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诵诗歌

 求是1025 2023-03-28 发布于山东

唱诵诗歌是黎巴嫩民间诗歌的一种形式,在社会和家庭庆祝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发表或演唱。表演者和民间诗人朗诵的曲目经常更新。

这些表演的组织者一般来自当地机构如市政当局、文化俱乐部、节庆日负责机构等。专业的唱诵诗歌诗人也会在电视或广播节目中表演,将扎哈尔艺术展示给成千上万的观众或听众。在充满诗意的比赛中,新的乐器如合成器、布祖基等正在被引入。传统上被排除在节目之外的女性也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表演者们无论男女,当地社区都称为诗人,以不同的主题如生活、爱情、怀旧、死亡、政治等单独或集体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诗歌比赛中,诗人和音乐家们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摆满了梅兹和阿拉克的盘子,在人员混杂的观众面前,随着手鼓 (daf) 和德布卡(derbouka/derbakeh) 的节奏进行诗意较量,是最著名的集体表演形式之一。诗人们展示了他们的表演,互相挑战。围绕着摆满了开胃菜和阿拉克菜肴的桌子,歌手和观众重复这些诗句,有节奏的鼓掌。音乐家伴随着诗句并演奏音乐插曲。这些口头交流唤起了黎巴嫩的美丽,突显包容的重要性,给予社区和宗教之间对话的权利。

在黎巴嫩,唱诵诗歌非常普遍,其传播主要是非正式的,或在家庭内部传播和更新,或通过自发的方式如观察、模仿和参与代代相传。青年或儿童的比赛有时由学校和俱乐部组织。剧团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这一实践和娱乐活动当中。

唱诵诗歌的宗教性和社群主义包容性使它具有了连续性,诗意的表达在解决冲突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种类的唱诵诗歌伴随着日常事件、生活事件和重大事件,被宣读和歌唱,将个人、群体和社区联合起来,传达和传播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具有形成民族认同所必不可少的社交功能。

作为黎巴嫩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诵诗歌超越了黎巴嫩十八个宗教社区的界限。现在,人们不断提到十五年内战也无法摧毁的这些价值观,与黎巴嫩旅游经济相结合的扎哈尔比赛有助于该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唱诵诗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