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子木 文/图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是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因为不临海,所以四周的邻居就比较多,塞尔维亚的邻居一共有8个国家:北部匈牙利;东北部罗马尼亚;东部保加利亚;东南部是马其顿;西南部是阿尔巴尼亚;西北部是克罗地亚;西部是波黑与黑山。塞尔维亚虽然不临海,但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前南斯拉夫是个联邦共和国,共有6个加盟共和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塞尔维亚在前南斯拉夫的这6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地位有点像前苏联的俄罗斯,主要是人口上的优势。在多民族的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族的人口比例超过了55%,这使得塞尔维亚在6个加盟共和国中居于龙头老大的地位。不过,塞尔维亚这个老大不如俄罗斯那个老大当得神气,因为塞尔维亚的经济始终不如两个小兄弟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1945年二战结束后,铁托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联邦),但苏南友好关系只保持了3年。在1948年,铁托的南联邦与苏联决裂。1961年铁托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创立了不结盟运动。在苏联看来,铁托这是自决于社会主义阵营。然而,令苏联老大哥没想到的是,没有大靠山的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不仅保持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而且在经济上一直是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居前列的富国。 铁托抵制苏联的干涉和控制,拒绝听从苏联的指挥,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的内外事务,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真正独立。与此同时,铁托对内实施集权与民主并重的执政理念,对外则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实施灵活的外交政策,由此为南斯拉夫带来了长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斯拉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铁托的这一整套思想体系被称之为“铁托主义”,而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铁托主义”是个贬义词,当年我国也是明确反对铁托主义,把其视作修正主义。 铁托于1980年逝世后,南斯拉夫国内的民族矛盾日渐激化,至199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不仅四分五裂,而且战火连绵。随着南斯拉夫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1992年时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重组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重新组建,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全民公投决定独立,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总之到最后,南斯拉夫仅仅剩下塞尔维亚这一个光杆司令了,塞尔维亚也只能宣布独立。从此,南斯拉夫彻底解体,原来大家庭中的6个兄弟全都另立门户。 与苏联解体不同的是,南斯拉夫的解体带来了全面的战争,而塞尔维亚国内的战争是科索沃问题。科索沃位于塞尔维亚的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在前南斯拉夫时代,科索沃是一个自治省,那里有大量的阿尔巴尼亚人。科索沃战争的焦点就是阿族人坚决要求独立,但塞方要求保证塞尔维亚领土完整。1999年,塞尔维亚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北约和美国的轰炸,战争最终以联合国接管科索沃而告终。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科索沃只是在名义上属于塞尔维亚,实际上则是联合国的托管地。2006年2月20日起,双方就科索沃问题展开了长期无果的谈判。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并获得了101个国家的承认。塞尔维亚政府则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并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的主权,准备采取多项制裁措施,但保证绝不使用武力。由于中国没有承认科索沃,所以塞尔维亚视中国为朋友。 2010年以来,塞尔维亚一直积极申请加入欧盟,但欧盟方面对塞尔维亚的加入设定了多个前提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塞尔维亚必须先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或实现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而塞尔维亚并不愿对此做出妥协,所以塞尔维亚至今未能加入欧盟。 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解体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铁托的领导能力是非常杰出的,是他保持了南斯拉夫这一国家的存在。尽管铁托在世时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但他逝世后却得到了全世界一致高度评价。回望南斯拉夫的历史,铁托在世界上无疑是个重量级的领袖人物,他始终是一个让人另眼相看的国家首脑。当初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非常强大的时候,铁托敢于不听斯大林的指挥,自称社会主义国家却特立独行,不与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为伍,而那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所走的道路其实就是铁托当初走的道路,这就是铁托的英明之处,他是最早选择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者。 说到铁托我突然想起上高中时曾经讨论过的一个高大上的问题: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群众创造了历史?文革中的高中生因为中学毕业后的出路都是做工务农,没有考大学的任务,所以当年我们这些没有课业负担的半大孩子,虽然每天吃的都是萝卜、白菜却整天忙着思考国家命运乃至解放全世界之类的宏大问题。关于“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群众创造了历史”这一问题,文革时代的标准答案是: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少数英雄、领袖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以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回答“是谁创造了南斯拉夫的历史”,标准答案应该是:铁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顺应民意,创造了南斯拉夫的历史。 铁托能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管理得富有成效必然与他的领导才华分不开,而他能保持南斯拉夫6个加盟共和国的各民族团结一致也有着其自身特有的多元化优势:铁托生在克罗地亚,同时有着斯洛文尼亚的血统,二战期间在波黑打游击,而黑山的首都以“铁托”命名足以证明铁托在黑山的威望,铁托死后葬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成为铁托最后的归宿。 从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到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车程是400公里。我们在塞尔维亚的游览内容主要包括:1999年遭美国轰炸的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旧址;铁托元帅墓和铁托博物馆;圣萨瓦教堂;卡莱梅格丹城堡。 铁托墓和铁托博物馆同在一处。在铁托博物馆里,收藏有许多昔日各国领导赠送给铁托元帅的礼物。博物馆里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不仅是记载了前南斯拉夫的历史,也记载了世界历史。铁托的葬礼有来自38个国家的首脑参加,这样的隆重程度是很少见的。在众多并不清晰的历史照片中,同团的一个驴友居然一眼辨认出代表中国去吊唁的当时的国家主席华国锋。 铁托博物馆的展厅四周都是玻璃,我一是眼神不好,二是反应慢,在某次转头时脸的正面不幸撞到玻璃墙上,眉骨和颧骨立刻肿了,之后数日一直肿痛不止,好在没出血,戴个大墨镜,别人也看不出来。这事让我联想起2011年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图坦卡蒙(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展厅里,我的右脚大脚趾突然弯曲不能动了,怎么折腾都不好,持续了很长时间,可一走出那展厅的大门就一切正常了。我这人以往不信鬼神,也没一丝迷信心态,可现在倒是越来越觉得,像咱这种平时不敬拜神灵的人,没事还是少去鬼神出没的地方,总之最好别去打搅鬼神。 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旧址现在其实什么都没有了,就是一片大草坪,只是路边有一个小小的纪念碑,我们因为在附近吃午饭,所以顺道瞻仰。纪念碑上有两种文字的碑文,我只认得中文: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短短的两行半字,看得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起来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件了,但依然能记得咱们国人当年群情激愤地抗议美国的轰炸行为。 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大道上,能看到当年被炸毁的总参谋部大楼,看着炸得惨不忍睹的大楼残骸,我问娜娜为何要留下来,还留了这么多年,这不影响市容吗?娜娜回答,留着是作为展览,为了纪念,因为这是全世界唯一被炸得这么惨的首都。看来,“唯一”就是特色且值得展示。 圣萨瓦教堂是贝尔格莱德的重要建筑,教堂分为新旧两部分。旧教堂外观比较小巧,建于19世纪初,内有精美的彩绘壁画。新教堂外型雄伟,是以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为蓝本而建,始建于1930年,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停建一段时间,现在内部仍在装修中。我注意到,欧洲的很多教堂似乎永远都处于修缮状态。 卡莱梅格丹城堡是贝尔格莱德市内的名胜,城堡及围墙都是由巨大的石块组成,自凯尔特人统治时代,这里就是军事重地,从城墙边摆了不少大炮能看出这里曾经是军事要塞。走进卡莱梅格丹城堡的园林后,感觉这里更像是个大公园。在这个大公园的尽头,可以欣赏到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的美景。萨瓦河是前南斯拉夫最长的河流,在贝尔格莱德的卡勒梅格丹城堡处流入多瑙河。塞尔维亚的北部属于中欧,中部和南部则属于南欧,以萨瓦河为分界线。 离卡莱梅格丹城堡不远有条步行街,是个商业中心,娜娜说这条步行街就是贝尔格莱德的王府井。步行街的两边都是店铺。街头艺术家不少,其中有个外型颇有艺术范儿的老艺术家在弹电吉它,曲调美得令我陶醉,是一首充满忧郁情调的抒情曲。步行街上卖艺者中还有几个一点艺术水准都没有的琴童,拉出的琴声很难听,也就是初学水平,但居然也有路人给钱。我不由地担忧,靠这样的水平也能挣钱,这些孩子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什么长进了。 听地接导游娜娜的介绍,塞尔维亚月平均工资是400多欧元,退休金平均200多欧元,失业率是17%~18%。由于塞尔维亚没能加入欧盟,所以塞尔维亚失业的年轻人就无法出国到别的欧洲国家打工。不用听介绍也能看出来,塞尔维亚比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穷多了。塞尔维亚这个当年前南斯拉夫国内的龙头老大,如今已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远远甩在后面了。
卡莱梅格丹城堡 多瑙河与萨瓦河两河交汇 圣萨瓦大教堂 铁托塑像 铁托葬礼 华国锋代表中国出席铁托葬礼 1999年遭美国轰炸的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旧址 被炸毁的原总参谋部大楼 贝尔格莱德街景 (注:此文图首发上官子木新浪博客2015-11-13 16:10:05) |
|
来自: 上官子木 > 《2015巴尔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