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纯纯的白话文5

 醒真 2023-03-26 发布于吉林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十

合三法,方三首

太阴病的主要证候是腹中胀满和呕吐、饮食不下、自行下利并且越来越重、腹中时有疼痛。如果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多会造成胸下痞结硬满的证候。(273)

太阴中风证,见四肢剧烈疼痛,脉浮取微、沉取由涩而长的,是将要痊愈的表现。(274)

太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晚上九时到第二天凌晨三时。(275)

太阴病,脉见浮象的,可以发汗,适合用桂枝汤。第一方。(276)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片 大枣十二枚,掰开

以上五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药后片刻,喝热稀粥一升,以协助药力的发挥,并盖棉被保暖发汗。

自行下利又不口渴的,属于太阴病,这是因为太阴脾脏有寒的缘故,应当用温法治疗,适合服四逆汤一类方药。第二方。(277)

伤寒病,脉浮而缓,只见手足温热的,这是邪气已涉及太阴。太阴病,应当出现周身发黄,如果小便自行通利的,就不会发黄了。到第七八天时,纵使突然出现心烦和下利,而且下利在一天内有十多次,也多自行停止,这是因为脾脏正气已渐充实,腐败秽浊的积滞应当通过大便排出体外并可以排除干净的缘故。(278)

原本是太阳病,医生反而误用了下法,因此就导致了腹中胀满并时有疼痛,疾病就转属太阴经了,应当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如果导致腹中实痛异常的,应当用桂枝加大黄汤治疗。第三方。(279)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开 生姜三两,切片

以上五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旧本原为,桂枝汤今加重芍药用量。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开

以上六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日服三次。

太阴为病,脉象较弱,患者大便将要自行下利,假如应当用大黄和芍药治疗,也应该减少其用量,这是因为患者胃气较弱,容易受伤害的缘故。下利的,应该先煮沸芍药三次。(280)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合二十三法,方十九首

少阴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脉证是,脉象微细,精神萎靡疲困,只想睡觉。(281)

少阴病,证见想吐又吐不出来,心烦,精神萎靡疲困,只想要睡觉。到第五六天出现了自行下利,又伴见口渴的,这都属于少阴病的表现。阳虚津乏,所以才引水自救。如果小便颜色清白的,少阴病的特征也就全部具备了。小便清白,是因为下焦阳虚有寒,不能温化制约水液而导致的。(282)

患者寸关尺三部脉都见拘紧之象,反而证见汗出的,是寒盛伤阳的表现,这就属于少阴病了。按理应当出现咽喉疼痛并伴见呕吐和下利等证。(283)

少阴病,出现咳嗽、下利及谵语的,是曾经用过火疗的缘故。患者大多会出现小便困难,这是强发少阴之汗所造成的结果。(284)

少阴病,脉见细沉而数,这是病在里的表现,不可以用汗法。(285)

少阴病,脉见微象,不可以发汗,这是因为本来阳气已有损伤的缘故。阳气既虚,又见尺脉弱涩的,更不可以泻下。(286)

少阴病,脉见紧象,至第七八天时,出现自发的下利,脉象也由紧而突然转微,手脚反而温热,紧脉反而消失的,这是病症将要痊愈的表现,虽然还有心烦和下利,也多会自行痊愈。(287)

少阴病,证见下利,怕冷和蜷卧,如果下利自行停止,手足转为温暖的,可以治愈。(288)

少阴病,证见怕冷和蜷卧,如果时时感到烦热,并想去掉衣服和被子的,可以治愈。(289)

少阴中风证,寸脉见微象,尺脉见浮象的,是将要痊愈的表现。(290)

少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夜间十一时到第二天凌晨五时以前。(291)

少阴病,证见呕吐和下利,如果手足不见逆冷,反而见发热的,一般不会死亡。如果脉搏摸不到的,可以在少阴经的俞穴上灸七壮。(292)

少阴病在第八九天时,出现了周身和手足都热的,是因为邪热郁在膀胱,多会发生尿血。(293)

少阴病,只见四肢厥冷并无汗,如果强行发汗,多会伤动阴血,不知会造成什么部位的出血,有从口鼻出血的,有从眼中出血的。这就叫作下厥上竭,是难治的病症。(294)

少阴病,证见怕冷、身体蜷曲、腹泻和手足逆冷的,不容易治疗。(295)

少阴病,证见呕吐、下利、躁烦不宁、四肢逆冷的,为死证。(296)

少阴病,泻下停止后出现了头目眩晕,并感到一阵阵昏蒙眼黑的,是死证。(297)

少阴病,证见四肢逆冷、恶寒和身体蜷曲躺卧,脉搏摸不到,没有心烦但却躁动不宁的,是死证。(298)

少阴病到第六七天时,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的,是死证。(299)

少阴病,脉见微细而沉,证见只愿意躺卧,汗出,不见心烦,自己感觉想呕吐,到第五六天时,自行下利,并出现了烦躁不安,不能躺卧和入睡的,是死证。(300)

少阴病,初得病时反而出现了发热,脉沉的,应当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第一。(301)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后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一斗水,先煮麻黄,至消耗掉二升水时,去掉药液上漂浮的白沫,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得病两三天时,应当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微发汗。如果在二三天时还没有出现更严重的少阴里证,就可以用轻微发汗的方法。第二方。(302)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后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七升水,先煮麻黄一两开,去掉药液上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得病二三天以上,证见心中烦乱,不能安卧的,应当用黄连阿胶汤治疗。第三方。(303)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方为三挺

以上五味,用六升水,先煮三味药物,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加入阿胶烊化至全部消解,稍稍冷却后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得病一两天,口中味道调和,患者感到背部怕冷的,应该用灸法,并应当用附子汤治疗。第四方。(304)

附子二枚,炮后去皮,破成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以上五味,用八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证见身体疼痛,手足寒冷,骨节疼痛,脉象偏沉的,应当用附子汤治疗。第五。用前面第四方。(305)

按:少阴病的症候是比较复杂的,少阴一经包含水火二气,所以其病变有从寒化和从热化两种类型。阳虚寒化证,因为心肾阳气虚衰,邪从寒化,阴寒内盛所致,主要可见:无热恶寒、身体蜷卧、呕吐、下利清水、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脉沉微、舌淡苔白等症。阴虚热化证多由于心肾阴液不足,虚热内生,邪从热化,以致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而成,以心烦不得眠、口干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证。

少阴病,证见下利,并见大便脓血的,应当用桃花汤治疗。第六方。(306)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成细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以上三味,用七升水,煮至粳米已熟的时候,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并在药液中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一天服三次。如果服一次药后病症痊愈,剩余的药就不要服了。

少阴病,从第二三天一直到第四五天,出现腹中疼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大便脓血的,应当用桃花汤治疗。第七方。用前第六方。(307)

少阴病,证见下利大便夹有脓血的,可以用针刺的方法治疗。(308)

少阴病,见呕吐下利,手足逆冷,心中烦躁得难以忍受的,应当用吴茱萸汤治疗。第八方。(309)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开

以上四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证见下利,咽喉疼痛,胸闷心烦的,应当用猪肤汤治疗。第九方。(310)

猪肤一斤

以上一味,用一斗水,煮至留取五升,去掉药渣,加入白蜜一升,炒香的白米粉五合,搅和均匀。分作六次温服。

少阴病已两三天,如果咽喉疼痛的,可给甘草汤。药后不愈的,给桔梗汤。第十方。(311)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以上一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半,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两次。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以上二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少阴病,如果咽喉有损伤或疮疡,不能讲话、发不出声音的,应当用苦酒汤治疗。第十一方。(312)

半夏洗,破成枣仁大小,取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掉蛋黄,并把苦酒加入鸡蛋壳中

以上二味,把半夏加入苦酒中,再把鸡蛋壳放在刀柄部的铁环上,架在火上使它煮三个开,去掉药渣。渐渐含咽。如果病症不愈,再做三剂服用。

少阴病,证见咽喉疼痛,应当用半夏散或半夏汤治疗。第十二方。(313)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炙甘草

以上三味,各等份。分别捣细过筛以后,混合均匀。用白米汤调和服下,每次服一方寸匕,一天服三次。如果对服用散剂不能耐受的,可以用一升水,空煮七个开,加入两方寸匕药散,再煮三个开,移出火外稍稍冷却后渐渐咽下。半夏有毒,不应当作为散剂服用。

按: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分别和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相表里。手少阴经属心,心主火,主血脉,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足少阴经属肾,肾主水,主藏精,内含真阴真阳,故肾为先天之本。

少阴病,证见泻下,应当用白通汤治疗。第十三方。(314)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少阴病,证见下利,脉象微弱的,给白通汤。如果药后出现下利不止、四肢厥冷、脉搏摸不到、干呕烦躁等症状的,应当用白通加猪胆汁汤治疗。服汤药后,如果脉搏突然显现的,往往是死证;如果脉搏逐渐恢复的,往往可活。白通加猪胆汤。第十四方。(315)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以上五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去掉药渣,加入胆汁和人尿,搅和均匀。分两次温服。如果找不到猪胆汁,也可以服用。

按:在病理情况下,如病邪直犯少阴,或其经证失治误治,均可损伤心肾而形成心肾虚衰的病变。因此,病变达于少阴,邪气已深入,阴阳气血皆虚,病情较为严重。阳气虚则脉象微弱,营血不足,则脉象微小。“但欲寐”是指气血俱虚,神失所养,故见精神萎靡不振,而有似睡非睡之象。

少阴病,两三天不愈,一直到第四五天,证见腹中疼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而疼痛,自行下利的,这是有水气的缘故。患者或者咳嗽,或者伴见小便通利而量多,或者伴见腹泻下利,或者伴见呕吐等症状,应当用真武汤治疗。第十五方。(316)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片 附子一枚,炮后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五味,用八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如果咳嗽的,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如果见小便清利的,去茯苓。如果见腹泻下利的,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如果见呕吐的,去附子,把生姜的用量增加到半斤。

少阴病,证见下利,大便含有未消化的谷物,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以至将要断绝,身上反而不觉怕冷,患者面色赤红,或者伴见腹中疼痛,或者伴见干呕,或者伴见咽部疼痛,或者下利虽然停止却伴见脉搏摸不到的,应当用通脉四逆汤治疗。第十六方。(317)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个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干姜三两,高大肥胖体型的人可以用四两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药后患者的脉搏能恢复的就可以痊愈。面色红赤的,加葱白九根。腹中疼痛的,去葱白,加芍药二两。呕吐的,加生姜二两。咽中疼痛的,去芍药,加桔梗一两。下利停止后脉搏摸不到的,去桔梗,加人参二两,使用方和病症全部相适应后,才给患者服用。

少阴病,证见四肢厥逆而塞,患者或者见咳嗽,或者见心悸,或者见小便不利,或者见腹中疼痛,或者见泄利并有里急后重感的,应当用四逆散治疗。第十七方。(318)

炙甘草 枳实破开,用水浸泡后,再炙干 柴胡 芍药

以上四味,各十分,捣细过筛。每次用白米汤调和一方寸匕服下,一天服三次。咳嗽的,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治下利。心悸的,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的,加茯苓五分。腹中疼痛的,加附子一枚,并炮制使它裂开。泻利并有后重感的,先用五升水煮薤白三升,煮至留取三升时,去掉药渣,再加入三方寸匕的药散,煮至留取一升半。分两次温服。

少阴病,证见下利已六七天,又见咳嗽和呕吐、口渴,以及心烦不得闭目休息等证的,应当用猪苓汤治疗。第十八方。(319)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以上五味,用四升水,先煮四味药物,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加入阿胶烊化至全部消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得病两三天,证见口燥咽干的,应当紧急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十九方。(320)

枳实五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 大黄四两,米酒洗 芒硝三合

以上四味,用一斗水,先煮二味至留取五升,去掉药渣,加入大黄,再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加入芒硝,再放到火上煮一两开。分两次温服。服一次药后大便通利,就停服后面的药。

少阴病,证见自发下利,泻水样便,颜色纯青,心下疼痛,口干舌燥的,可以用下法,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二十方。用前面第十九方。另一法用大柴胡汤。(321)

少阴病已六七天,证见腹中胀满并不大便的,应当急速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二十一方。用前面第十九方。(322)

按:“但欲寐”与太阳病“嗜卧”相鉴别。太阳病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这里的“嗜卧”是正胜邪却的疲乏现象,为疾病向愈的良好转归。本条中“但欲寐”是阴盛阳虚,精神不振,虽然嗜卧而未睡熟,呈现似睡非睡之状。

少阴病,脉见沉象的,应当急速温里,适合用四逆汤。第二十二方。(323)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高大肥胖体型的人,可以用大个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少阴病,证见饮食入口后就呕吐,平时总感到心中蕴郁不舒而想呕吐,但又吐不出来,在开始得病的时候,还见到手足寒凉、脉弦迟等证的,这是胸中有实邪的表现,不可使用下法,而应当涌吐。如果膈上有寒饮而出现干呕的,就不可以用涌吐的方法了,应当温化寒饮,适合用四逆汤。第二十三方。方依照前方。(324)

少阴病,如果见到下利,脉象微涩,呕吐并汗出,频繁下利,但每次大便的量反而很少等证的,应当用灸法温灸患者上部的俞穴。《脉经》记载,灸厥阴可以灸五十壮。(325)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厥阴病所表现的证候特点是,口渴,饮不解渴,得水则消,自觉逆气上冲心胸,心中疼痛并伴灼热感,有饥饿感但无食欲,勉强进食就会出现呕吐蛔虫的现象。如果泻下,就会导致下利不止。(326)

厥阴中风证,脉象微浮是将要痊愈的表现,脉不浮是尚未痊愈的表现。(327)

厥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凌晨一时到清晨七时。(328)

厥阴病,口渴想喝水的,慢慢给他少量的水喝就会痊愈。(329)

凡是四肢厥冷的,不可以泻下,对素来体虚的人也是这样。(330)

伤寒病,先有厥冷,后出现发热的,原有的下利多会自行停止,如果再出现厥冷,就又会发生下利。(331)

伤寒病,起初发热六天,随后厥冷反而长达九天,并伴见下利。凡是厥冷和下利并见的,应当不能进食,现今反而能进食的,恐怕会是除中证。(一说消中。)尝试给患者吃面条一类食品,如果进食后不出现突然发热的,可知患者胃气尚在,多会痊愈。怕的是食后出现突然发热,随后发热又突然消退。后天再去诊察,如果患者的发热尚持续存在的,就寄希望于第二天的半夜可以痊愈。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原本发热六天,厥冷反而持续了九天,又发热三天,加上前六天也是九天,与厥冷的天数相当,因此就寄希望在第二天的半夜痊愈。如果再过三天以后去诊察,出现脉数,发热不退的,这是热气有余,多会发生痈疮脓疡一类变证。(332)

伤寒病,脉见迟象已六七天,医生反而用黄芩汤来清热。脉迟本来主寒邪盛,现在反而用黄芩汤,就会造成腹中寒冷,应当不能进食。如果反而能食,这就叫除中证,多会死亡。(333)

伤寒病,先出现厥冷,后出现发热,原有的下利多会自行停止。如果反而出现了汗出和咽中疼痛的,这就形成了喉痹。如果发热,没有汗,原有的下利也会自行停止。如果下利不停止,多会出现大便脓血。出现大便脓血的,就不会形成喉痹。(334)

伤寒病从第一二天到第四五天,出现四肢厥冷的,多伴见发热。原先就有发热的,随后就会出现厥冷,厥冷严重的,热邪也严重;厥冷轻微的,热邪也轻微。这种厥冷的证候,应当泻下,如果反而发汗的,多会导致口腔糜烂红赤的损害。(335)

伤寒病,厥冷五天,发热也是五天。假如第六天应当再出现厥冷,如果并没有出现厥冷的,病症就会自行痊愈。因为厥冷终究没有超过五天,而发热却达到了五天,所以知道可以自行痊愈。(336)

凡是出现厥冷的,都是因为阴气与阳气不能相互顺接而造成的。厥,就是手足逆冷的意思。(337)

伤寒病,脉象微弱,四肢厥冷,到第七八天的时候出现肌肤发凉,患者躁动几乎没有片刻安宁的,这就是脏厥证,而不是蛔厥。蛔厥证,患者应当有吐蛔虫的病史。假如患者安静,但又时常出现心烦的,这是内脏有寒的表现。内脏有寒,于是蛔虫向上窜至膈部,因此就导致了心烦,过了一会儿,心烦又停止,等到进食的时候,随即发生了呕吐,并又出现了心烦的,这是因为蛔虫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并开始骚动所造成的,患者应当有经常自行吐蛔虫的病史。属于蛔厥证的,应当用乌梅丸来治疗。乌梅丸又可以主治日久不愈的下利。第一方。(338)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后去皮 蜀椒四两,微炒至出汗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以上十味,分别捣细过筛,共同研匀,用米醋把乌梅浸泡一夜,去掉其中的核,放到五斗米的下面,上火蒸到米饭熟后,共同捣成泥状,和药粉混合搅拌均匀,再放入石臼中,加入蜂蜜,杵捣两千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在饭前用水送服十丸,每天服三次。渐渐加到每次服用二十丸。禁止吃生冷滑油食品和香味浓烈的食品等。

伤寒病,热象不重,厥冷也较轻微,证见手指末梢发凉,情绪静默,没有食欲,烦躁不宁。几天以后,出现小便畅利,颜色清白的,这是热邪已经解除的表现,如果食欲也有增进,这个病就会痊愈。假如证见厥冷和呕吐,又伴见胸胁烦闷的,以后多会发生便血。(339)

患者手足厥冷,主诉中又没有结胸的证候,并且伴见小腹胀满、按压时疼痛的,这是寒冷邪气凝结在膀胱关元的缘故。(340)

伤寒病,发热四天。厥冷反而只有三天,又发热四天,厥冷日数少而发热日数多的,病症就应当痊愈。从第四天到第七天,如果发热不退的,多会便脓血。(341)

伤寒病,厥冷四天,发热反而只有三天,又厥冷五天,这是病情在继续发展的表现。寒象多而热象少,提示了阳气的衰退,所以说是病情在继续发展。(342)

伤寒病六七天,出现了脉象微弱,手足厥冷,烦躁不安等症状,可以灸厥阴经的穴位,灸后如果厥逆不能恢复的,是死证。(343)

伤寒病,证见发热,下利,厥逆和躁动不安而不能平卧的,是死证。(344)

伤寒病,发热伴见下利严重,四肢厥冷不休止的,是死证。(345)

伤寒病六七天没有下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和下利,患者又汗出不止的,是死证。这是因为阴气尚在,阳气已亡的缘故。(346)

伤寒病五六天,没见结胸证的表现,腹部柔软,脉象虚弱无力,又见四肢厥冷的,不可以泻下。这是因为阴血已伤,泻下就会导致死亡。(347)

发热和四肢厥冷已经七天,又出现了下利的,是难治的证候。(348)

伤寒病,脉来急促、手足厥逆的,可以用灸法治疗。(349)

伤寒病,出现滑脉和手足厥冷的,是里有热的缘故,应当用白虎汤治疗。第二方。(350)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打碎,薄布包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以上四味,用一斗水,煮至粳米熟时药汤即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手足发凉,脉细至极,似乎都摸不到的,应当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第三方。(351)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掰开,另有一法用十二枚

以上七味,用八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如果患者本来患有里寒证的,适合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第四方。(352)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掰开

以上九味,用六升水,再和入六升清纯的陈米酒,煮至留取五升,去掉药渣。分五次温服。

患者大汗出,发热不退,腹中拘挛急迫,四肢疼痛,又伴见下利,四肢厥逆和恶寒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第五方。(353)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如果是高大肥胖体型的人,可以用大个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患者证见大汗淋漓,或严重下利,并伴见四肢厥冷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第六方。用前面第五方。(354)

患者出现手足厥冷,脉突然变紧的,这是邪气结滞在胸中的缘故,还会伴见心下满闷和心烦,虽有饥饿感但又不能进食等症状。病邪在胸中,应当用吐法治疗,适合用瓜蒂散。第七方。(355)

瓜蒂 赤小豆

以上二味,各等份,分别捣细过筛,一同放入石臼中再混合研匀,另外取香豉一合,用七合热水把它煮成稀烂的粥一样,去掉药渣,取药汤并和入药散一钱匕。趁温一次服下。服药后不出现呕吐的,可以渐渐增加药量,到出现畅快的呕吐后就停止继续用药。凡是有失血病史和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可以给他服用瓜蒂散。

伤寒病,证见手足厥冷和心下悸动的,应首先治疗水饮,适合服用茯苓甘草汤,然后再去治疗手足厥冷。如果不这样做,水邪浸入胃肠,就多会导致下利。茯苓甘草汤。第八方。(356)

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片 桂枝二两,去皮

以上四味,用四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伤寒病六七天,经过大泻下以后,脉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发冷,下部的脉摸不到,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停止的,这是难治的证候,应当用麻黄升麻汤。第九方。(357)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十八铢,一方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打碎,薄布包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以上十四味,用一斗水,先煮麻黄一两开,去掉药液上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相隔如做熟三斗米饭的时间,使三次药都服完。汗出以后病症就会痊愈。

伤寒病已四五天,证见腹中疼痛,如果又出现了腹中气机转动而且一直下趋于少腹部的,这是将要出现自行下利的先兆。(358)

伤寒病,本来是个寒性下利的证候,医生反而用了涌吐和泻下的方法治疗,使寒邪阻格,造成了呕吐、下利更加严重的局面,如果是饮食入口随即就呕吐的,应当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第十方。(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以上四味,用六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下利的病症,出现了轻微发热和口渴,脉象微弱的,是病症将要自行痊愈。(360)

下利的病症,脉象疾数,患者出现轻微发热和出汗的,是病症将要自行痊愈。假如脉又出现了紧象,这就是病症还没有解除。(361)

下利的病症,伴见手足厥冷,摸不到脉搏,使用温灸以后,手足仍不能转温,脉搏没有恢复,反而又出现了微喘的,是死证。少阴经的太溪脉弱于阳明经的趺阳脉的,是顺证。(362)

下利的病症,寸脉反而出现了浮数脉,尺脉却独见涩滞的,多会出现大便脓血。(363)

下利,泻下不消化的谷物,不可以用发汗解表的方法去治疗;如果发汗,汗出以后多会导致腹中胀满。(364)

下利的病症,脉见沉弦的,会有大便后重的感觉;脉大的,主下利不会休止;脉微弱又兼数象的,主下利将要自行停止,虽然有发热,也不会死亡。(365)

下利的病症,脉见沉而迟,患者面部稍稍发红,身体轻微发热,下利,泻下不消化的谷物的,多会出现头目昏蒙,随后就会汗出而使病症得到解除,患者也多会出现轻度的手足厥冷。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患者浮阳外越,而下部又有虚寒的缘故。(366)

下利的病症,脉见数象,证见口渴的,将会自行痊愈。假如不能痊愈,多会出现大便脓血,这是因为邪热有余的缘故。(367)

下利以后,脉搏微弱至极,似乎摸不到,手足厥冷等,如果整整二十四小时后,脉搏能恢复,手足可以转温,就可以生还。如果脉搏不能恢复的,就属死证了。(368)

伤寒病,证见下利,一天达十多次,脉象反而是实脉的,是死证。(369)

证见下利,泻下不消化的谷物,里有寒外有热,又见汗出和四肢厥冷的,应当用通脉四逆汤治疗。第十一方。(370)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个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干姜三两,高大肥胖体型的人可以用四两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患者的脉搏随后就可以恢复的,病症就将痊愈了。

热性下利,伴见大便后重的,应当用白头翁汤治疗。第十二方。(371)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以上四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半,去掉药渣。温服一升,如果不愈,再服一升。

按:厥阴病的本质,有主张两阴交尽的,有主张热的,我们认为厥阴病为阴尽阳生,阳气来复,复气不及则寒,复气太过则热,或为寒热错杂。

下利的病症,兼见腹中胀满,身体疼痛的,应当先温里然后再解表。温里适合用四逆汤,解表适合用桂枝汤。第十三方。(372)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片 大枣十二枚,掰开

以上五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片刻后再喝热稀粥一升,用来协助方药力气的发挥。

下利的病症,患者想要喝水的,是因为有热的缘故,应当用白头翁汤治疗。第十四方。用前第五方。(373)

下利的病症,患者同时伴有谵语的,是有燥屎的缘故,适合用小承气汤治疗。第十五方。(374)

大黄四两,米酒洗 枳实三枚,炙 厚朴二两,去皮,炙

以上三味,用四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作二次服。第一次服药以后如果谵语停止,或者药后即解大便的,就停止服后面的药。如果不是这样,就可以把药服完。

下利以后又出现了心烦,按压心下感觉柔软,这是虚烦证,适合用栀子豉汤,第十六方。(375)

肥栀子十四个,掰开 香豉四合,薄布包裹

以上二味,用四升水,先煮栀子,煮至留取二升半时,加入香豉,再煮至留取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服一次药出现呕吐的,就停服后面的药。

患者经常呕吐,如果是因为体内有痈脓引起呕吐的,就不可以直接去制止呕吐,等到脓排除干净以后,呕吐也就会自然痊愈。(376)

呕吐的病症,脉象较弱,小便反而通利,身体有轻微发热,又出现了手足厥冷的,就比较难治,应当用四逆汤治疗。第十七方。用前第五方。(377)

证见干呕,口吐涎沫和头部疼痛的,应当用吴茱萸汤治疗。第十八方。(378)

吴茱萸一升,用汤水洗七遍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掰开 生姜六两,切片

以上四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呕吐兼有发热的,应当用小柴胡汤治疗。第十九方。(379)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掰开

以上七味,以一斗二升水,煮至留取六升,去掉药渣,再加热浓缩至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伤寒病,经过大吐、大下以后,正气极其虚弱,再大力发汗,患者表气仍有郁遏,又给患者饮大量的水,试图用这一方法再度发汗,因而就导致了呃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胃中寒冷的缘故。(380)

伤寒病,出现呃逆和腹部胀满的,应当进一步观察患者的大、小便情况,了解是小便不利或是大便不通,使它通利后,病症就可以痊愈。(381)

~~~20230326x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