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一架写满岁月的木头绕线车,一架“挂挂”,百余个小棒槌,一卷丝线,一张小木桌,几枚大头针……串起的是一件件精美的棒槌花边,更是历史的尘烟和牟平区观水镇西半城村王家卿的人生。 5月13日,王家卿盘腿而坐,在破窗而入的阳光中,她左手拉动转车(挂挂),右手摇动绕线车,洁白的棉线从蜡里穿过,变得绵柔顺滑,神奇地缠绕到了旋转的小棒槌上,王家卿一天的织棒槌花边工作开始了。 煤油灯下织出一家人的柴米油盐 王家卿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都要帮着家里干活,王家卿跟着奶奶学会了织棒槌花边的手艺,8岁时就成了家里的“创收小能手”。父母舍不得心灵手巧又能干的她去上学,所以王家卿的小学时光有一大半丢在了棒槌花边里。 如今,66岁的王家卿回忆起儿时的生活,能想起的更多是街头巷尾那一台台织花边用的小木桌,木桌后面一坐就是一天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当年八九岁的她便在其中。 王家卿说不清楚棒槌花边是哪朝哪代出现的手艺,但却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和奶奶学习织棒槌花边的情形,也清楚地知道这是家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手艺。传到自己手里,可不能因为自己的懒或者笨而让这世代相传的手艺蒙了灰。 “得让人家说起我们王家的花边,都翘大拇指。”所以,小时候的王家卿日夜勤学苦练,很快在一众小姐妹们中脱颖而出,成了“首席”。 字,或许王家卿认不得几个,学习成绩在小姐妹中也可能乏善可陈,但她织出来的棒槌花边小姐妹们都“宾服”,三里五村的人也都知道观水洛鸡庄村(王家卿娘家村)有个姑娘手巧,织的花边谁看谁稀罕。王家卿曾在牟平(县)工艺品生产技术表演中荣获棒槌花边第一名,如今,她的作品被牟平区文化馆收藏。 在王家卿大半生的记忆中,棒槌花边并不是一门艺术,而仅仅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鸡鸣即起,夜深睡下,就着煤油灯,织出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就像挖药材、打山枣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2013年,棒槌花边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家卿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直到这时,王家卿才开始意识到,她的双手以及家里那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绕线车、挂挂、小木桌、小棒槌,有着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艺术价值。她开始不断创新,把民俗色彩融入棒槌花边,编织出更符合现代生活的棒槌花边作品,精致巧妙、淡雅古朴。 上下飞舞的棒槌仿佛长着眼睛 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棒槌上下飞舞,织花边的人两只手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让人目不暇接——对外行来说,织花边的过程非常神奇,记者幼时曾长住姑姑家,在街头初次看到邻居家的姐姐们织棒槌花边,她们的眼睛并不去看棒槌,姐妹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手中的棒槌仿佛自己长着眼睛上下飞舞,花边就在这不经意的飞舞中逐渐成形。 王家卿告诉记者,这其实并不算是一门多难的手艺,“就算是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新手,经过几天的学习也可以大概掌握,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练习。” 即便如此,这门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在我们村里除了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没人会这个喽!50岁以下会棒槌花边的基本找不到了,倒是老远地方的人愿意学。” 王家卿如今声名远播,甚至还有上海、北京、贵州、四川的人慕名前来学习,潍坊医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的教授也专程来到西半城村,为王家卿老师录制资料,用于该校推出的慕课中。 根据王家卿的介绍,棒槌花边作品需要底图的设计者和手艺人共同完成制作。在这个过程中,绑好线的棒槌四个为一组,按照固定的手法进行花样编织,再通过大头针在底图上固定线的位置。通常,编织一个普通的棒槌花边,需要多达六十余个小棒槌才可能完成,如果是特殊的花边,甚至要动用一百二三十个小棒槌。 这些花边完成以后,会被拼缀成台布、床罩、被套、枕套、沙发套等产品,图案以装饰性花卉为主,进入市场,远销海外。 关于棒槌花边我们应该知道的 棒槌花边制作技艺是传统的民间编织手工技艺,采用上等棉线,按设计样稿,运用数十乃至上百个特制的小棒槌手工编织而成,具有工艺巧妙、编工细致、玲珑剔透、花样新颖大方等特点。 史料记载,烟台开埠之后,最早进入百姓生活并对烟台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手工艺就是棒槌花边,它的传承发展从某个角度反映着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史。 棒槌花边源于欧洲传统的手工花边,19世纪末经西方传教士传入山东而得以迅速发展,当时主要集中于烟台和潍坊地区,产品以出口为主,“历年以来,借此艺为生活之妇女,烟台一埠数以千计。” 牟平盛产的棒槌小花边又称码花边、长条花边、辊子花边,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花边匀称光洁、美观大方,主要用于装饰手帕、服装、枕套、被单、窗帘等。 1955年,牟平县绣花厂成立,全县17个乡镇均设有绣花生产组,生产工人近7万人,棒槌花边也由原来的单工种发展到花边与扣锁拼镶、花边与刁平绣、扣眼结合的不同规格的台布、件货等多品种,产品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成为牟平比较重要的产业。上世纪80年代牟平生产的宁海洲牌棒槌花边,以工艺精湛而闻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经过几代牟平人的传承,棒槌花边已融入牟平的民俗色彩,图案多种多样,构图严谨,笔法清新、洗练。主要以本色、灰色或漂白线等优质纯棉线为原料,如今契合人们的吉祥祈愿,王家卿还开始编织红色棒槌花边作品,并将棒槌花边运用于服饰上。 因棒槌花边工艺精巧、美丽雅致,图案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具有独特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棒槌花边也成为很多国家人民的日常用品、装饰品、欣赏品,作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有着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摄影 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你可能还想看: 烟台街·乡村记忆 | 那时候的红白喜事中,他们是背景,也是灵魂 烟台街·烟台故事 | 他比鲁迅小28岁,鲁迅一直称他“冶秋兄” 烟台街·烟台故事 | 十字街口到处都有,为什么唯独这里名叫十字街?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