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播审查

 求是1025 2023-03-26 发布于山东

通过审查,对法律法规不允许设立的媒介机构禁止设立,对法律法规不允许传播的内容限制传播。传播审查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传播审查行为是维护统治阶级执政地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传播审查对象为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对传播媒介的审查重点是设立资格、合规经营,对传播内容的审查重点是内容合法性。

发展历程

传播审查与近代新闻出版业的诞生同步出现。在16、17世纪,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出版特许权制、新闻出版审查制、法律追惩制3种方式进行传播审查。①出版特许权制,即授予经过筛选的个人或机构以经营印刷业的特许权,最早在报刊问世时,这种特许权也只授予个别人或机构。②新闻出版审查制,政府要求对政治、宗教等特殊领域的新闻出版内容进行出版前的审查。③法律追惩制,政府要对新闻出版者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其主要罪名是叛国罪和煽动罪。进入当代社会以来,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兴起,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跨越国界的国际传播力,成为关系国家安全、政府稳定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各国普遍提出大众传播行为要维护国家利益,许多国家明确规定了传播审查的法律法规。在大众传播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各国普遍都会对进口的电视剧、电影的内容加以审查。在互联网传播中,许多国家也都提出了相应的审查法规。

观点及影响

对于传播审查,支持者认为,这将规范传媒正当履职防止传播权力滥用。反对者认为,这会侵犯言论自由带来政府权力滥用。英国作家S.约翰逊(Samuel Johnson)认为:“每个社会都有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的权利,因此也就有禁止人们宣传带有危险性倾向的观点。”但是,“无限自由的危险和限制自由的危险是政治学的一个难题,人类理智似乎至今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扩展阅读

  • 西伯特 F S,彼得森 T,施拉姆 W.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 丹尼斯 E E,梅里尔 J C.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王纬,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