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骑行

 盐渎苏迅 2023-03-30 发布于江苏

▲  原创摄影  
我有过两次长途骑行,单次全程约80公里,都是在读大学时完成的。两次骑行都是从学校到家,一次在放寒假时,一次在放暑假时,伴着我两次骑行的都是我那辆老旧的“山地车”。
为什么骑行?记得当时和舍友是想体验一下长途骑行的感觉,也锻炼一下意志与毅力。时至今日,我的意志和毅力均未见增长,“拖延症与“懒散症甚至还蛮重,但那时我的骑行应该是基于这一目的的。在妻的记忆中却不是这样,她认为我骑行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回家的旅费了。事实上,骑行前我身上的钱确实不够买一张回家的车票了。到底是因为想骑行而花光了钱,还是花光了钱而骑行,谁还记得那么清楚呢?若干年前的事了,但冬日骑行过程中的种种却是记忆犹新的。
出发前的最后一刻,舍友退缩了。我没有犹豫,打理好行囊,按原定计划出发。
出发总是美丽的。带着一丝丝兴奋与憧憬,跨上自行车,踏上回家的骑行路。早晨6点多钟的城市路上,人和车相对不多,空气难得有点清新的味道,骑行其间甚是惬意。
无数次一脚踩下去,一脚抬起来,渐渐地骑到了郊区,人和车越来越少,孤独感油然而生。好在内心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
失去高楼大厦的庇护,风逐渐猖狂起来,像是调笑我一般,呼啸着迎面而来,把我的鼻子拍打的红红的、冷冷的,跑进我的嘴里差点把我的呼吸噎回去,钻进衣领里倒是让我舒缓了点湿热的感觉。脚踏越来越重,我想,如果车上装上了电动系统该多好啊,如果坐公共汽车的话应该过一半路程了吧,如果有个同伴一起骑行或许时间会过得快点,如果……
咔咔,脚上忽然使不上力了,车随着惯性向前走,一定是“掉链子了。带着手套装链条十分笨拙,不得不拿下手套操作。装好链条,手也僵了,在路上蹦跳着,将手放在嘴边呵着,暖意有点回升。骑行,原来并不全是美好。老旧的自行车,迎风用力一点就可能掉链子,一路骑,一路装链条。我想,人生,或许也像这骑行一样,“掉链子”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路还得走下去,到家一定把这该死的链条好好整一整。
骑行大约三个多小时,肚子不停发出抗议,寒冷从头和脚向身体上侵袭,气力逐渐消失,车轮滚动的速度慢了许多,到路边小吃店吃碗面条再出发吧。吃着碗中的面条,看着自行车,想起高中与同学“挥斥方遒”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一名农民企业家的场景,宛然一笑。畅想了,也行动了,我高考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农业大学。遗憾地是,那是一所本一院校,我没能考上,阴差阳错考取了师范。哪条路都不一定好走,走好选择的路吧。现在看来,读师范投身教育也是不错的选择,我感觉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份事业。
精力回升了不少,继续出发,路却愈发难走。前方修路,阵风吹得层沙起,我不得不虚巴着眼睛,乘风小些的时候加把力骑快点,以尽快通过这段路。也许是因为修路和临近中午时分,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骑行了一段时间只遇到两个年长的工人共骑着一辆自行车。骑车的师傅超越到我的前面,忽然放缓了骑行的速度,回头看着我笑。“是笑我骑得太慢吗?”这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拿出全身的力气飞快地骑了起来,很快超越他们俩一段距离,放缓骑行速度,回头也朝他们笑了笑。骑不动了,好在两位并没有同我继续比试的意思。
到离家的最后一个镇,力气快要耗尽,感觉要瘫了。推着车走会,看到往返我们乡和这个镇的班车,真想坐上去,摸摸口袋,钱刚好够。“坐车?”“不坐!快到家了。”头脑中的“他们”激烈地交锋着。人啊,没有路的时候,心里会彷徨;路多的时候,心里又会迷失。牙一咬,不坐,还有10几公里路,坚持一下就到家了,不可以功亏一篑。
中午12点多钟,终于到家了。家人们惊讶极了,边问我怎么回事,边打水给我洗头脸,拿衣服给我换。照镜子一看,我咧嘴一笑,原来工地上两位师傅不是要同我比试脚力,而是在笑我的“妆容”:从头到脚被一层黄沙土包裹着,这时候如果摆个姿势有点活人雕塑的样子呢。
“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骑行路越长,孤独感越浓烈,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自已与自己对话,探寻自我,不气馁,有召唤,向着自由与前途进发。

▲  原创摄影  

盐渎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