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生寺,又名大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 觉生寺最初为皇家佛教寺庙,到乾隆八年(1743),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故又被俗称为“大钟寺”。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赴觉生寺祈雨,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更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此后祈雨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末。 觉生寺坐北朝南,占地3.8公顷,由南往北依次为照壁(已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另有六座配庑分布于两侧。觉生寺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设有阅古钟林、礼乐回响、质器庄严、妙境梵音、敕建觉生、金火流光、永乐大钟、诗韵钟声、外国钟铃9个展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10.21) 山门,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檐下悬有“敕建觉生寺”石匾,为雍正皇帝御笔。现作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访客中心。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匾,为赵朴初先生题写。 钟楼 鼓楼 天王殿一一钟韵洪鸣序厅: 中国古钟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早期的陶铃,到横截面为合瓦形的青铜乐钟,再到横截面为正圆形的梵钟,中国古钟朝朝相袭,代代传承。 中国古钟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乐器,以“钟吕”、“钟律”独占鳌头。作为礼器,“钟鼎”并称,以至金文又称“钟鼎文”。作为法器,“晨钟暮鼓”是佛寺的写照。作为报时器,“钟鼓”齐鸣,节度时间。作为政治符号,“惟功大者钟大”,是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丰碑。作为文学意象,注入了古代文人内心“奉儒守官”和“钟磬清心”的情感。同时,钟在人们心中也有崇高、公正、贤明的象征意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著名诗句。可见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钟不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中国古钟构成的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份珍藏。研究、展示这份宝藏,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 大雄宝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面阔五间,硬山顶。前檐接盖抱厦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卷棚顶。作为“礼乐回响”展厅,陈列有一套完整的曾侯乙编钟仿制品,并兼及礼乐制度的介绍。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时编钟分三层八组依次悬挂于钟架上,上层为三组钮钟,共19件,中层悬挂三组甬钟,共33件,下层悬挂两组共12件,在下层正中悬挂着楚惠王熊章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赠送给曾乙侯的一件鎛钟,整套编钟共计65件,总重量2500公斤。与编钟一起出土的还有敲钟的彩绘木槌和木棒。每件钟可以发出两个不同乐音。对曾侯乙墓编钟测音的结果以及钟体上的铭文都表明:战国时期已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 山西太原鎛钟。清光绪(1875一1908),通高:59.5厘米、口径:48.2*40.8厘米、重量:94.8公斤。 左:甬钟,清(1644一1911)通高:21.3厘米、口径:13.8*8.5厘米、重量:0.67公斤。 右:甬钟,清(1644一1911),通高:28厘米、口径:14*12厘米。甬中空,有旋素面。合瓦式造型,钲部及纂带间铸有回形纹及其象形纹饰。 左:鼓形编钟,清光绪(1875一1908),通高:29厘米、口径:17厘米、重量:10.7公斤。 右:道钟,北宋(960一1127),通高:24.6厘米、口径:19.1厘米、重量:5.1公斤。 大雄宝殿西配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硬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作为“敕建觉生”展厅,以馆藏文物为基础,结合图文资料,介绍了历史上的觉生寺作为皇家寺庙的由来和兴衰。 觉生寺模型。 乾隆御题《觉生寺瞻礼诗》,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乾隆御笔“般若真诠”匾,清乾隆(1736一1795)。 觉生寺民国时期壁画,民国(1912一1949)。 雕花石窗,清(1644一1911),高:123.5厘米、宽:64厘米、厚:27厘米。 栢云寺云板,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高:130厘米、重量:168公斤。 大雄宝殿东配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硬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作为“阅古钟林”展厅,介绍中国古钟的起源与演进历程。其中梵钟部分采用双排悬挂方式陈列,序列梳理清晰,给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 秦公镈,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6),通高:69.8厘米、重量:52.2公斤。 南朝陈太建七年铜钟,南朝陈太建七年(575),通高:39.1厘米,目前学术界公认存世最早的中国梵钟。 八方莲花小铜钟,元(1206一1368),通高:16.6厘米、口径:12.1厘米、重量:1.28公斤。肩部装饰有莲瓣纹一周,钟体呈筒状,铜质精好。 张掖铜钟,唐(618一907)。 弘治道钟,明弘治壬子年(1492),通高:124.5厘米、口径:89.5厘米、重量:514公斤。钟钮为交龙蒲牢钮,龙身相互交缠。钟肩饰莲瓣纹二十八朵,莲花瓣内铸二十八星宿名。钟体无分区,铸满文字,环绕钟体呈圆周状排列,内容为《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三部道经。钟上部牌位内铸有“大明弘治壬子仲夏吉日制”款。 观音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面阔五间,硬山顶。作为“质器庄严”展厅,主要从古钟分类的角度,展示古钟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乾隆朝钟,清乾隆(1736一1795),通高:254.2厘米、口径:157厘米、重量:3108公斤。 三十五佛名钟,明正德(1506一1521),通高:97厘米、口径62厘米、重量114公斤。 太监铸道教钟,明嘉靖(1522一1566),通高:156厘米、口径:91厘米。 元代更钟,元(1271一1368),通高:211.5厘米、口径:130厘米、重量2048公斤。 嘉靖地坛钟,明嘉靖(1522一1566),通高:252厘米、口径:154厘米、重量:2242公斤。 观音殿西厢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共计十五间,其中十二间辟为“金火流光”展厅,综合运用文献、图片及模型等资料,介绍中国古钟铸造技术的基本方法、演变历程,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藏经楼,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面阔七间,双层楼阁式建筑,硬山顶。藏经楼一层作为“妙境梵音”展厅,陈列一组有明确来源的寺观钟,观众在参观古钟的同时,还可深入探寻古钟背后的寺观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最小的古钟一一陶钟,于西安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此陶钟只有香烟盒大小,有把,形似新石器时代的一把石方铲,中间掏空,击之有金属声,以满足当时人的娱乐心理。 栢林寺钟,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通高:236厘米、口径:168厘米、重量:2268公斤。 天宁寺钟,明嘉靖乙酉年(1525),通高:194厘米、口径:106厘米、重量:952公斤。 鹤纹钟,明正德(1506一1522),通高:169厘米、口径:102.2厘米、重量:1300公斤。 藏经楼东配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硬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作为“外国钟铃”展厅,主要陈列来自亚洲以及欧洲的钟铃文物,意在使观众全面了解东、西方钟铃文化的差异与交流。展出的荷兰钟琴,可演奏出悠扬的乐曲,为欧洲钟琴在国内首次亮相。 荷兰钟琴 韩国佛钟。朝鲜半岛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10世纪,其青铜冶铸技术水平较高。朝鲜半岛钟铃文化是在与中国钟铃文化长期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深受中国钟铃文化的影响。与中国佛钟相比,韩国佛钟虽然数量要少得多,却独具风格。 日本佛钟。日本钟铃历史悠久,铜铎是日本钟铃的早期形制。佛教传入日本之后,日本钟铃以佛钟和佛教建筑上的风铃为主,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佛钟的铸造在日本民族历史上虽几经沉浮,却经久不衰。日本佛钟钟钮为龙的形象,钟体上的装饰主要为乳钉、莲花状的撞座以及将钟体划分出不同区域的线条。日本佛钟的形制比较稳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不显著,这与中国佛钟有所不同。 大钟楼,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立于巨大青石台基之上,闻名于世的永乐大钟悬于楼内中央。钟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圆形攒尖顶,有垂脊十二道,底层则为一方形建筑,象征“天圆地方”。四角出檐,面阔三间。底层檐下悬有乾隆皇帝御笔“华严觉海”匾额。钟下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池深70厘米,直径4米,距离钟口1米,既可减低钟架的高度,又可有很好的共鸣作用。 永乐大钟,世称“钟王”。铸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大钟通高6.94米,钟口直径3.3米,钟唇厚度220毫米,重约42吨。钟身内外铸满佛教名经,总计二十二万七千多字,书体为楷书,相传为当时的书法名家沈度手笔。大钟以铜为主,采用无模铸造法一次铸成的,没有磨削加工的痕迹。《大英百科全书》将永乐大钟排在世界著名大钟的前列。 九亭钟园(诗韵钟声展厅),于1994年建成,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共有九座钟亭,三十二间钟廊,是大钟寺为悬挂全国各地有地方特色的古钟而扩建成的。 北京市房山区中山.红叶村赏红叶。(2022.10.22) 相遇红叶村。 马家湾湿地公园(2022.10.28)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内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