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可视化

 求是1025 2023-04-01 发布于山东

数据可视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1987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B.H.麦考梅克等人编写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之中的可视化》,这个报告对数据可视化技术具有重大的奠基意义。此后,科学可视化概念、信息可视化概念先后被提出。

数据可视化主要面向大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平行坐标法、面像素法、图形法等直观地表达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获得数据内在的信息,从而对数据进行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主要步骤为: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过滤数据,挖掘数据,展示数据,对数据进行总结和人机交互。根据其可视化的原理不同,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划分为基于几何的技术、面向像素的技术、基于图标的技术、基于层次的技术、基于图像的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等。

数据可视化的主要特点:①交互性。用户可以方便地以交互的方式管理和开发数据。②多维性。可以看到表示对象或事件的数据的多个属性或变量,而数据可以按其每一维的值,将其分类、排序、组合和显示。③ 可视性。数据可以用图像、曲线、二维图形、三维体和动画来显示,并可对其模式和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

21世纪初期,数据可视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医学、工程技术、金融、通信、商业、油气勘探、生物分子学等领域。一些可视化软件相继出现,提高了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