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梅菲斯特的时钟@bigfun社区 一段故事1825年12月14日,寒冷的早晨,3000名官兵集结在圣彼得堡军营外,神情严肃,目光坚毅,紧握火枪,沿着大街一步步朝枢密院广场前进。 “康斯坦丁万岁!宪法万岁!康斯坦丁万岁!宪法万岁!乌拉!”士兵高呼着皇位继承人的名号。按照俄国皇位继承法,没有子嗣的前任沙皇亚历山大的二弟康斯坦丁,理应继承皇位。但此时,另一位继任者,沙皇三弟尼古拉,却在参政院内等待皇位宣誓。 这些近卫军拒绝向尼古拉效忠。若康斯坦丁成为了新的沙皇,他将设立宪法,提高薪饷。而如果尼古拉登上皇位,一切将不会改变。 至少,今早的军营里那几位军官,都是这样说的。 踏步与高呼声交错,近卫军们精神振奋,立场坚定。他们敲响军鼓,鸣响号角,将子弹上膛,列队踏进广场中央。 一小会,士兵到达了目的地,他们快速整队,将方阵紧密排列,仿佛融聚成一块巨型长方形铁锭,横在参政院门前。此刻,他们只待总指挥一声令下,就将冲进参政院,逼迫尼古拉取消宣誓,签署宪法。 然而,蓄势待发之时,他们却停在原地。 排头兵没有看到总指挥特鲁别茨科公爵。他曾在昨晚会议上强调,军队集结后,他将亲自带领部队行动。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敢擅自进攻。 广场上渐渐混乱,近卫军的行动引来不少围观群众。哄闹的消息传到尼古拉耳中。这位继承人当机立断,派出一名议员去城外寻找援军,同时调集身边部队,阻止近卫军行动。 骑兵部队离广场最近,很快就从军营赶来,阻挡在起义军前。但光阻挡还不够,尼古拉下令,冲散叛军。 线列步兵对抗骑兵有绝对优势。面对骑兵的冲锋,阵线稳固的近卫军只需上弹,射击,轮换,便足以将其击退。仅仅两轮齐射,几十名骑兵就应声倒下,燧发枪的硝烟弥漫在广场上。昭示着近卫军的胜利。 然而,像同胞开枪的焦虑远比短暂的胜利难熬。他们明白,如果还不进攻,现在建立的优势将转瞬即逝。但即便如此,寻找总指挥的联络员仍未归来,没有命令,不能进攻。 尼古拉的骑兵没有完全撤退,他们重新集结,再次冲锋。近卫军虽然又一次完美击退了进攻。但也再次给尼古拉召集援军,提供了时间。 总指挥依然不在,但尼古拉的步兵部队,已在近卫军附近集结。 焦急的等待时,一名军官看到了尼古拉的身影。他就站在几百米之外,但没有命令,不许开火。而且即便有人真敢违抗军命,也没人愿意背负弑君的罪名。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聚集而来的部队已完成列队。在尼古拉的调动下,总共9000名步兵,3000名骑兵将近卫军包围,进攻的机会已完全错失。 但没有关系,只要维持住阵线,就能在意志的对抗中获胜,他们是沙皇的近卫军,是俄国最精锐的部队,尼古拉只是虚张声势,最终仍会示弱谈判。至少,他们相信在登基第一天,尼古拉不会让双手沾满同胞的鲜血。 可显然,尼古拉不像近卫军那样一厢情愿。 “如果皇帝能被武力挟持,那还算什么皇帝!”尼古拉调来大炮,命令开火。几位大臣试图劝阻,但皇命难违。更何况叛军本就该处以绞刑。 炮声巨响,近卫军方阵瞬间瓦解。即便是俄国最强部队,血肉之躯依然无法阻挡铁制的霰弹,白雪皑皑的广场上霎时血肉横飞,尸横遍野。震惊与恐慌瞬间传开,稳固的阵线片刻便被大炮撕开。 混乱,恐惧。炮声让整片广场震颤,飞溅的碎片不仅朝着士兵飞去,还有围观的平民。 几分钟后,几位幸存的军官领导着残余部队撤退到广场侧面的涅瓦河上。他们在部队积攒的威望,勉强维持住了士气。在短暂的重整后,他们带着士兵,冲向河对岸的军械库。军械库的大炮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形式已然,必须背水一战。 然而,尼古拉绝不会给敌人机会。他命令炮兵改变目标,轰击冰面。炮弹打穿冰面,形成大洞,紧接着便是碎裂,四散。士兵们掉落水中,在俄国的12月,掉进冰河水约等于掉进坟墓。 残余部队土崩瓦解,没有多久,尼古拉就获得了碾压式的胜利。 起义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但却造成了上千士兵的伤亡。尼古拉最终成功继任沙皇,5名主要领导者被处以绞刑,而临阵逃跑的总指挥特鲁别茨科伊公爵连带其余121位参与起义的幸存者被流放西伯利亚。这段故事,便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一部电影2019年,俄罗斯历史电影《救国同盟》上映,电影的高潮部分,演绎的便是上文描述里,十二月党人起义过程的始末。 这部由俄罗斯鬼才导演安德烈·克拉夫丘克所执导,从2013年就开始立项,制作了7年的俄罗斯历史电影。将一段被时间蒙尘,在我们高中课本上一笔带过的短暂但重要的历史——十二月党人起义。通过电影的大荧幕,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相信很多人即便印象中听过“十二月党人起义”,但并不清楚这是一场什么事件。 如上文花费大段篇幅讲述的故事互为因果,十二月党人起义简单概括,是一群因参与了反法战争,在欧洲受到法国大革命以及启蒙思想影响的俄国青年军官。意识到本国沙皇制与 农奴制的落后,决意建立救国组织,进行武装革命推翻沙皇统治,解放俄国农奴的故事。 他们作为俄国第一批真正亲自参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革命者,不仅间接造成了后来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还对百年后的二月乃至十月革命,都影响深远。列宁也将其称为“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 普希金为了纪念愿意一同随丈夫流放至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妻子,写下了名著《波尔塔瓦》 或许是因为题材缘故,电影耗资10亿卢比,虽然相比前几年《维京:王者之战》的12亿,和《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的16亿,少了不少预算。但依然算的上俄罗斯电影里数一数二的大片。 而安德烈导演用重金砸出来的这部电影,最明显的观感,就是宏大,细腻,以及真实。电影近乎全程实拍。为了让电影中“十二月党人”练兵时背景里的房屋更加真实。安德烈要求电影团队按照史书中的真实比例,建造了一个完整,包含一切19世纪生活用品,可以正常生活的俄国乡村。为了让道具更加真实,团队找到了继承俄国当年传统织布工艺的工厂和匠人,手工制作了多达6种,共计500多件的大衣。而枪械道具,更是按照博物馆文物的样式,完全复制了1806年拿破仑时期的12磅枪。并且无论群演还是主演,都要进行特殊培训,以使观众再看电影时,不会感到违和感,仿佛真正的进入了那个时代。 电影的服化道十分考究 这并非是安德烈第一次对电影中的历史细节如此考究。之前在《维京:王者之战》与《无畏上将高尔查克》中,安德烈就在维京胡须和白军服饰上,展现出了对还原历史时代特征和场景细节近乎极致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安德烈可以称得上俄罗斯版的诺兰。 而除了服化道之外,《救国同盟》与其他历史片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导演对历史故事的深挖。让习惯于主打宏观视角,大时代下“史诗感”的历史电影,更具个人感情。用戏剧化的故事,巧妙的展现历史不可更改的宿命感。同时也让时代下的人物本身的情感更加强烈。比如电影开头,拿破仑在视察法国希克斯寄宿学校时,导演就用一段颇具戏剧感的对话,展现了主角谢尔盖的性格,隐射了他将来的命运。 拿破仑问:“伏尔泰说,自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此时的拿破仑正处于巅峰时期,作为铁蹄踏遍欧洲的皇帝,没有人不畏惧他。 但谢尔盖却回答:“我不同意,陛下,自由,应当是每个人都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 拿破仑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眼前这位年级轻轻的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同意你说的,但你要明白,在遵循自己的意愿前,首先得知道这意愿是什么。你说的自由,伟大而稀有。惊讶转为欣慰,他赞许了这位不卑不亢的学生。 “是的,古人说,一个民族,哪怕出生一个自由的人——那这个民族就是伟大的。” “我们法国人是伟大的吗?” “是的,但我是俄国人。”谢尔盖是俄罗斯大使的孩子,但在法国学校中,他的算数,演说,还有拉丁文,都是最好的。而此刻,他的勇气也如此。 “希望我的儿子以后能像你一样。” 这段精彩的辩论,或许是导演杜撰的传言,或许是真正记载与史书的历史。但无论是真是假,电影用两个人物,几段对白,就展现了“十二月党人”在之后的革命中,对自由的追求与理解。以及韵味悠长,对历史戏谑的探讨空间。而这样颇具意味,或有趣,或讽刺,或隐喻的对白与台词,贯穿全篇。 电影中颇具深意的台词往往紧接情节的转变,有一种舞台剧的美感。比如沙皇亚历山大猝死的桥段。 谈到法国大革命时,这群接受了启蒙思想,由俄国贵族军官组成的革命团体,会对自己嘲讽一番。 “法国贵族都处以绞刑,要是像法国那样,在坐的各位也会被吊死。” 商讨革命方案时,无法超越的阶级局限,又让他们在革命所需的牺牲和流血前徘徊。 “你只是想胜利,还是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胜利的英雄。” 而在革命计划泄露后,尊严与勇气,却能让他们直面死亡与审判时说出: “自古革命未有流血者,今日请自我殆。” 故事由人物构筑,而人物则由表演与台词塑造。《救国同盟》中的演员并不都是影帝,但几位主角的演绎也可圈可点。拿破仑开场时表情微妙的变化,尼古拉在广场前对峙的威严,以及起义军军官遭到炮击后的恐慌与恍惚,都极具表现力。 而对白中那些颇具“设计感”的台词,虽然总给人一种,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无论是“十二月党人”还是沙皇,都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场合,说着特定的台词感觉。但同时也体现了导演乃至当今世界的俄国社会,对沙皇俄国时期,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内外交困的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批判。 但同时也因为导演在其中参杂了过多的主观刻画,让整部电影无论是在评分还是在评价上并不客观,仅仅维持在7点多分的及格线,和它制作精良的画面与音乐形成明显的反差。毕竟如果不追求展示客观,那就无法避免被其他人的主观裹挟,尤其是对一部历史电影而言。 一段历史如果说历史是真相的延续,那历史电影可能是真相是倒影。可以依照他描绘出事件本来的面貌,也可以改变光线来源,将本尊解读成另一种摸样。方法与方向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而《救国同盟》对“十二月党人”的解读。便如同美国与俄罗斯各拍的《切尔诺贝利》剧集一样,因评价者所处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不同,陷入意识形态争吵的漩涡中。 其中之一,便是美化沙皇。 对于尼古拉来说,勇气,铁血,与仁慈,是电影贴给他的标签。在“十二月党人”起义时,他临危不乱,站在国会前向民众演讲,调兵遣将阻止革命,是勇气。与革命军对峙,毫不犹豫的朝俄国士兵开火,是铁血。镇压革命后,只对五名革命者施行绞刑,并在之后赦免谢尔盖让其恢复贵族权力,以及从此往后从政三十年内再未判决过死刑,是仁慈。 电影中的尼古拉一直是一副威严伟岸的形象,不由得让人敬佩。 《救国同盟》从侧面角度,似乎展现出一个无畏,铁血但又体恤民情,泾渭分明的沙皇形象。但现实中却并不如此。虽然尼古拉在从政时一直保持者军人的勤奋,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达到16至18小时。但却是一位极端的独裁者,他设立秘密警察,任用军人做行政官员,削弱大臣会议。在如军队一般铁一样的管理制度下,却任由腐败肆虐。从政三十年内,除了巩固皇权外,尼古拉没有让俄国前进一步。 而这些,电影都未展现。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一部历史电影,却没有完全展现历史的真相? 这就得看对于当下的俄罗斯,到底怎样的历史,才算真相?是在《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中,那个被多次平反,抵抗苏维埃红军的白军领袖高尔察克所举的俄罗斯民族大旗。还是《救国同盟》中,无论是尼古拉还是“十二月党人”口中,所多次提到和影射的“意识对抗”。俄罗斯早已不是苏联,但即使放弃了共产主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也依然无法被西方世界接纳,更不要提被西方世界制裁后,俄罗斯凄惨但又无可奈何的生存处境。内忧外患下,能勉强维持住国家信念,将广阔土地上的人们聚拢的唯一方式,便是强调民族主义。 二月革命时第一个向临时政府投降的俄国将领高尔查克,在电影中被塑造成民族英雄。 在这种状况下,对于历史的解读,不免遮上一层政治滤镜。而滤镜之下,既不分对错,也不辩真伪。毕竟,这或许也只是历史的一环而已。 其实就算不看如今的现实,就只着眼于电影中的历史。沙皇继位背后的暗潮涌动,也同样意味深长。 尼古拉继任之前,曾经放弃过一次皇位。前任沙皇,亚历山大突然猝死,让本已钦定好尼古拉为继承人的密诏,未能按时公布。于是在皇宫内部的权力争斗中,握有兵权的近卫军总督擅自按下密诏,胁迫教会与国会,公开支持尼古拉的哥哥康斯坦丁。 在总督眼中,“软弱”的近卫队长尼古拉,远不如他身为波兰将军的哥哥有资格坐上沙皇的皇位。因此尼古拉不得不暂时放弃皇位,公开向远在华沙的哥哥效忠。 然而没想到的是,身处波兰的康斯坦丁,也在同时,向尼古拉宣誓效忠。小时候见过父亲因政治被刺杀的他,恐惧皇位,而不愿意回国继任。 华沙和圣彼得堡相距几千公里,在书信往来的延迟中,互相宣誓的闹剧持续了十多天。而这则给了“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机会。 他们运用信息差,“欺骗”了手下的士兵,而带领革命的领导人临阵脱逃,葬送的不仅是革命胜利,还有无数人的生命。他们伟大,勇敢,但同样无知,懦弱。他们是否是英雄,只取决于人们用什么角度看他们。 所以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是真实发生过,记载于史书中的事。也许是在大众语境下,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或多种评论。也许是艺术加工过,但给予我们正向思考,引导社会进步的故事。也许是不参杂意识形态,政治主张的结论。 但也可能,所谓的“真相”,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里,只能被宇宙和时间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