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故事】血与火中的黄头村

 锦溪苑 2023-03-30 发布于山西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华夏儿女流血流泪的岁月,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我们应该铭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

【抗战历史故事】

血与火中的黄头村

✿  李翠林

        日本侵略者在入侵中国领土的十几年时间,他们肆意屠杀中国同胞,制造过无数起烧杀抢掠的灭绝人性的惨案。我们晋城也未能幸免于难。记得小时候,每年学校放暑假的时候我就喜欢去金村镇的黄头村姑姑家住上一段时间,在那里和表姐弟们在一起玩。姑姑家住在村西北角西阁楼胡同中心,门前有一大片空地,空地边上有三棵大槐树,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周围邻居们会端着碗聚在树荫下,坐在石头凳子上边吃饭边聊家常讲新闻,这里形成一个大饭场。我记得在饭场上经常听到姑父和邻居们讲过一个“鬼子进黄头村”的故事,那是抗战时期我抗日武装英勇抗击日寇,以及日本鬼子进入黄头村制造的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的真实历史。

          话说1940年的中秋节,那是几代人都无法忘记的日子。这天,日本鬼子突然从他们盘踞在兴隆山附近的泊村据点出发,途经东、西元庆、下元庆等村直奔黄头村而来。当时在晋城坚持抗战的国民革命军一部在第一时间接到上级命令,派了一个营的兵力火速赶赴黄头村筑垒设伏,进行抵抗。他们进村后立即发动全村老百姓把自家的桌椅板凳搬到村北出入必经的两个阁楼口,挡住进出道路,然后让村民各自躲藏起来。村民闻讯四处躲藏,跑不远的人躲在坍塌废弃的烂屋墙角处,腿脚跑得快的躲在野外地里塌陷的坟坑里,也有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关门守在家里的。

         黄头村的地形易守难攻,村北就两个出口——东閣楼口和西閣楼口,出村和进村就这两个口,两閣之間的距离大约有二百米左右,两閣楼中间街路是一排楼房的后墻。营长命令官兵在房子的后墙楼上打了一排机枪射击孔。北面村外东边有条土棱叫东岭,村西面也有条土棱叫西岭,两边岭上都埋伏着阻击手。北面是一片庄稼地,庄稼地头有一条常年流淌着绕村转的护村河,这样形成了个口袋形狀,敌人只要往前行进就等于进到了包围圈,装进了“口袋”里,只要机枪手三面围攻敌人就沒有退路。鬼子到了,白天进不去村就潜伏在北面的庄稼地里,一下午时而进攻时而退缩、再进攻再退缩,双方没有发生大的攻坚战。傍晚时分,日军派出一侦察兵前往村里方向探道,想趁机溜进去打开突破口,被我军哨兵发现,这位哨兵誓死捍卫领土,保卫阵地不允许敌人侵犯,像猛虎一般和鬼子扭打在一起拼搏,死死掐着敌人的脖子不松手,最后敌人死了,这位不知名的勇士也牺牲了。这时,天边血红的晚霞渐渐地消退等待黎明的曙光……

         日军强攻不下暂且隐藏起来想等到深夜再进攻,同时又不甘心,派兵去距黄头村西面五里处的北石店村据点请求援兵。由于鬼子不熟悉路,半道黑灯瞎火不知道走丟了还是咋滴,最终沒回來,也沒求到援兵的到來。这时零星战斗仍然不断,枪声时断时续响了一夜,远处都听得出这场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从前天下午到昨天晚上一夜的坚守作战,很多战士们也疲惫了。这时咱们国民革命军正、副营长两人对是否坚持作战起了分歧,正营长意志坚定,要坚决坚守到彻底击败日军,决不允许侵略者入侵村庄他担心的是怕鬼子一旦进村后祸害百姓,副营长则不愿意坚守下去了,他有两个顾虑:如果等到天亮北面和西面日军据点援兵赶到,到时候形成合围,而我军背腹受敌,必难以取胜。第二呢,他想到黄头村的地名和他们所带的军队名番号相冲,犯地名,两个顾虑联系到一起想,感觉不吉利的。副营长堂堂男子汉也是个抗日志士,他并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考虑怕军队受损失,所以想撤退了。两人对峙许久,谁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定,后来一颗流弹击中了营长,副营长眼看天就快亮了,便命令各路卡口的哨兵坚守岗哨,自己则带着剩下所有的官兵悄悄往南门出口撤出了黄头村,消失在黎明前的夜色中……。

          天渐渐的亮了,村里有躲藏在野外乱坟包地里的胆子大点的孩子偷偷跑出來,有孩子不知险情,在地上捡子弹壳,他们看见庄稼地里的日军尸横遍野,有的还挣扎着嗷嗷乱叫,看来日军这次扫荡不但不成功还伤亡残重。日军这时也发现,村庄的方向没有了机枪的声响了,残存的日本鬼子放开胆疯狂的冲往东阁楼口,摸了哨兵的岗哨,打通防线进了村。进阁楼路东有座“太和宫”庙,对面是家大户人家,这个院名是“棋盘院”,进了第一道大门里边还有南北两个大院落,大户人家因生活比一般人富足点,所以家中的一位老人关門闭户留守家中沒有外出躲藏。日本鬼子大喊大叫用枪托砸大门,家里老人听见了犹豫半天吓的也不敢出來开门,鬼子进不去急的暴跳如雷,鬼子官举起手中的战刀狠狠的向大门砍去,瞬间,锋利的战刀把那扇坚固的木制門砍出一道深深的裂缝,家里老人看势不对这才战战兢兢跑出来,抽开门拴又急忙跑到院子旁边的茅厕里想躲藏起來,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哪肯扰得过他,举着战刀追过去就朝老人的胸膛刺了一刀,老人当场毙命倒在了血泊中,这样鬼子还不解恨,随手掀开矛厕盖子,把老人扔进了粪池里……。

          日本鬼子进村后任意屠杀百姓,侮辱妇女,无恶不作,简直禽兽不如,有的家庭老人和妇女没来得及躲藏,都没逃过鬼子的魔爪,日寇对他们进行百般殴打蹂躏,惨不忍睹。在鬼子的摧残之下,整个村子笼罩在血腥的味道下,杀死数名无辜的百姓,抢走东西放了火。一系列的暴行后还不肯罢休,抓了一些名群众逼迫他们给战死的“鬼子收尸。手无寸铁的百姓在鬼子用枪的逼迫下,又找了十几辆铁轱辘牛车拉着被我军击毙的鬼子尸体送往北石店日军据点处,这一场“鬼子进黄头村”的扫荡才算结束。

          战争虽然过去了80多年,但是战争带来的创伤却难以弥补。如今,虽然经过后来的补修,黄头村北墙壁上依旧可以看出当年激战时时留下的枪孔,墙上留下的弹孔痕迹触目惊心,见证了当年的血雨腥风。“棋盘院”被鬼子劈了刀痕创伤的大门现在主家用铁皮全部包裹了起来,遮住了往日的深深刀痕。被杀老人的儿子生前也把父辈和村里乡亲们惨遭鬼子杀害的事件告诉了他的儿子,也就是被杀老人的孙子。老人的孙子现在也已古稀之年了,也会时常向后人们讲起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让子孙后代都不要忘记这和平社会的来之不易,只有经历过战争时代的人,才知道和平的可贵和侵略者的凶残。那些御敌抗战的战士烈士,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每一位为国而捐躯的人都理应被历史铭记,哪怕他们没有留下名字,都理应被我们活着的人所尊重和怀念。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侵略者在晋城大地上刻下的刀痕弹孔都永远不会消失,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自强不息,砥砺前行,传承英雄精神,实现中华振兴!

收集整理:春天

文字整理于2023.3.27日

作者李翠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