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有一位大天才,23岁,英年早逝,但妥妥是当世读书人的偶像。 他到底有多神呢?得从他的身世来历说起。 三国时期,有一著名的明星组合,建安七子,七子中诗文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叫王璨。 王璨 但本文说的读书人的榜样,却不是王璨,但和王璨有关,也得从王璨说起。 王璨和曹丕那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有一个惊人的兴趣爱好,喜欢听驴叫,这得多么特别。 公元217年,40岁的王璨归天,曹丕缅怀好友,在送别王璨之际,学驴叫作告别,感情可见一斑。 王璨长相平庸,但才华横溢,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朋友,或者老师,那就是听琴辩杀机的蔡邕,蔡邕有个女儿蔡文姬。 蔡邕是东汉大学者,大文学家,他家藏书万卷,这可是一件在当时了不得的事情。 奇怪的是,这万卷藏书,没有留给名气比他还大的女儿蔡文姬,而是将这万卷藏书,直接传给了当时只有15岁的王璨。 蔡邕为什么没有将书传给女儿,而是传给了王璨,不得而知,但王璨就此拥有了万卷藏书。 蔡邕 王璨死后两年,也就是219年,这一年大事挺多,刘备汉中称王了,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高光时刻,曹操躲其锋芒,令曹丕邺城监国。 却不巧发生了一件至今都没理清的谋反案,名叫魏讽谋反案,案子本来稀松,却牵连了王璨的两个儿子。 前文提到,曹丕和王璨的关系,但在这件谋反案中,曹丕可不认好友的关系,直接把王璨两个儿子,给卡嚓了,一点情面都不讲啊。 曹操也是非常爱惜王璨的才华,听说了此事后,说,若是我曹操,那不会让王璨绝后。于是非常热心肠的帮王璨找继子。 后面就找到了王璨的同族兄弟王凯,不是影视明星的王凯,找到了王凯的儿子王业过继,王业又生了一个儿子,叫王弼。 对,此文的这个大天才,就是王弼,之所以前面大铺张的介绍王璨,无非是想为王弼的出身奠定豪华门槛。 就此,王弼就是他王璨的孙子了,而王璨从蔡邕那里传下来的万卷藏书,自然也就到了王弼之手了。 这就是王弼的出身,在当时看来,不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身,平台高,文化大师的基础有。 王弼也是相当的争气,且迅速证明,自己是无与伦比的天才。 17岁辩魏晋高门河东裴氏,不到20岁,在一次何晏的大party中震惊四座,惊为天人。 何晏是谁,熟悉三国的人,应当都知道,他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而何晏的母亲,被曹操所娶,曹操很疼何晏,后来又把女儿嫁给了何晏。 这位人物,也了不得,长相俊美,还是一神童,《世说新语》有一句,叫何晏七岁,明惠若神。惠是聪明的意思。 我们现在说魏晋名士,而魏晋名士风格的奠基人,领军人物,就是这位。我们今天谈论魏晋名士的风骨,何晏就是这祖宗。 所以,魏晋名士大佬何晏的大party,来参加的都不是俗人,而何晏也早就听过王弼的大名。 趁着这次机会,何晏就开始考验王弼的真才实学。 这里还需要解释,魏晋名士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当时的文学流派,兴盛的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在魏晋时期的主流文化是什么呢? 玄学。 玄学来自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非常耳熟。 玄学研究的是幽深玄远问题的学问,这解释我是百度查的,拗口不好理解是吧。用更听得懂的话说,玄学就是在研究《老子》《庄子》《周易》,称三玄。 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家在研究讨论,《老子》《庄子》《周易》这里面的学问和道理,名理之学,宇宙人生的哲理,就是在比较,谁说的更有道理,进行的社交学术活动。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些名士,在参加一场大型的《奇葩说》,互相辩论。 何晏开始出题了,这个题出的好,何晏没有启用新题目,而是采用了之前已经被大家公认辨的很清楚,很深刻的道理,已经极致到完美无缺,大家都觉得,这个话题的立场,已经立住了。 这个公认的题目,大概等于答案已经公之于众,然后再看看这位小天才,王弼有什么样的新见解。 题目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王弼这样的天才,面对这样已经被辩驳清楚的话题,又辩出了新高度新角度新见识,让众人为之一叹,这种感觉我们看《奇葩说》也有类似的一惊,原来还可以这样,高明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辩完后,在场的大佬,无不惊叹这位不足20岁的大才,不愧是王璨的孙子,蔡邕藏书的继承人,当之无愧。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没有,王弼说完自己刚刚的观点后,又来一招。 他说自己刚刚说的,也有漏洞,于是,他又站在反方的立场,把自己刚才的观念又驳斥了一番。 众人听完,又是一惊,这个场面爱看《奇葩说》的同学自然明白。王弼说正方,正方有理,说反方,反方也有理,怎么说都有理。 这让当时,在坐的各位前辈高人觉得,这一位天才,已经高出自己不止一个境界,可谓一战封神,读书人的榜样,就此天下闻名。 王弼对后世的影响,可不止如此,尽管2000年来,知王弼者,越来稀少。 那么王弼,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的资产呢?他注释过《老子》和《易经》,而且王弼注释过的《老子注》是现今流传下来影响最大的版本。他不仅注释,还会改动原文,所以我们读《老子》的思想,未免也是在读王弼的思想。 天才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王弼学问大,但做人,可能是个大直男,自己书读得好,喜欢嘲笑别人读得不好。官场当然不得意,被撤职后,染病身亡,年仅23岁。 这一年,刚好是公元249年。高平陵事变,曹魏灭亡,何晏被司马懿灭三族,谈玄两位大佬,何晏王弼双双而亡。 所谓名士谈玄,自古以来,高谈阔论,但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想象以空间,天马行空。 传至当代,我们有一个词,叫空谈误国。或许根源就是从王弼这而来。 而更有甚者用“若言论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套用在各种事件当中,也根植在我们的文化里,这莫不是王弼给后世读书人留下来的文化基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