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法笔记—法律,只给一只书架

 萧十一郎1993 2023-03-29 发布于江西

《政法笔记》是耶鲁法律博士冯象“为中国的普通读者”所写的一本书,他的本意是谈谈“新旧政法体制衔接转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在弁言中,他交代了写作此书的两个缘由,其一是一位香港大学法学院同事对哈佛书店的观感给他的启迪,其二是汪辉重访剑桥时,约请他为《读书》杂志写一专栏,于是便有了《政法笔记》的问世。

我看书似乎形成了一个“癖好”——喜欢更多的了解一下作者其人,可能是受高中语文老师“知人论世”的另一种影响吧,这本书也不例外。

冯象者,上海人也。成长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1968年,领袖号召知识青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冯象亦远赴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后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以及耶鲁法律博士。他曾一度定居美国,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业余写作,以法律评论见长。

他和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比较而言,也没有很多的不同寻常之处,主要是他后来的求学经历异于常人,无疑,这对他的文章风格以及治学路子是有很大影响的。此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分上下编,话题广泛,古今中外,均有涉及,在内容与思想表达上,逻辑独特,异于纯说理的法学理论;语言犀利,不乏辛辣的讽刺与寓意深刻的黑色幽默。

法律在美国是一门谋生赚钱的职业,这也是美国的法律专业放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缘故。在法律的学习与宣传方面,美国与中国大陆同样存在很多的不同,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关于书架的例子:在美国的哈佛书店里,发现书架只占了一只书架,且书籍的类别不多,而在中国的很多书店里,法律《汇编》、《详解》之类的书籍差不多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后者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宣传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方针有很大关系,但过多的宣传似乎反而使法律失去了该有的作用与权威,人民群众里,会用法的不多,能信法的更少!至于政府的干部们,文件精神总是需要首先牢记的,其他的就不好说了,毕竟法盲是没有干群之分的——虽然很多人读书识字,更否认自己是法盲,但很遗憾这无损事实。

法治之法,不能神秘,更不能一直停留在红头文和本本之上,否则法治之梦始终都只能是一个无法醒来的梦。法律宣传的力度越大,说明我们对法律的认知越少,我们的现状不是一个规划文件就能改变的,法治政府更不是一两个五年就能形成的,如果有,那不是纸上的便是梦里的,总归是靠不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