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宗义 || 教子树人(历尽苦难的母亲29)

 一床书759 2023-04-01 发布于陕西

家风,是家庭明晰哲理的父母长辈对孩子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非常重视的一种综合教育力量。是祖父母和父母辈几代人善于用自己的优良品质对儿女辈的影响和引导,经年累月长久熏陶感染迁移默化,是爷爷奶奶传给父母,父母传给儿女,儿女传给孙子孙女,子子孙孙不断濡染的家庭氛围,通过日常生活言行举止方方面面影响到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力量。

我们家也是书香门第,母亲知书达礼,经常把伯父讲给我们《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训子》《敬姜遗范》《项羽斫枝》《画狄教学》《凿壁偷光》《一把筷子》《岳云请愿》等有关教诲子女的故事精神尽可能引伸渗透到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以具体行动引导启发熏陶感染我们。因此,母亲经常说:“教娃娃学好,比学手艺更要紧”。用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的话说,就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母亲常说:成才的树不用扩(修剪),意思是:成才的人要严于律己,靠自己约束自己,管好自己,不要等着别人去管教。

一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说。就是今天网络上说的:3年学会说话,30年学会闭嘴。

我小时候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说话嘴快,出口最易伤人。后来有一位领导责怪我平常和人说话语言太过犀利,嘴像刀子一样让人接受不了,让听话的人回不过神,翻不过身。小时候,大伯父、二伯父经常强调要我慢慢说话,“话到口边留三分”。母亲就把伯父讲过这些别人家训中和书上的格言老话给我们常说常新:

“会说的人想着说,

不会说的抢着说”。

按伯父说的,“话将出口,三思为妙”。先想一想,话一出口,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会不会让别人产生误解?话有三说:

“会说不如巧说”,

“巧说不如好说”,

“好说不如不说”,

意思是一要讲技巧;二是想让人接受的话,必须注重态度和语气;三是不必要的话尽量不说,免得惹是非。

诗向会人吟,

不给牛弹琴”。

“应和君子吵一架,

不跟小人说句话”。

意思是说话要看对象。

“是非只为多开口,

烦恼皆因巧弄唇。

——意思是“沉默是金”。

二是管好自己的手,别人的东西不该拿的坚决不要拿。只要村里人说谁家的孩子手脚不忠,拿了别人家的东西,母亲都要提醒警示我们,坚决不许那样做。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经常给儿女“弹牙”。大概意思是,话说得多,说得狠,说得深透,说得滔滔不绝,像打机关枪一样,把牙齿当子弹一样打出来了。

我们兄弟姐妹只要有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做的很好,母亲就立刻给予赞扬和肯定、鼓励和启发,也就是后来教育家们肯定的“赏识教育”。

前面说过,母亲横下一条心,舍命供给宗海上高中、考大学,一定要让他龙虎榜上众魁元。在此前后,和普天下每一位母亲一样,对每一个儿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常言说:女人是:

跟着皇上当娘子,

跟着屠夫翻肠子。

我们的母亲,

培养子女是:

跟着二哥卖锅盖,

跟着三哥卖钉子,

先教大姐缠穗子,

再教三姐搓捻子。

二哥跟着大伯父学木匠,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大胆动手,在实践中摸索。先学会做箅子,做锅盖。母亲就很高兴地扛着箅子和锅盖,到林皋集会上去卖。三哥学铁匠,刚学会打(铸)钉子,母亲就背着钉子赶集上会。及时推销了产品,把商品变成了经济,收回了成本,也多少有点盈利。更重要的是对她儿子的有力支持和鼓舞,以此大大激发二哥、三哥学手艺的积极兴趣和热情。

有一次去集市上,正是春荒时节,大家手里都没钱,经济萧条,市场疲软,生意不景气。尤其箅子锅盖等木器,处于买方市场,人们手里有点钱,都是在“黑市”上讨价还价买粮食。家用器材能不买尽量不买。所以搁置半天没人问津,“贵贱卖不出去”。母亲只能寄放着,等下一次集会。第二次,第三次还是卖不出去,没有买家。为了不挫伤二哥的积极热情,不让二哥丧失信心,回家只说已经卖出去了。正常价格只能卖三块多钱,母亲就高兴的说卖了4块多好价钱。把钱拿出来数了再数。其实都是母亲卖布卖鞋的钱。

还有一次,一个人要买钉子,称好后一看包里钱不够,退出一半钉子,房也盖不起来,就和母亲商量,说,她家有几块铁,能不能挤兑成钉子钱款。母亲想,有铁也行,权当为人免费加工,让人把钉子拿走。过了几次集会,也没见那人送铁来。母亲也不在乎,把自己的钱垫上,以鼓舞儿子继续加油努力,不让儿子灰心。

三姐从小跟着母亲搓捻子纺线,缠穗子拐线,经机子打筒,纳鞋底织布,练就了针线活的童子功。十五六岁时,每天可织完8个棉线穗子,速度已经超过许多成年妇女。十八九岁,一天可织12个穗子,赶上了我大姐。大姐织布速度在村里前无古人,而后有来者,就是我的三姐。

“日月如梭”,是人们感叹时间飞快,形容太阳和月亮像织布梭子一样穿梭。现在年轻人没见过梭子怎样飞快,可以说,纬线梭子到三姐手里就像一只飞鸟,一条飞鱼,从织布机经线上下交口,左右穿梭,只见三姐右手把梭子先掀进去,滑一下,左手就接住了。脚一踏,手一搬,左手再掀进去,又像飞鸟在树林中穿梭,像飞鱼在流水里穿行。还没看清,右手又接住了。就那样,左右来回飞奔穿梭,快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还是看不清。三姐织布时,村里就有同龄人站在边上观摩,好像观看表演,看得惊叹、羡慕。当其她妇女坐在织布机上,一穿梭子,纱线可能就会撞断三根、两根,甚至十根八根,半晌将断头接不到一块,而三姐就是那样利利索索轻轻松松地织,从早到晚,很少出现断线故障。三姐出嫁以后,村里再没人一天能织12个线穗子,可谓后无来者。——这都是从小由母亲培养出来的,我们后来的每一点滴进步,都与母亲的教诲、诱导和悉心培养分不开。

用一位诗人的话说:母亲用纯朴的爱心,用辛劳的汗水,在家庭教育子女成才成人这块土地上耕耘收获,要让爱的种子在儿女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让儿女在人生的征途上春光无限,繁花万朵,让儿女们美好的理想长出翅膀,一路唱出优美的放歌!

日月如梭,成年后我们都能够自食其力,气昂昂地走在人生大道上,过日子讨生活谋生路各方面一步都不落在同龄人后面。说起来,感激不尽报答不完的当是费尽心血培养我们长大而历尽苦难的母亲。

 作者简介: 高宗义,陕西白水人,鲁迅文学院学员,《人民文学》创作班学员,韩城市退休干部,客居杭州市萧山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