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洪泽湖之旅(《寒假记游》之七)

 淮阴语文 2023-03-25 发布于江苏

      

环洪泽湖之旅

吴波

坐上火车去盐城(《寒假记游》之一)

古城淮安行(《寒假记游》之二)

宝应骑行(《寒假记游》之三)

从马头至高家堰(《寒假记游》之四)

洪泽湖畔(《寒假记游》之五)

爱而不见云梯关(《寒假记游》之


2月3日早上,送女儿上学后,回到家仍然坐立不安,还是想出门去。按说明天4号上午就要新学期开学教工例会了,咱应该在家休整一下,收拾一下,安心准备上班。但是,这心里就是安不下来,想到前两天一直想再次去看看的盱眙县“管鲍分金亭”还没去看,又想到前两天看到朋友圈中有人发参观新建成开馆的大云山汉墓博物馆图片,那精美文物“长毋相忘”银带钩,诱惑着我,让我也很想去看看。怎么做才好呢?一狠心,还是再次出发,咱这腿昨天爬月塔拉伤了,走路痛苦,但开车好像还行,于是,开上自由舰,继续“寒假之旅”,目标:大云山汉墓、管鲍分金亭,已经到洪泽湖西岸了,那干脆“环湖”吧,到泗洪,再到宿迁,然后过泗阳,回淮安,沿洪泽湖转一圈,一天时间应该差不多。

盱眙

就这样,又走在宁连公路上了,过和平,过洪泽,过灌溉总渠大桥,导航叫拐到金湖县入口方向,那就跟着导航走呗!向东走了不远,就看到向南前往东阳的指示牌,这里为盱眙、金湖与安徽天长的两省三县交界之处。沿着乡村道路,还上了点“山林坡道”,看到了大云山西汉王陵的旅游标志牌,也看到博物馆的建筑房顶,此时不到八点半,我已经来到这著名的“大云山汉墓”,它的考古发掘曾经被列为2011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这处新建的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是在今年春节前刚刚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的,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参观博物馆,喜欢去看那一件件精美文物,虽然并不懂,但是看了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博物馆9点半才开门,此时,咱可以干啥呢?可以参观“坟墓”,这处西汉王陵的考古现场也是开放参观的,咱沿着杂乱山坡向上,看到草丛中“大云山汉墓群”江苏省文物保护石碑、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遗址介绍栏,一直走到一号主墓前,这是墓主人江都王刘非的墓穴,墓穴上建有钢架大棚,透过门前铁栏向里面看,一条长长的坡道向下延伸,一直到墓底,这就是考古发掘的现场,现在却没啥看头,只有眼前一个大坑。我这个人也是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的,考古发掘我也感兴趣,所以这么多年的旅游中,参观过不少墓葬,去过北京定陵地下宫殿、合肥包拯墓、徐州狮山楚王陵龟山汉墓、广州南越王墓等等。今天,一个人在这山顶,走在西汉王陵间的小路上,去看看一个个考古结束后的墓葬坑,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冬日的山林间,草木枯黄,寒风阵阵,山不高,但是站在这小山之上,看看远方,看看脚下的山坳,也难免生发惆怅与感叹:曾经的王侯,死后凿山埋葬,建设规模庞大的墓穴,陪葬无数珍宝,却遭受无数次盗墓贼的盗掘、破坏,以及今天考古发掘,又有何意思呢?人呐,不能太在意这身后之事,生前过好了,一切是最好,身后之事,不如一把火烧掉,一把灰撒掉,来的赤赤裸裸,去的干干脆脆。





转悠一大圈,拍了不少“山岭”照片,咱的“考古”之旅差不多了,走到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前,快9点半了,已经有一些来参观的游客在排队等候,我掏出身份证,排队,等待,进馆,参观。馆内大厅,很是气派,咱们淮安新建的这些场馆,终于也很有模样了,迎面进入眼帘的,是一座铜虎雕塑,高大,威武,极具气势;三层展馆,9间展厅,布局有序,设施整齐,在这样的博物馆中参观,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我一个个展厅依次参观,图片文字文物一一品读,我喜欢看,今天我一个人,没有干扰,也正好可以细细地欣赏;西汉的历史,江都王的生活,古人习俗,艺术器具,都是文化,都很有意思。这处王陵出土了万余件文物,自然不乏珍品:西汉铜虎,一楼大厅里那铜虎雕塑原型就是它;带有铭文的盥洗大铜盆,盆边缘的“江都宦者沐盆”等文字清晰可见;长毋相忘银带钩,记录江都王刘非与王妃的“爱情”,带钩上“长毋相忘”诉说着故事,这件宝贝在此博物馆是复制品,原物应该收藏于咱们江苏“最高等级”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这没办法,重要的国宝级文物,肯定被“上级”拿去了。

在博物馆的二楼还有一处展厅展示的是盱眙县东阳城遗址相关内容,这东阳城也是西汉古城,曾经为堂邑候陈婴的封地,陈婴秦末担任过东阳县令,先后跟随项羽与刘邦,后来成为刘邦开国功臣之一,受封堂邑候,他的曾孙女名陈阿娇,就是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那位阿娇,后来做了汉武帝刘彻的皇后。你看,咱们淮安、盱眙,历史文化如此悠久,英雄人物、历史典故众多,真是咱们淮安人的骄傲与自豪。





时近11点,走出博物馆,我还有点回味与留念,心里想着,这里咱肯定还会再来、再看的,我喜欢参观博物馆。开车,出发,跟着导航,不一会就经过安徽江苏的省界,然后向西,前往马坝方向,直到G344国道,一直往盱眙县城而去。经过“中国龙虾之都”雕塑,经过象山地质公园,到淮河大桥前,这座拆旧新建的淮河大桥已经完全建好通车了,桥面宽阔,通行舒畅。

过了淮河,就是“淮北”,经过“龙虾美食第一街”,12点时,到达管镇镇上,著名的“管鲍分金”亭就在此镇。步行走到分金亭前,分金亭建于道路中间小环岛之上,约两层楼高,顶部是四角方亭,悬挂“分金亭”匾额;中间四面墙壁分别塑有四尊半身雕像,一面为名相管仲,背面为青年管仲,另一面为贤相鲍叔牙,北面即为青年鲍叔牙;底部四面,每面各有浮雕两块,分别刻有管鲍“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故事。整座分金亭,造型十分独特,极具艺术风格,展现历史典故,弘扬传统文化,是一处特别有意义的人文景观。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称道的友谊是什么?我认为,“高山流水觅知音、桃园三结义”等典故未必比得上春秋时期的“管鲍之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管夷吾举于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管夷吾,就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他与鲍叔牙年轻时期就在一起相互关心与照顾,两人曾共同在今日盱眙县管镇鲍集一带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总是全心全意帮助和照顾管仲,两人也在此演绎一段“分金”故事;后来两人各自辅佐齐国公子纠与小白,管仲曾射杀阻止小白,但后来小白继位,也就是齐桓公,管仲却被鲁国掳去关在狱中,还是鲍叔牙一再向齐桓公举荐管仲,并救管仲于“士”,让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从而成就齐桓公一代霸业。“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对管仲的友谊,高尚到什么地步?不用再赘述。





今日再次来到“分金亭”,又一次仰望管仲与鲍叔牙“风采”,这个寒假我到处“充军”的旅程算是得偿所愿。离开分金亭,离开管镇,继续“环湖”,前方是鲍集镇,因为管仲鲍叔牙当年在此拾金、分金,最后并不贪慕钱财而是“赠金”于当地百姓,故此,当地百姓感激两人,将此处地名分别改为管镇与鲍集,今日这两处乡镇也一直流传着管仲与鲍叔牙深情厚谊的故事。来到鲍集镇区,也有与“管鲍分金”有关的文化景观,看到一处牌坊名“德义坊”,突出鲍叔牙对管仲极其高尚的德与义;导航搜索一下,好像鲍集也有一处“鲍管分金亭”,跟着导航一路前去,却是把我带到洪泽湖畔乡野养殖鱼塘旁,有一面墙,墙上嵌有“鲍管分金亭简介”等碑刻,只见碑刻介绍,未见分金亭影踪,即便如此,咱到此也不恼怒,看看文字介绍,赏赏周围风景,也是快乐。

泗洪

从鲍集向西北继续行进,过下草湾大桥,就进入宿迁市泗洪县境内,到双沟镇了!那么,双沟酒厂咱也必须再次前往看看。咱们老淮阴地区曾经的“三沟一河”,是江苏酒的代表,是咱们淮阴人的骄傲,然而,1996年宿迁从淮安分离出去成立了地级宿迁市,带走了泗阳与洋河大曲,带走了泗洪与双沟大曲,加上灌南划给连云港,汤沟大曲也不属于咱们淮阴了,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很是遗憾。其实,“三沟一河”中,双沟酒最受咱们老百姓的喜爱,酒好,不贵,绝对实惠,蓝双沟、小明玻等过往的双沟酒,是咱们老百姓最爱的口粮酒,我的父亲在世时,爱喝酒,最爱喝双沟酒,我几乎隔天就要为父亲跑一趟小店买一瓶双沟酒,所以,我对这双沟酒也很有感情,之前来过两三次双沟镇,每次都要来看看双沟酒厂。

车停在双沟酒厂大门口,走近酒厂大门,“双沟酒厂”四个厂名大字是革命战争年代成立的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所题,字体恣意奔放,十分具有书法艺术之美;酒厂还是八九十年的建筑模样,现在搞工业旅游,老酒厂也变为“岁月双沟”酒文化景区,展现双沟酒文化历史。此时景区并未开放,门口有保安看守,我看到有工人模样的人员径直进门,咱也就冒充着酒厂人员大摇大摆直往里走,一直走到“醉猿洲”景点处,刚拍两张照片,还没来得及走进去看看,就被追赶而来的保安撵着往厂门外走,咱磨磨蹭蹭,走过大门内南侧的双沟酒文化橱窗,拍了些照片,“灰溜溜”地被撵出了酒厂大门。没事,下回咱还会来双沟、再到这酒厂景区好好看看的,“双沟醉猿”、“双沟醴泉”,双沟酒的历史、双沟酒的文化、双沟酒的醇香,哪是一次、两次就能品尝得尽的呢?需要浅斟慢酌,细细品味。在双沟酒厂办公大楼前拍了张照片,开车,出双沟镇,继续前行,下一站:泗洪,去瞻仰一下泗洪烈士陵园。





泗洪这个地方,我在大学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曾经来过不少次,对她,我算是有了一点熟悉;泗洪也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新四军曾在此革命斗争多年,包括陈毅元帅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留下过战斗的足迹,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牺牲后也埋葬在泗洪的土地上。我以前不止一次瞻仰过泗洪烈士林园,今天经过泗洪县城,还要再来烈士陵园,是想再看看一位革命先烈的墓,他就是已故江领导人的嗣父江上青烈士,1939年江上青牺牲在泗洪这片红色土地,时年13岁的江领导人被父亲过继给叔父江上青,所以江上青就成为江领导人的父亲。上个世纪80年代初江上青墓迁葬至泗洪烈士陵园中,当时正在中央工作的江领导人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将军为父亲江上青题写了墓碑;1985年清明江领导人曾携全家来到泗洪烈士陵园,祭扫父亲江上青墓。

进入泗洪县城,车停在泗洪县淮北中学对面路边,这里就是泗洪烈士陵园。凭身份证,登记,入园,院内松柏深深,庄严肃穆,我瞻仰了泗洪县烈士纪念碑,走过雪枫路、上青路,来到陵园西侧烈士墓地,见到江上青同志之墓,绕墓一圈,表达敬意,阅读墓碑背面江上青烈士传略,重温烈士光荣人生,感恩烈士伟大牺牲。瞻仰烈士墓后,我走进泗洪革命烈士纪念馆,从彭雪枫、江上青、喻尊霞等革命烈士的纪念展览前一一走过,细细阅读,由衷崇敬,英烈不朽!





出烈士陵园大门,已是下午三点,这泗洪县城我是没有时间逛逛了,我也不想直接向西经泗阳回淮安,我要抓紧时间,到宿迁市区溜达一下,去项王故里景区转转,看看人家宿迁最自豪的两大人物之一西楚霸王项羽的家。从泗阳城西向北,首先经过我也曾经经过的分金亭酒业集团,咱今天刚拜访过盱眙的管鲍分金亭,分金亭是属于淮安市盱眙县的,但分金亭酒却是属于宿迁市泗洪县的,曾经,它们都是咱们淮阴的,而这“分金亭酒”我也必须再来看看。

我对“分金亭”有着特殊感情,因为我的父亲。父亲生前爱喝酒,一天两顿,每顿多则半斤,少则二三两,所以基本上一两天一瓶酒。我和父亲共同生活一共也就10年,自他1985年从新疆调回淮阴工作至1995年因肾癌去世,我几乎每天都要为他跑腿到小店买烟或买酒。父亲喝的自然都不是什么高档酒,淮阴地区“三沟一河”最常见,都是一两块钱、玻璃瓶子装的白酒,上个世纪80年代末,泗洪县新出产的分金亭酒一上市,酒美,价廉,立刻深受咱们老淮阴人的喜爱,我父亲自从喝上分金亭后,连蓝双沟都很少喝,就喜欢分金亭,我每日买烟买酒,买的最多、握在手里回家、最熟悉的就是这红色标签玻璃瓶子的分金亭酒。然而,父亲也是因为喝酒,还有其他诸多原因,最终患上肾癌,年仅47岁离开了人世。所以,我也曾十分憎恨酒,憎恨分金亭酒。





今日呢?我对“分金亭”既恨也爱,恨,所以几乎没喝过她,爱,见到她,总是爱不释手,在超市里看到,总要多看两眼,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最终还是放下,基本上不会买的。今天,停车在分金亭集团酒厂门,我的心情还是这么复杂,看着她,亲切,也还有点儿恨,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依依不舍”,还是离开她。

宿迁

从泗洪到宿迁,经过啥“梅花”、“三棵树”等乡镇,这路以前走过,看到这些地名,都还是亲切的,下午近5点,进入宿迁城区,来到项王故里,汽车直接停入停车场,好像不收费,这春节期间,全省很多城市旅游景点免门票、各种优惠,你看,人家宿迁不仅项王故里景区不收门票,这停车,都没收钱,这样的做法,真是好。

项王故里,我二十多年前上大学期间到宿迁同学家玩,就来过,那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祠堂模样的地方,周围还是城乡结合部。然而,这些年来宿迁城市建设发展,这里早已是宿迁城区了,项王故里扩建成一处宿迁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那景区门口雄伟的大门和威武的项羽骑马塑像,看起来都是很有气势。我多次来宿迁,每次都要从这项王故里门前经过,但一直没进去看看,因为以前看过,也因为它要花钱买门票。今天,咱为啥来宿迁参观项王故里?呵呵,因为免门票,不花钱,咱就是这么“涩抠”(吝啬)的小市民。

免门票,就是爽,拿着手机,提前预约的信息都不要看,就这么大摇大摆走进了景区大门,下台阶时,咱这昨日爬唐集月塔的腿还是在打哆嗦,但是兴致却很高。走到项王故居前,看到那“项王故里”碑刻,依稀想起二十几年前来项王故里的景象,此碑是是清康熙年间宿迁知县所立,所以这里就被定为项王故里了,其实二千多年过去,哪还有什么“项王故居”留存?都是后人附会、都是后建的房屋。依次向北,看“项王故居”、看英风阁中“英雄盖世”项羽像,这倒是二十多年前我见到过的“项王故里”原本模样;再看院内项羽手植槐、以及项里桐,此两棵古木都宣称是项羽当年的树木、距今2000多年,其实,都是牵强附会之事。

项王故里景区内西南一大片新建景点,我走过去进入一处处展馆参观,立马大失所望:现代建造的“古建筑”本就明显很假,而建筑内布展看起来更是太假,而且多处都旧了、坏了,看起来很是糟心,快步走了一大圈,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加之景区内商业气息也比较浓厚,咱对这“项王故里”的好感立马大大降低了:幸亏之前到宿迁没花钱买票(80块)进来参观,否则真是大为不值。然后,又有点庆幸:幸亏今天这里还是免门票参观,咱来溜达过了,不花钱,没吃亏。





出项王故里,回到车上,开车出停车场,果然没收费。已经5点多了,赶快回家吧,宿迁城里不去,宿迁的同学也不打扰,咱不大喜欢打扰惊动同学。开车经过宿迁学院,停下来,大学门口拍个照,这还是必须的,咱的“爱好”。宿迁成为了地级市,所以才会有了大学,这宿迁学院历史不算长,而且偏居宿迁,所以高考录取分数线不算高,除了师范专业。

洋河

天色已黑,走宿迁的快速路,6点多到达洋河镇,现在的洋河,早已经是宿迁的洋河,叫做洋河新城。洋河酒厂咱怎么能不来看看?当然,对我而言,这也不是啥新地方,咱以前来看过好些回的。车停在洋河酒厂大门前的路边,下来走走,先看看“洋河酒厂”大门,古建门楼,很有模样,“洋河酒厂”四个字为刘海粟所题,当年这样的老酒厂,厂名大多是名家大家所题,今天我走过的双沟酒厂,厂名是李一氓所题,其实民国时期,国父孙中山还曾为双沟酒题过“双沟醴泉”四个字,而且这墨宝原件也已被双沟酒厂拍买购回珍藏。这里原是洋河酒厂老厂区,时至今日,早已改建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景区门外修建的很是漂亮,光是停车场入口门楼,都十分气派,景区之内酒厂建筑、酿酒文化的展示等肯定也很值得一看,洋河集团财大气粗,这重金打造的酒文化旅游区,肯定是不差的,但是这晚上时分,咱是参观不了的,正好,如果要花钱买门票,咱也不进去参观。





上车,开车,出发,穿过洋河镇区,不,人家现在是洋河新城,向西,经过泗阳,看到泗阳县城漂亮的夜景,感叹宿迁城市包括下辖几个县城建设都很漂亮,一直回到淮安大学城的家,晚上还要去接女儿放学。今日已是2月3日,明天上午,学校召开新学期教师例会,寒假结束了,咱这寒假之旅,真的应该结束了吧?

吴波

作者简介:吴波,男,网名:荸荠。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政治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约千篇逾两百万字。著有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清江浦家常饮食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