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就业服务

 求是1025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基本内容

在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同时,中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质效。电子就业服务手段包括:①推进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各地区加强个体经营者以及已就业人员的就业登记,实现企业职工登记全覆盖,提高就业登记率,从而分析已就业和未就业人员的类型,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就业服务。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各地区加强对就业网络平台的运用,完善网络功能。完善公共招聘信息发布机制,实现招聘求职信息数量和质量“双提升”,通过公共招聘网平台举办网上信息发布厅、招聘会,全面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畅通各类求职人员就业信息渠道,实现政策查询、发布信息、网上求职、在线咨询无缝衔接。③着手建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服务平台。可开通地方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最新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及求职招聘信息,公众通过手机端即可完成在线政策咨询、资料下载、求职登记、培训申报等业务办理工作。④加快就业服务管理软件应用集中。各地区将就业服务管理软件的集中使用,避免软件过多,信息较为分散的问题,健全考核评估制度,实现各业务网络互通运行。

应用案例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日益成熟,移动通信产品不断普及,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创建了一个可以更有效和更快捷地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新途径,手持移动终端实现上门服务已不再遥远。“社区就业服务e本通”于2013年1月开始试点使用,2013年7月正式推广。“社区就业服务e本通”的核心是一套安装在平板电脑上并可以在社区任何位置使用的就业服务软件,具有个人信息、企业信息、政策查询、岗位查询、专项调查、便民服务、报表统计、工作记录等多个功能模块,是对传统社区就业服务的一种革新。

“就业政策服务e掌通”于2013年10月对外发布,是一套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手机App应用程序,安装App应用的市民可以将所有就业创业政策一手掌握。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有关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往往不被市民所了解熟悉,更谈不上有效应用。上海市闸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探索将纷繁复杂的各种民生保障政策进行梳理归类,并全部改写为问答式,尝试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让市民方便查询,通过录入一些个人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户籍等,便可启动智能筛选功能,自动找出符合条件的相关政策。真正实现了“找得到、读得懂、用得好”各项民生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不在于运用了多少先进的信息技术,而在于“我们的改变,您感受得到”。  

评价与启示

实践证明,各国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主要源于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具有的共性特征与规律。也正因如此,国外经验对中国发展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具有启示意义与借鉴作用。当前提高效率与效能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任务:①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自助程度,发展网上公共就业服务。③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④注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设计,强化服务导向。

扩展阅读

  • 董煜,王光荣,刘利亚.移动公共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以上海市闸北区移动就业服务为例.电子政务,2014,133:48-58.
  • 李志更,唐志敏.国外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与启示.电子政务,2010,89:9-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