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云间】陈浩:程十发的清代山水收藏与其清画史观的自我建构

 zdjphoto 2023-03-30 发布于上海

下之近现代书画家个案研究,或囿于时间之短近,或囿于研究之轻重,学界往往多重其新创,而少谈其收藏与鉴古。然而就此一时代之书画史而言,对画家之古代收藏施以研究,实为一不可或缺之环节。大抵书画家之古代收藏颇不同于单纯之古物家收藏,与古物家追求完备的系统性收藏不同的是,书画家所常偏重的,多是与其创作相关之偏好收藏,虽亦有序列,然更多呈现的是性情之好。故而书画家的古代收藏研究,在探求其与古代大师之谱系关联外,诸如画人个性之自塑、古人画法之借取、个人画风之嬗变等,似皆可借其收藏而一窥原委。程十发之古代收藏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

图片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图 (上海中国画院藏)

程十发的古代收藏约可分作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四类,其中尤以山水与人物为多。对此的研究,也循此四类依次展开。又因山水为程十发绘画蒙学之起步,故而其古代山水收藏研究亦成为首选。为尽可能多地挖掘程十发与其古代山水收藏的关联,又可依朝代和流派,分作元明清三期推进。我们的做法是以其与松江的关联性,选择了三个标题,即:重回松江、松江清远、云间流音。元明两朝之山水收藏,已有相应的图文研究集加以诠释,此处则专注其清代山水画收藏之探讨。

图片

清 王鉴  秋山图 (程十发艺术馆藏)

在程十发所藏的78件清代书画中,山水画作品有21件(其中包括部分我们时代中人所热衷的园林题材作品),涉及的画家主要有清六家中的王鉴、王翚、恽寿平、吴历,四僧中的石涛、八大,遗民画家戴本孝,宣城派的梅清,扬州画派中的高翔、罗聘、华岩、闵贞等,此外还有晚清人物画家改琦的山水画。这是我们目前已知且可看到的程十发清代山水收藏,但从相关文献得知,程十发经手、经眼、题跋、论及的清代山水或许更多。

图片

清 王翚  仿大痴良常山馆图 (上海中国画院藏)

图片

清 恽寿平  霜满花繁图 (上海中国画院藏)

若以山水为核心来论程十发的这批收藏,大体可得如下两个观感。一是程十发颇重视对清代主流山水画派画家作品的收藏,其清六家中的王翚与四僧中石涛、八大的作品都不少于两件,其数量明显高于程氏收藏中的其他清代画家,他的这一收藏偏重,除去收藏过程中的偶然性外,是颇类于他对明代董其昌、陈洪绶等人作品的收藏偏重的。一般而言,对历史经代而下重要画家的作品收藏,体现的是一位后代画家对既往画史经典的熟稔与偏好,同时也是基于其创作经验基础上,对山水画主流画家作品的自我认知。二是程十发对山水人物花鸟兼善之清代画家格外地重视,在程十发的清代山水画收藏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以山水为主的清四王、戴本孝、梅清等外,其余画家皆是于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等类或兼其二或兼其三乃至五类兼而能之的,这一类收藏虽然每位画作仅或一件,但涉及画家的数量不在少数,这批收藏几乎占据了程氏清代山水画收藏的一大半,这其中尤以扬州画派的诸家为夥,另外,他还会特意收藏偶作山水画的其他画科的画家如改琦。

图片

清 高翔  弹指阁图 (程十发艺术馆藏)

图片

清 华喦 抱瑟仕女图 (上海中国画院藏)

图片

清  改琦  陶庵紫藤图 (程十发艺术馆藏)

既往的学者在谈及程十发古代收藏时,多言及其收藏与创作的互补关系,偏重程十发在学养、审美、情韵上对古人的吸取,但甚少涉及程十发在收藏过程中对古画史观的自我建构。这里试对程十发的清画史观做一探讨,归为三点,以佐证与其清画收藏的关联。

首先,程十发对董其昌文人画史脉络的丰富与自我建构。董其昌所确立的以山水画为核心的文人画传统及“南北宗”论,是明末以降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和实践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有清一代的绘画几乎都受董氏的影响。程十发虽然对董氏南北分宗之说及文人画观点持一定的否定态度,但他对董氏之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主流方向及董氏画学的后世影响是认可的,并且他依据自己的收藏与鉴古,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强化。程十发曾在多个场合讲授过中国画史,其中有一个他经常会提及的观点,即中国画发展到了清代出现了对董氏画学的正向继承与反向继承的问题,他认为清初的画坛在董氏之后出现了两个人系统,一个是以彰显画家个性为特征的石涛、八大、渐江、髡残四位画僧,他们早年皆从董氏出,另一个是继承董其昌立志复古以振兴画坛的“四王”。这里他将清初正统派四王体系与野逸派四僧体系都统一到了董氏画学门下。不仅于此,他还认为安徽新安诸家如萧云从、梅清等人,也是继承了“华亭法乳”(1986年题萧云从山水)复再上追元四家的。而对于昔人所言之“金陵画风舶自云间”,他也找到几件不常为人注意的明末清初画家王建章的山水,在题跋中认为其画“风华隽秀”“逼似高蔚生(高岑),有华亭过渡石城之象”,并专门考证出王建章“亦为思白(董其昌)门下”。(题《王仲初山水册》(1965年))

图片

1961年程十发题签之珂罗版《王仲初山水册》

图片

1965年程十发题跋之珂罗版《王仲初山水册》

其次,程十发对基于创作者真情实感基础上的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绘画基本功的看重。程十发在1979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曾谈及如何培养绘画基本功的问题,他认为“现在我说的基本功,不是常说的基本技法、手段,而是培养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技法的两者结合。这是很不容易办到,但却是基本功的重要方面。”(“学习传统与练习基本功:中国画人物线描水墨技法经验随笔”)将创作者的感情与技法并列,这是程十发对当代中国画发展重形式而轻内容的一种纠偏,而要将内容与形式并重,无疑又与他长久以来一直主张的中国画不分科的观点相应和,他曾言:“从国画方面说,是否要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如今天我要借人物来表达我的感情时,人物便在我的画面上表现,明天我觉得用风景山水来表达我的感情较合适时,我就画风景山水。这和作诗一样,所不同的是,绘画只不过借形象来抒发感情罢了。”(《程十发书画》)从中不难发现,在基本功这一话题的认知上,程十发始终强调作者主观感情在基本功训练中的主要地位,及其与技法训练、形象塑造三者中不可或缺的平衡性,这也是老辈艺术家所重视而常被我辈所忽略的地方,同时,他的这段话也印证了上文所说他在收藏上剑走偏锋关注极具综合性才能的画家作品的原因。此外,程十发进而认为基本功还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写实,通过你的眼睛和手,正确地把物象描写出来;还有另一面,就是把你想象的东西,通过你的手充分地描写出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中国画的基础课。”他这里所说的写实,从某种层面上而言,也是对董其昌文人画理论忽视基本功训练的一种否定,而对清代四王一路以整合复盘古人技法并结合实际山水写生的复古振兴做法的一种肯定,而他这里所说的想象力,则又在写实基础之上,肯定了作者主观想象在技法训练中的能动性。应当说,将写实基础与想象力训练相结合,是程十发对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基本功训练的独特认知,而清初四王体系与四僧体系的两个不同面向,恰好为他的这一观点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注解。

图片

1949年程十发题跋之珂罗版《八大山人小品画册》

图片

1949年程十发题跋之珂罗版《石涛山水画册》

图片

清  石涛  深林幽居图 (上海中国画院藏)

再次,程十发对清代山水画家袭古、复古与独创的倾向性认知。这种认知集中体现在他对清代四王与四僧的点评上,他认为清四僧虽然早年都是董其昌的崇拜者,但他们“更注重表现画家的个性,反对抄袭古人的外表”,而对清四王虽然“继承了董其昌的以复古来振兴画坛的一面”,但有可能“忽视了画家的生活感受和个人独创性。”(“中国画简介讲课稿之一”)程十发的这一观点,一方面有他对董其昌南北宗与文人画观点后世影响的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或许更和他自己追求拙朴奇崛的创作倾向相关。我们知道,程十发的艺术思想里面是有着不同常理的奇崛与反向思维的一面,他常常喜好追求与人不一样的各种尝试。虽然他也说“千家万法镕成我”,但他笔下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则是颇为另类与特别的,这不论体现在他在题材、构图、立意、笔法、敷彩等方面,也体现在他极具禅家玄机的艺术创作思想里。而在程十发的清画史观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他对石涛、八大乃至扬州画派诸家的倾向性认同上,这可见于他1962年自刻的一枚斋名章,云“供养白阳、青藤、老莲、新罗、清湘、吉金、八大、两峰之室”,其中的新罗、清湘、吉金、八大、两峰皆为清代画家。另外,从他1949年对珂罗版《八大山人小品画册》《石涛山水画册》的题跋上,我们也能略见其倾向,如他题八大画册中有“古木隐茅亭,秋同似有声。前身黄子久,再世倪云林。”程十发所藏八大山水一件在构图与母题上即与其所题画册中一页颇为类似。而他题石涛画册的则更多,如“石涛和尚六页,前三页的为真迹精品,后三页为今人伎俩,墨色题字多不类,印之平亦伪。己丑元月,十发居士拾之书于印造斋中。”“清湘用笔,师长公偃笔侧锋,伪者乃用卧笔偏锋。偃笔画出变化而多韵,偏卧笔画出少变化而薄真。”“学石涛的石头,会把石头笔法用到衣纹上去,主体感强,生动,笔调变化丰富。”(《程十发书画》)“石涛强调’我有我法’,但他也是消化了古人的东西,从他的作品中还能找出他所学习的对象,如元四家等。”(《程十发谈画录》)等,则多为对石涛画作的评鉴与借取。可以看出,他对石涛、八大的研究是颇为久远且下了较大功力的。

图片

程十发“供养人”朱文印

概而言之,从程十发的清画收藏及其对清人的品评中,我们约略可以看出他的收藏倾向及其清画史观的大体形貌。这一有关其清画收藏的梳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整个展览的策划思路,即通过程十发的清代山水画收藏,还原其清画史观的序列与框架,并从其与古代大师的关联角度,重新审视并归纳出古今画家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共同与个性。

 
陈浩
程十发艺术馆副研究馆员、艺术史与艺术博物馆学博士


程馆简介

程十发艺术馆于2009年4月开馆,为上海市松江区文化旅游局下属的公益性全民文化事业单位。是以书画艺术的典藏、展示、研究、教育与传播为主体的小型书画艺术馆。

工作宗旨与学术定位:

以程十发书画艺术为中心,具体分为三个圈层:1.以程十发书画展示研究为中心,完善馆主艺术人生各节点的文献挖掘,着力馆主研究及展览;2.挖掘整理与松江历史文脉相关的文化艺术名家的研究及展示,策划与馆主相关的同时代画家联合研究及展览,策划馆主后裔及弟子的研究及展览;3.策划与程十发艺术思想相一致的中华优秀书画家艺术展示和研讨,邀请上海及全国知名书画家的个展、联展与交流展,同时开设名家讲座、研讨、出版文献册等。并以此为基础上,搭建艺术人文平台,拓展以传统文化传承与书画艺术传播为主的各类公共教育项目。

获国家级奖项及入选馆藏精品展出季展项:

1、“明·朱舜水书信展暨中日当代(松江·柳川)书法作品展”获得国家文化部201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2、“散锋简笔 海派菁华——程十发笔墨艺术文献展(1940-2007)”入选国家文化部2014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3、“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家、设计家雷圭元作品展”获得国家文化部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项目。并列入文旅部的《全国美术馆优秀策展案例选编》。


联系我们

 021-57720280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458号
csfysg@163.com

扫一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