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堂如何科学的提问

 新用户1112AXS8 2023-04-01 发布于吉林

蒲城县双酒小学教师  权莲芝

 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提问,可以说提问是课堂的中心的环节。问题设的好,设的巧,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好的一堂课关键在于提问的艺术性,下面,我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例如:我在教授《慈母情深》时,就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哪件事让自己刻骨铭心,刚刚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愿意回答。有些同学说的很感人,有些同学甚至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就在学生沉浸于浓浓的母爱当中时,我顺理成章的引入到本课的学习。所以说“兴趣”就是催化剂,能为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提问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课堂提问如果找不准切入点,就会犯无的放矢,漫无目标的毛病,导致拖堂,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问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让学生在思考几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全文融会贯通。例如:我在教授《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时,我就打破常规,对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无需提问;对于情节的发展过程很简单,我也没有提问,我就停留在对这篇文章“情”的捕捉上。让学生细细品味课文中表现了怎样的情,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学生很快找出了伟大的母爱,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提问,那传达室老头、班里的同学、还有老师对王晓亮有没有爱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有,课讲到这里可以说对本文挖掘的很到位,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大爱无疆。由此可见一课当中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只需几个主要问题,就可以达到“牵一线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要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对立的事物都是相互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孔乙己》中的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与“的确”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就会明白:“大约”是没有人亲眼看见孔乙己死去,“的确”是根据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孔乙己是没有出路的。所以这两个词语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并且这样的问题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要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由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我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如何评价孔乙己这个人物?假如孔乙己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他的仕途应该是怎样的?学生马上思维就活跃了,各抒己见,有的褒孔乙己,有的贬孔乙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说的言之有理。更可喜的是通过提问让学生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明白了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总之,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的思维变的灵活了,同时还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收到了意外的收获。

  五、课堂.提问的主人要变为学生。按照惯例,一般上课都是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这样学生显得有点被动,如果每节课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探索的东西还很多,只有这样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