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君高士赠,惠我醉翁卮

 jxyslza 2023-03-28 发布于江西

昨天,铅山县诗词学会的一位朋友将其代为保存的马言先生的诗集《心有余》和书画集《马言书画选》转赠于我。一个多月以前,我在淄博就得知马言先生惠赠,感动不已。无奈不能先睹为快,特赋五言排律一首,代致谢忱。

谢 马 言

2023-2-21

*

寿纸千年润,珠玑世代奇。
蒙君高士赠,惠我醉翁卮。
憾为萍踪迹,难能座右持。
观瞻之企盼,拜读岂荒嬉。
梦幻南天雨,依稀河口居。
书香偏挚友,发白老佳辞。
泼墨真功力,流丹实巧思。
皱皲藏拙古,点线系谦卑。
撇捺皆临帖,竖横知避歧。
吟停松飒飒,笔落气驰驰。
但得鹅湖韵,非泥格律宜。
宏篇关国祚,小令寄乡思。
披发潇湘诵,来君莫笑痴。

【2021-6-30马言在铅山县诗词学会

“建党百年诗词大会”上朗诵作品】

马言先生江西铅山县人,1962年出生,四岁失怙,十岁失恃,成长的艰辛不言而喻:“命途多舛曾乞讨,草捆烂衫至今思”。马言先生在《心有余》自序所言:“人生简单吗?其实走过来并不容易,也不知道远方有多远,但心总会念着远方。······要成长先学为人。人品不高,落墨无法。胸中求法,气概成章会有时。······持着童心,看着远方,我会将自己的一点点水融入自然,融入大海,融入上善。”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马言先生自幼虽不跻身于科班,但潜心书画,磨砺自强。“聊看今秋有草绿,何愁明春花不红”。现如今他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86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期间,得吴冠中、张仃、阿老、白雪石、李燕、张世简、张振仕等著名教授的面传,其后创作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级场馆入展。久久为功,炉火纯青,三分是天资,七分靠勤奋。
马言先生的诗集名曰:“心有余”,也是三分调侃,七分自谦。拜读之后,我心想,其题目的韵味真是绝妙!所谓“心有余”,只因诗语皆为心语,出乎于心,言之于表。但其后的言外之意,应该是力所不足,此“力”即为诗家的格律窠臼,将其按格律检视,则多有出律。但是,有诗肇始,多自由吟唱,《诗经》、《楚辞》、古风莫不如此。此后格律由简到繁,到了清代,被文人罗列之“诗病”竟然过百。今人写格律诗的爱好者虽然很多,但都是自娱自乐,马言先生的诗,当然属于此类,不必要为其拔高。李白斗酒诗百篇,马言先生也好酒,一位能诗、能画、能书的大才,酒后挥洒的不仅仅是丹青,还有他的诗情。书能自成一体,画能恣肆写意,品鉴再三,余味无穷;诗能一浇心中块垒,没有“无边丝雨细如愁”,却有“不尽长江滚滚来”,把一本诗集读下来,面前就站着一位对人生大彻大悟的马言,面对格律的规矩,马言选择了无视;面对生活的市井,马言选择了直面。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他活出了艺术家的自由自在,追求他心中远方的美丽世界。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马言先生的诗集仿线装书的外表形式,并非附庸风雅。更主要的是,诗集的纸张,采用产自铅山县的连四纸印刷。此纸是古代书籍常用的纸,不脆不黄,被誉为“千年寿纸”。铅山县如今仍有完全按照古法手工制作的连四纸作坊,但已江河日下,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言先生刻意循古法将其大作付梓,其热爱乡土之情,溢于书香矣!

【上图为马言先生手书本人拙诗】

读中共二十大报告

2022-10-21 

秋日临嘉庆,京城凯乐鸣。

宏图描国泰,壮举建宸清。

再续南湖路,还擒北溟鲸。

垂衣凭德政,拱手对耆英。

载覆兴亡训,弛张韬略行。

神州须大统,海峡赖红旌。

同赋江山颂,尧天唱太平。

第113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