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在线发表。本指南是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公布的研究数据制定而成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血脂异常防治的纲领性文件。新指南的发布,无疑是心血管领域的一大盛事,值得庆贺。新版指南更新要点:一、关于血脂干预靶点及管理1.LDL-C 作为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干预的首要靶点;2.非HDL-C 作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TG、极低LDL-C 患者ASCVD 风险干预的靶点;3.ApoB 作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TG、极低LDL-C 患者ASCVD 风险干预的次要靶点;4.高TG 作为LDL-C 达标后ASCVD 高危患者管理指标;5.高Lp(a)作为ASCVD 高危患者的管理指标;6.不推荐HDL-C 作为干预靶点。二、降脂治疗目标值根据患者ASCVD危险分层确定LDL-C的控制目标值。低危患者:LDL-C<3.4 mmol/L;中、高危患者:LDL-C<2.6 mmol/L;极高危患者:LDL-C<1.8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超高危患者:LDL-C<1.4 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三、降脂达标的策略1.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2.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达标的起始治疗;3.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 不能达标者,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治疗;4.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LDL-C 仍不能达标者,联合PCSK9 抑制剂;5.基线LDL-C 水平较高且预计他汀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难以达标的超高危患者可直接启动他汀联合PCSK9抑制剂治疗;6.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 抑制剂。四、高甘油三脂的管理1.TG>5.6 mmol/L 时,可采用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 脂肪酸或烟酸类药物治疗,减少胰腺炎风险;2.ASCVD 患者及高危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TG>2.3mmol/L,应考虑给予大剂量IPE(2g,每日2 次)以降低ASCVD 风险;3.ASCVD 患者及高危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TG>2.3 mmol/L,可给予高纯度ω-3 脂肪酸或非诺贝特、苯扎贝特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五、联合应用不同种类降脂药物的血脂降幅1.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LDL-C降幅50%-60%;2.他汀+PCSK9单抗:LDL-C降幅≈75%;3.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单抗:LDL-C降幅≈85%;4.贝特+n-3脂肪酸:甘油三酯降低60%~71%。六、糖尿病患者的降胆固醇目标值1.糖尿病合并ASCVD 患者,LDL-C<1.4 mmol/L;2.ASCVD 风险为高危的糖尿病患者:LDL-C<1.8 mmol/L;3.ASCVD 风险为低、中危的糖尿病患者:LDL-C <2.6 mmol/L;4.糖尿病患者以非HDL-C 为次要目标,目标值为相应的LDL-C目标值+0.8 mmol/L。七、脑卒中患者的降脂治疗1.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 合并明确CAD 或PAD患者,建议LDL-C<1.4 mmol/L;非HDL-C<2.2 mmol/L;2.对于单纯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 患者,建议LDL-C<1.8 mmol/L;非HDL-C<2.6 mmol/L;3.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首选治疗;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 不达标者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5.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治疗LDL-C 不达标者可加用PCSK9 抑制剂。八、≥75岁老年人的降脂治疗1.对于≥ 75 岁合并ASCVD 的患者建议进行降脂治疗;2.对于≥ 75 岁ASCVD 高危人群,需考虑共病、衰弱、预期寿命及患者意愿,如获益超过风险,建议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进行一级预防;3.对于≥ 75 岁高危ASCVD 人群,需考虑共病、衰弱、预期寿命以及患者意愿,建议启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治疗进行一级预防;4.对于≥ 75 岁人群,如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或肾功能损害,建议从低剂量他汀类药物开始,中等剂量不能达标者可考虑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 抑制剂治疗。 |
|
来自: yuntongzhang > 《偏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