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罗生门》悟育儿

 右左脑运动读书 2023-04-03 发布于湖南

教育孩子“善恶美丑”这是个问题。
赶在3月的最后一天,读完了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这本小说取材于今昔物语,以王朝末期荒凉的首都为舞台,描写人类为了生存而行恶的利己主义。
和读的上一本书《人间失格》一样,这本书呈现的也是一个艰难的人世间,书中通过一个个故事,在不经意间表露出人间的真实,读完之后让我从思想的挣扎中解脱出来,更加平静地接受自己经历的、从各个渠道接收到的那些自认为挫折和不幸的遭遇。
不自觉的,对书中一些描述,一次次对号入座了,常常觉得写的就是自己,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恶拎到了我的眼前,告诉我这没什么,善恶总是会同时存在于一个心里,对自己的一些龌龊思想,没必要感到羞耻、感到无地自容,正视它,那只不过是真实的自己,也是真实的每一个人而已。
“为了一个不知能否实现的愿望,人有时会付出一辈子的。而嘲笑他们愚蠢的人,毕竟只是人生中的过客而已。”
“他人的不幸,自然都是要表达同情心的,但是等到那些人想到什么办法摆脱这些不幸的时候,这边便不知怎的觉得不满足,若有所失起来。夸大一点儿说,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了敌意。”
“人们一旦听到了这不紧不慢的钟声,沐浴在明媚的阳光底下,心情就会立刻放松下来,既不想行善,也不想作恶了。”
“当人自以为战胜了诱惑的时候,哪里知道已经走进了圈套呢?”
“不管做什么,我只想做个人,正直的活下去。”
“不管原因何在,只要有人对我心怀恶意就会使我不愉快。”
“我的画也是一样的。既然开了个头,我也打算尽力画下去。”
“多多用功,别发脾气,好好忍耐。”
千人千面,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至于善恶,那只是别人心中的想法,根本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又何必去计较,去为之烦恼呢?
育儿的过程是焦虑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对这个世界有个正确的认识,能够积极面对。或者说是希望孩子能够认同自己所认同的,能够面对自己想要他们面对的。对于这种执念,读完这本书后,竟然一定程度上释然了。
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孩子们的脑袋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高度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不一定和我们一致,他们的三观,更加不可能完完全全把我们的复制过去,所以,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好了,我们该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些途径,估计他们不断地深入地去发掘,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让我精神上感到无比饥饿。把自己当成孩子,和孩子做朋友,陪孩子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