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话素本】婚姻那件事儿(五)

 简心素文 2023-04-04 发布于江苏

婚姻那件事儿(五)

(七)糖珊瑚婚

平淡的日子也过得飞快,记得赵本山小品里有句话:过去的日子论天过,今后就得论秒。当时听见不过哈哈一乐,没成想几年以后本人竟找到了同感。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知不觉我们就老啦。银丝悄悄登顶,皱纹也上了眉梢。我的生命融进孙子的成长,他的一哭一闹,成了我进军的“冲锋”号;他的一颦一笑,化作我心底的苦恼和微笑。在孙子成长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再一次品尝到养育生命的不易,更感念带我长大和我带着成人的父母和孩子,当年的父母成就了我,我又成就了下一代,这生生不息的家族薪火,正在传承的路上。

2020年,将是一个国人都需要铭记的不寻常年份。“新冠”病毒骤然来袭,打得全国人民措手不及,武汉成了病毒攻占的第一座城市,“封城”,“逆行”,“清零”,一时间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就在全国按下“暂停”键的档口,我们三十六年(糖珊瑚婚)结婚纪念日如期而至。那一天恰巧立春,我已顾不上这个日子里蕴涵的温馨和浪漫,而是虔诚地期待着这一年的立春节气能够让“庚子鼠”平安归位,不再上上下下地“鼠窜”来祸害人间。

所以,我特意用两张合照(一张年轻时,一张现时)的对比发了个朋友圈。照片一发出,得到一众朋友的回应,有祝福的,有感慨的,最有意思的还是我的小孙子,他说爷爷奶奶的结婚纪念日正好是他五岁零两个月。

呵呵,这支小小细细的“接力棒”正在发力地长大长壮,我倍感欣慰。眼下的“疫情”虽说不可小觑,但相信总有一天它会成为“过去式”。

(八)皱纱婚

然而,新冠病毒的“过去式”迟迟没有到来,相反在此后的三年间,它像“幽灵”一般频繁地上演“现在进行时”。从武汉,到吉林舒兰,再到北京新发地,后又转悠去了青岛……

2022年初,“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似乎要和人类决一死战,大规模袭击人口最为密集的上海,一时间,上海成了第二个武汉。比武汉更甚的是,这座被市场高度细分的城市,面临最严峻的“民生”考验。那段时间,不长不短,两个半月,一如武汉的封城时长。

直至岁末年尾,国家终于发声,结束为期三年的“抗疫”之战。三年啊,又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当国人近乎把“行程码”“健康码”“核酸码”“场所码”当作身份证的一部分时,乍一放开,大多数人还处于“惊悸错愕”之际。一大批携带病毒的“阳人”,已如洪水猛兽般地扑面而来,就连城市的空气都弥漫着“奥密克戎”的味道。

就在“感染”随时有可能来袭之时,我的爱人、先生、老伴,一把把我“推”出了久居之城太原,飞越到暖如初夏的海南。用他的话说:“能减少一个感染就减少一个。”不错,他把我定义为能够被减少“感染”的“那一个”。

就在把我打发走不久,他和所在城市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中招”了。七天,不,十四天,是他一个人抗过了“高烧”“刀片嗓”“身虚”“大汗淋漓”“滴水不进”。而我,只有每天在视频上看一眼,叮嘱一声“喝水”,还是“喝水”。扪心自问,我这个“爱人”“老婆”“老伴”不称职啊。

就这样,一个在天涯海角,一个在北国雪原,共尝“一种相思两地闲愁”,迎来了我们三十九周年(皱纱婚)结婚纪念日。

一大早他要了我的视频,说没有忘记今天的日子,而我,也没指望他会有意外的惊喜给我。聊感欣慰的,是他过年买给我的“本命红”卫衣,因尺码不合适春节没穿,要求商家更换的快递昨天收到,今天一早我就穿上身,算是为这个日子增加一点喜庆的底色。

同时,我用从三十九年时间长河里采撷的文字,为这个日子做个注脚,权且称之为另一种“仪式”感。

希望有生之年,他活成我口中的“老伴”“老头子”,活成家庭家族里的一棵“老”树。我呢,就做婚姻小船上的罗盘,做休憩在这棵“老树”下的“农妇”“老太婆”。然后我们一起携手并肩,步履蹒跚地去看夕阳,向黄昏!(完)

 起笔于2023年2月1日,成稿于2023年3月8日。

作者:又一村

   

◆又一村:【简话素本】婚姻那件事儿(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