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不是小问题

 为什么73 2023-03-26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平心堂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2023-03-26 19:00 发表于北京
咳嗽是很多人眼中的「小毛病」,觉得忍忍就过去。但是咳嗽反反复复不断根,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成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还时不时的咳嗽,受点凉、吃点辣、生点气、稍微健身,咳嗽就卷土重来的,更要引起重视。
中医怎么看待”咳嗽“
对于咳嗽,西医治疗常常以止咳化痰、解痉平喘为主,伴有感染的,还需要加用抗生素。一些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症状可能未见好转。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素问·咳论》中就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记载。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有感受风寒、风热或风燥,内伤咳嗽分痰湿、痰热、气虚、阴虚或肝火犯肺。通过辨证论治,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顺应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分清虚实主次,标实以驱邪止咳;本虚以扶正补虚。对于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人,仍可取得较好疗效。

医案

一、靳某,因肺炎后慢性咳嗽1年就诊。患者1年前患肺炎,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遗留慢性咳嗽,严重时影响说话,影响休息,反复使用中西药物治疗未效。滑大夫结合四诊,考虑患者为风邪犯肺,治以祛风解痉,宣肺止咳。经2周治疗咳嗽基本消失,巩固月余,至今数年未再发作。

二、谭某某,因咳嗽1个月就诊。患者因咳嗽1个月就诊于医院,发现肺内结节,建议行穿刺诊断,但患者咳嗽剧烈,使用复方甘草片等镇咳药物无效,无法配合穿刺,遂求治中医。滑大夫诊为肺脾气虚,风邪犯肺,治以补益肺脾,祛风止咳。调整2周咳嗽即明显缓解,可以配合穿刺操作。

中医将患有咽喉瘙痒、咽痒则咳、痉挛性阵咳干咳等特点的咳嗽称为“风咳”,其病因主要为风邪犯肺,深层原因包括肺脾虚损、肺失宣降、痰浊阻肺等,西医所谓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多种疾病均属此类。根据其发病原因,中医使用祛风解痉、补益肺脾、宣降气机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预防为主
01
在中医看来,这样的患者因体内有咳喘病根,感受外邪后,诱发宿邪而发作,因此预防咳喘发作就尤为重要了。

02
“治未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即治理管理。“治未病”是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03
反复咳喘正是由于肺脾肾三功能不足、痰饮留伏、外邪渗发,触动伏痰、痰阻气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病程缠绵难愈。中医主张在咳喘发作之前或病情稳定之后,调理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将“抵抗力”这个“篱笆”扎扎牢,减少再次发病次数,减轻发病症状,这就是中医调理体质,“治未病”的意义所在。
图片

滑宬,中医学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北京市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师从北京市名老中医何明教授,擅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以及内科杂病

出诊时间:

周一、四晚诊,平心堂金宝汇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