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古易:巽为风门的含义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3-26 发布于江苏

《乾坤凿度》:“巽为风门,亦为地户。圣人日:乾坤成气,风行。天地运动,由风气成也。上阳下阴,顺体入也,能入万物,成万物,扶天地生散万物。”

以南面观日之三衡图来看,后天八卦巽居东南,冬至日出巽入坤,太阳北回,阴极生阳。乾天坤地,乾阳坤阴,阴阳二气交而成风,风生而天地相通,万物蕃也。伏羲,风氏也。

春天东风,夏天南风,秋天西风,冬天北风,季节变迁,风与万物共振而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风有不同的音调,测量风声的音调就能断定季节。

古人认为阴阳的变化成就了大自然的万千声响。《吕氏春秋·大乐》:“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太一,天帝也。太一生阴阳,阴阳生五音六律以合四时八节。

地有五行,配“宫商角徵羽”五音。八卦用六,天有六气配六律,六律分阴阳则为十二音调,所以五运六气要纳音,配十二月也。

律管的发明并不是为了田间地头或者生活闲暇的娱乐,是为了测风定候,确定时令而及时耕作。它首先是天文测量工具,其次才是音乐工具。音乐起源于天文

传说在远古时代,古人用“律管吹灰”法测风定时节。穴居的古人知道洞穴冬暖夏凉的特性,所以认为地气是热的,他们将钻孔律管竖插入地下,在管内放入芦苇竿里的薄膜烧成的灰,每当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时刻,相应的律管感受天地之气的变化,就会发出声响,管内的灰就会飞出,古人据此以测阴阳之气,判断季节的变迁。

《吕氏春秋.察传》“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正六律、和五声的目的,为了通八方风,八风者,四时八节也。

1986-1987年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20多支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其实是律管实物。

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两支开孔一样,长短类似的骨笛,音调差异很大:骨径粗的比细的音调低。笛孔为单数的比双数的音调低,较长的比短的音调低。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分律管分雌雄的传统,雌雄就是阴阳。音调高的是雌性仙鹤尺骨的,音调低的则是雄性仙鹤尺骨的。成年雌鹤比雄鹤音调要高,很多鸟类专家通过鹤的鸣叫声,能轻松地判断雌雄。

《易经·中孚》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以鹤鸣证物候。

《易传》:“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阳气轻而上升,乾音清;阴气重而下降,坤音厚。阳音用雌骨,阴音用雄骨,阴阳互根互生,互为体用。

笛分雌雄的传统古老悠久,古代笛师一般会备一雄一雌两根笛子,高半音为雄,为律,低半音为雌,为吕,十二律吕演奏十二种音调,正合六律分阴阳,阴阳分十二月。

贾湖先民有意识地选择了雌雄仙鹤的尺骨,分别制作骨笛,以配合天地阴阳,这也足以证明贾湖骨笛是测风定侯的天文测量工具。明末藩王朱载堉一生研究音律与天文的关系,为此制作81档算盘,计算发明了十二平均律,测定音调变化,传入欧洲后,西方据此发明了钢琴。

古代音乐的安排是为配合季节阴阳的变迁,称为“礼乐”。

《周易·豫》“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时值春分,雷出地奋,礼乐以迎。

《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冬至夏至,阴阳之极,古人重二至之日。《易经》:“至日则闭关休吏,商旅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