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阳春面”?有人找来一首宋词,想证明阳春面之名南宋就有了

 昵称503199 2023-04-04 发布于湖北

播报文章

悦华海音

2022-12-14 00:21山东金牌宠粉官,人力资源管理,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有自媒体推出一篇介绍阳春面的文章,将这“长三角一带最低调又最老牌的面条”介绍得颇为具体生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谙长三角一带的饮食文化。

阳春面

比方,对于阳春面名称的由来,作者是这样介绍的:

阳春面最早叫“清汤光”,因为清汤寡水,没有任何浇头,因而得名。这个名字终究不雅,而且口彩也不佳,于是就有文人脑袋一拍,想出了这风雅而又颇有故事的名号。

早年间,阳春面都是每碗10文铜线,在江浙沪一带,阴历10月,又被称“小阳春”,于是,便以这“阳春”代指10文钱的面……

这段文字不仅传达到位,而且又从容纡徐,很有文化味,让悦华非常钦佩。

不过,接下来一段文字却有画蛇添足之嫌。

作者言,阳春面历史悠久,南宋一位叫赵崇嶓的词人就曾写了一首词赞美它。

这首词词牌为“恋绣衾”。“阳春面”作者作了全词引用:

江烟如雾水满汀。早梅花、偏占浅清。倚翠竹、寒无力,想潇湘、斜日暮云。

几回梦断阳春面。问百花、犹隔几尘。趁月夜、霜风峭,约彩鸾、同载玉笙。

是的,词中出现了“阳春面”,但此“阳春面”真的是彼“阳春面”吗?

结论:不是。

阳春“面”

怎么得出了这个结论呢?

——悦华专门搜了这首词,它出自《全宋词》(第四册),在“恋绣衾”的词牌后,还有个题目:“梅”。

所以,它是一首咏梅诗,而不是咏“阳春面”的,虽然里面有“阳春面”三个字。

那么,这三个字指的是作为食物的阳春面吗?

——对不起,也不是。

这首词全篇都在写梅。上片写寒秋江边一树梅花早发,下片写早梅“梦见”阳春。

其中,“阳春面”的“面”可不是“面条”,而是“面容”、“模样”的意思,和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同。

试想,早梅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在吃一碗阳春面,这,岂不滑稽!

悦华想,“阳春面”作者之所以会犯这样一个常识性错误,当是与他急切的心情相关:

急切地想把家乡的美食推到一个“历史”的高度。

因为急切,引证时就缺少考究,一些牵强的地方也容易被自己自动忽略。

——其实,即便不从诗意上看,只从“面”这个字上,也会发现问题。

因为,古代“面容”的“面”和“面条”的“面”并非一个字。

前者同现在的简体,而后者繁体为“麵”。前者是个象形字,后者是个形声字。

“面容”的“面”的演变

为了证明这一点,悦华在网上竭力搜索《全宋词》的繁体字版,但最终也未能搜到,但悦华相信,繁体版上的“阳春面”的“面”,绝不可能是“麵”的。

如哪位朋友手头上有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的《全宋词》,麻烦帮忙查找一下,大概的页码是:第四册,第2832页。

感谢!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