧胸背部和腋下的皮肤持续剧烈疼痛,甚至连穿质地稍硬的衣服都会疼痛不已。白天有各种事情打岔,好歹会分散一些注意力,一到夜里疼痛就变得更加剧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几年下来原本就不胖的他更为清瘦,体重跌去了将近十千克。 患者为战胜它尝试了多种方法——针灸、理疗、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甚至连神经根阻断手术都接受了,剧痛却依然没有缓解。 经多方打听,患者慕名来到十院,贺石生主任团队决定采用目前治疗顽固性疼痛最为有效的“脊髓电刺激”疗法。 贺主任团队在患者疼痛部位对应的脊柱旁开通手术入路,植入了“镇痛起搏器”。该仪器事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各项生理参数作了预设,而后患者可在医生设定的范围内通过手机大小的“遥控器”根据自身疼痛的变化作微调,从而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脊柱疼痛患者群体数量日益增大。为适应疾病谱改变,全方位响应患者需求,十院骨科积极拓展多项前沿技术,除脊髓神经调控术,还致力于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微创关节镜技术、骨肿瘤切除与修复技术等,着力构建彰显“三甲”公立医院技术水准的优势学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