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地凉中有补,宜清实火,虚火禁用

 昵称65820384 2023-03-30 发布于河南

有人问:生地是通过凉血来止血的,因此生地是救死的妙药。我看世人都服用生地来止血,因为不敢长期使用,于是改用其他药,但仍然继续吐血,一旦服用生地,血又止住了,为什么说生地不适宜久服呢?

服生地止血之后,改用其他药,又继续吐血,不是不用生地的缘故,是因为改用的药不合适。

止血之后,不可可以不补血,然而补血又是非常困难的。补血的药,性质没有不温的,但吐血之后,又最忌讳温药,是因为温热性质的药会导致血液沸腾。

补血的药,又没有不动气的,但吐血之后,又最忌动气,因为浮动的气息又会催迫血液动荡。

那么用生地止血后,应当用什么药来善后呢?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麦冬,就会平而不热,静而不动,服用后水往上升而火往下降,就不会有复发的担忧了。

有人疑惑:生地虽然性凉,但不会有多凉,用来治虚热的病,似乎是合适的,为什么这么严格地禁止长期使用呢?

他们不知道生地的凉,不但会沁入胃中,还会沁入脾中,不但会沁入脾中,还会沁入肾中。因此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肾,往往会导致大瘕之泻(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不能不谨慎使用。

有人疑惑:生地止血效果极神,而且泻中有补,似乎可以与元参之类并驾齐驱啊。

元参尚且可以重用,生地却只适宜轻用。因为生地有沉阴的性质,凉血是它的特长,退火是它的短处,不比元参既能退浮游之火,又能滋枯涸之水。生地凉血,那么血虽然止住了,却不能通行顺畅。生地不能退火,那么火想要上炎就难以平定,久而久之,火气往上升腾,血也会随之沸腾了。

有人疑惑:生地寒凉,可以止血,是因为血得到寒凉才止住,还是血得到补益而止住呢?

熟地凉中有补,血因得到凉气而止住,也因得到补益而止住。因为血不凉,就不能遏止它上炎的趋势,血得不到补益,也不能投好它相济的特点。因此生地之所以能够发挥止血的功效,正是因为它凉中有补。

有人疑惑:生地清肺部和肝部的热,肺和肝都属阴,补阴就不可能快速奏效,自然应该久服才可以,为什么说生地只可以暂时使用而不可以经常服用呢?

生地清肺和肝的热,也只是清一时的热罢了。肺和肝的火气,初起时多属实火,病久了多属虚火。生地清初起的热气,热就会变为寒;清久病的热气,就会热上加热。因为实火得到寒凉就会消解,而虚火得到寒凉就会旺盛起来。因此生地只可以暂用一时,不可以长期服用。

资料来源:《本草新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