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升级心智模型了

 莫为天下先 2023-03-31 发布于湖南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脑力劳动,相比前现代社会,对大脑的依赖越来越重。如果说大脑是我们思考的硬件,那么心智就是思考的软件。心智会根据所摄取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反馈,指导我们做出各种应对策略。然后整合信息、反馈和应对策略,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念与规则,构建出一套关于世界的认知框架。
大多数人会使用大脑来谋生,但是相比于其它,我们对大脑以及心智的了解并没有多一些,对它们的很多认知还停留在以前,被各种传统观念所束缚。这些认知可能会造成效率低下,难以改掉坏习惯和保持好习惯。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大脑与心智,安装心智模块与模型。
动力 - 阻力
动力是我们倾向于行动的意愿以及能够做到这个行为的能力,阻力就是各种拦路虎。当动力超过阻力时,我们就会倾向于行动,行为就会发生。很多坏习惯容易形成且难以戒除,就是因为动力太强,阻力太小。比如说刷短视频,我们本身就有很强的娱乐意愿,而且产品设计得也非常方便,只要通过上滑下滑就能轻易获得各种感官刺激。这些易得的短期反馈还会拉高我们的阈值,让我们陷入一种空虚感,处于一种一直在寻求满足却不得的状态。有时候我们明明对短视频已经失去兴趣,但还是机械地一直上滑下滑,就是因为阈值的提高导致我们更喜欢追求短期反馈,总是希望下一个就会是更大的快乐,这个行为太容易发生,几乎没有阻力。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减少动力增加阻力来阻止这个行为发生,比如说追求更高级的快乐;变被动探索为主动搜索,设定一个主题,只看这个主题相关的,并且写一些感受;给每次的娱乐时间设置一个限制,时间一到就停止。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明明有很强的锻炼动力,就因为要铺瑜伽垫或者换一双跑步鞋,这次锻炼就可能被取消,一点点阻力就会导致行为不发生。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提出过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理论认为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当成功的回报远远高于失败的损失时,这个行为才会更容易发生,否则就倾向于不发生以避免失败带来的损失。如果把动力定义为一种收益,阻力定义为一种损失,那么可以发现只有当动力远远超过阻力时,行为才会更容易发生。阻力增大时,所需的动力就需要成倍增加,所以我倾向于认为通过减少阻力更能促成行为的发生。把瑜伽垫一直铺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而不是用完就收起来,出门就穿跑步鞋,想跑的时候就立马跑几步。改变坏习惯也是,增加阻力更能阻止行为的发生。
我认为动力如果只是刚超过阻力,就需要使用一定的精力才能使行为发生,或者说需要强迫它发生。很多地方会使用意志力,L先生已经在书中说明,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志力是无限的话,它就是无限的,而且意志力是否存在也很可疑。因此,我在此使用比较通常的精力,或者说疲劳度。法官在午饭前会做出相对严格的判决,而午饭后又会相对宽松,这可能仅仅是因为工作一上午后用脑疲劳了,然后经过午休,大脑恢复了精力。阻力越大时,要么具有远超阻力的动力,要么使用大量的精力,才会使行为发生。当阻力很小的时候,只需要很少的动力,或者使用少量的精力,行为就会发生。面对一个大任务时,我们常常踌躇不前、犹豫不定。大任务意味着繁琐的过程,要跟很多人沟通,需要非常长的耗时,一想到这些,就意味着非常大的阻力,而完成这个任务带来的效用远远无法激励我们行动,且这个回报是在非常久远的未来,随着时间消逝,动力会逐步减少。当把大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小任务,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阶段的结果。当我们面对某个小任务时,清晰的结果能明确的提供动力,而且阻力会很小,并且在完成一个小任务后还能带来自我效能感,激励我们去完成其他小任务。
福格提出的微习惯认为它有5个好处。第一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第二可以立刻开始改变,第三不需要担心会失败,第四一样能吃掉“大鲸鱼”,第五不需要依赖动机或意志力也能做到。当把习惯分解到最小步骤后,它就是一个微小的行为,面临的阻力就非常非常小,执行过程变得很灵活,内心抵抗变得微弱,没有任何情绪风险,最重要的是完成它能给我们一种胜任感。很多时候我们怕的就是开始,开始了就发现一些都挺顺利的,然后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心智的四个底层原理分别是节能、稳定、预测以及反馈。而习惯是一个行为有规律地重复发生的过程,养成习惯后这个行为变得熟练,也就变得节能,有规律则意味着稳定,而微习惯能让心智立马预测出结果,完成微习惯可以给心智一个良好的反馈。
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来增加动力减少阻力,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希望保持稳定的工作流程,不要出现任何意外,即使出了意外也尽量用旧办法解决,而是把工作中出现的意外当成一个挑战,这意味着我又有机会尝试新方法,应用新思维、新模型了,来检验下最近的学习所得。把生活当成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游戏过程,任何事都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养料,重点不是我可能会失败,而是我能从中榨取到什么经验。生活永远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培养大脑习惯变化,当遇到新的场景和挑战时,能更快地适应,能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边界。
一…就…
福格行为ABC三步骤,即锚点时刻(Anchor),提醒你去执行新的微行为的关键时点;新的微行为(Behavior),锚点出现后立刻去执行的微行为;即时庆祝(Celebration),完成新的微行为后要立刻庆祝。从而构建了微习惯配方,在我A……我会B……为了让大脑牢记这个习惯,我要立即C……。福格行为模型「 B=MAP 」认为,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behavior)才会发生。没有提示行为就不会发生,提示可以分三种,分别是人物提示、情境提示及行动提示,饿了要吃东西是一种人物提示,APP通知后拿起手机是一种情境提示,上完厕所后洗下手就是一种行动提示。习惯养成侧重使用行动提示,养成习惯最重要的是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当习惯内化到我们的生活中时,一个行动就会像钩子一样勾出一连串的行为。人类的天性决定了我们无法长期坚持做令自己痛苦的事情,而庆祝可以让心智觉得我们做这件事是快乐的,从而将这个习惯与快乐绑定,而不是与痛苦绑定。庆祝可以被视为一种奖励,获得奖励时,大脑会非常迅速地释放和处理多巴胺,从而激活奖赏回路。让我们有动机、有能力且快乐地长期保持这个习惯。
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模型,用新习惯去替代旧的坏习惯,比如原本是,在工作中,一接完电话,我就会顺手玩会手机,看看各个APP中有没有什么新信息。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接完电话,我就起身喝点水。替代不一定马上就能成功,需要试错、优化、总结与迭代,找到真正合适的替代组合。我们也可以用更好的习惯去替代好习惯,用跑步替代散步,用输出替代输入,一步一步地让生活更加完美。好的生活方式永远是一点一滴、慢慢地养成的,不是哪天突然就到来的。大脑有对稳定的需求,如果突然改变,它会适应不了,急于回归原来的状态。我们需要引导大脑,把好的习惯慢慢地内化到生活中,让生活重回一种新的更加健康的稳定状态,并且就这样固定下来。用自律、意志力来强行约束自己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这些做法只是注重表面上的行为表现,没有触及深层次系统的生活模式的改变。
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将某些地点与特定的行为联系起来。例如,酒吧是吃酒的地方,餐馆是吃饭的地方,图书馆是安静看书的地方。现在很流行居家办公,但是大多数人在家办公效率都非常低,因为什么呢?因为大脑已经把在家跟休息绑定在了一起,在家就很难进入办公的状态,大脑对在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休闲,就是平常睡懒觉,躺沙发上懒洋洋地看电视。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常见的当然是出门找一个咖啡馆办公。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重新设计房子的区域功能来避免这种情况,比如说把书房当作学习办公的地方,进了书房就不再干其他事情,只干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事情;比如说沙发是休息看电视的地方,那就避免在沙发上阅读,在休息的地方阅读会效率低下。很多人说我没这条件啊,出租房就那么点大,没关系,虽然效果会差一点,但是将一个桌子,一块小区域变成专属后同样会有这种效果,可以让你更容易进入工作或者学习的状态。如果有必要的话,就贴个类似“办公区域,请勿打扰”的牌子,给生活一个仪式感。我们可以用一……就……模型来强化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比如一给自己准备一杯咖啡,进入书房,就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在其他时间避免喝咖啡,久而久之,心智就会将咖啡、书房跟工作联系起来,做完这些行为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工作状态。
去创造,不要消费
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丰裕社会,很多商品唾手可得,包括各种信息。互联网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商家与买家的距离,买家在屏幕上动几下手指,过几天商品就来到了你的家中。各种各样的头条、APP推送向你推销着各种信息,吸引着你的兴趣,希望分享你的时间。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装备党,在网上看到别人玩摄影,就有了兴趣,就买了单反、一堆镜头、补光灯、滤镜片等等,说起各种器材参数如数家珍,但是对摄影技术的了解却基本为零,过了新鲜期后,这些装备要么吃灰,要么进了二手平台。互联网精心营造着一个个热点,露营、滑雪、飞盘,商家趁机做着各种营销,吸引大众入坑消费。新闻头条各种劲爆标题,一篇文章吃透一本书,10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涌现到你面前,希望你来消费点赞,它们自己也降低着摄取难度,让你可以无阻碍地一股脑儿吞下去。
大脑中有一条通路叫中脑-边缘通路,俗称奖赏回路,通过消费,大脑会分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然后多巴胺就会激活这条通路,让大脑更渴望上述行为。多巴胺调节的只是行为的动机强度,而不是快乐水平,也就是说很多行为虽然动机很强,但并不会感到特别快乐。还有就是通过单一行为刺激多巴胺分泌会不断拉高阈值,需要更多的刺激才会感到满足,然后才能停止该行为。原本只需要刷几分钟手机获取新消息就很满足了,然而随着阈值的提高,几分钟变成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变成了几个小时,最后发现离开手机就会非常难受,需要时不时地刷下手机。并且这还会让你更加没有意愿去行动,没有动力去改变,走出消费这个温柔环抱。
如果说快乐可以分级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层级。最低级的快乐就是短时间内给你快感和愉悦感,让你沉溺于这种短期反馈,难以从这种唾手可得的快乐中抽离出来。它会不断拉高你的阈值,随着易得乐趣的消失,被动地去追求新的更刺激的娱乐方式,大部分消费级的娱乐都属于这个级别。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一种长期的胜任感、满足感、归属感。掌握了新技巧、学会了新菜式、发现了新规律、工作总结出了新流程等等,这些能让你稳步前进,离自己的目标能更近一步,可以让你渡过充实的一天。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感、成就感。创造、给予、帮助、联结,这些能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与世界产生联结,让你有一种生命存在的意义,它们是人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价值性活动大多都属于最高级的,它们跟我们的人生目标与意义绑定,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持续为我们提供成就感、愉悦感与动力,它们通常也是我们自身喜欢做的事情,它们带来了生命价值感与人生幸福感,我们会愿意花大量时间在这些事情上。从长期看,这些行动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接近想成为的人,从短期看,这些行动能让我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时间似乎瓦解、消失、不复存在。这些事情通常不是从天而降的,不是哪天突然就喜欢上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乐趣,继续钻研提高,逐渐变得熟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小的关卡,慢慢喜欢上了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能持续给我们提供动力,让我们更有动机继续做,并且不会像消费一样提高我们的阈值。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活动呢?我们可以每天留出一段黄金时间,让自己独处、思考与学习。思考一下,我的规划是什么?为了实现我的规划,我可以采取什么行动?如果你还没有任何规划,那么在每天的黄金时间里,好好地思考下这个问题:10年后,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就在每天的黄金时间里,积累经验、技能和作品,定期复盘下,自己是否离目标更近了一步。我们在做出一些行为时,可以思考这些行为是否有助于我们接近目标,如果能就去做它,这些目标感可以提高我们做出这些行为的动机,如果不能就尽量避免去做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