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排前沿丨高压静电式净化器火灾事故风险点分析

 大城小E 2023-04-05 发布于上海

本文改编自期刊《建筑技术开发》2022年第49卷第22期

原文题目:如何预防高压静电油烟净化器火灾

作者:高经纬

油烟管道火灾由于其产生烟雾大,不易扑救等原因,一直备受重视。经过分析近年来油烟道火灾案例可知,绝大多数油烟道火灾仍是由厨房操作间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灶台或油锅起火,火苗窜入油烟道进而引燃管道内附着的油污造成的。

根据中环协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管道式油烟治理设备以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为主,单一静电式及含静电技术的复合式油烟净化设备的占比高达90%左右。小E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静电式净化设备的火灾事故风险点分析。

高压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内部结构大致分为:一体成型箱体、电源模块(AC220V转DC0-20kV)、监测模块、静电集油板、集油槽、内部线路和绝缘元件构成。其火灾风险主要是电源产生的高压静电击穿或打火作为点火源,点燃净化器内的带电油粒子进而引发火灾事故,造成油烟净化器火灾的原因主要有自身硬件问题后期清理维护不当两大类。

/

/

设备自身硬件问题

1

电源设备缺少防火措施

高压静电式油烟净化器设备电源使用环境及使用条件较其他普通电源恶劣。由于油烟净化器一般装在室外,房顶或楼顶。在炎热夏天太阳暴晒以及近离热源的情况下,机箱内将会产生70℃以上高温,夏天的高温度,冬天冰雪冷冻,大气压变化等,1万V以上的高压工作于污染物高低浓度不等的净化器中,会造成电源负载的大幅度频繁波动。按照正规的设计要求,设备电源模块应具有以下几种保护功能。

闪络保护:电源在负载闪络电弧时,会自动切断输出,但在几毫秒的时间内恢复输出。

短路保护:当负载短路时,会在几秒时间内切断输出,短路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恢复正常。

过流保护:输出高压连续闪络导致负载过重或连续负载过重,自动降低输出电压和电流,使电源得到保护。

经过市场调研,目前市场主流的电源设备,价格从100~800元不等,由于缺乏在油烟净化器电源使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部分厂家为了降低设备成本,选取没有电源智能保护装置的产品,使整体设备不能自动调整好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强度,导致主处理系统高压电场阴、阳极板之间产生火花,引起油烟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2

厂家产品和安装技术水平不一

少数油烟净化设备生产厂缺乏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不了解油烟净化设备应用的工程技术问题,尤其是安装环节,经常是聘请非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如不能根据实际现场确定合理的管道设计、设备选型、风机匹配选型、风机的减振、隔声措施等,不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净化效果,还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实际应用中不但发现有设备安装和选型问题,还有人为关闭电源保护装置,导致设备电源自我保护功能丧失的现象,为消防安全埋下了事故的种子。

3

缺乏行业标准和法律规定

目前,油烟净化设备由于并未大面积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尚未引起安全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仅有环保部门和烹饪协会进行推广和管理,缺乏与安全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环保部门在对油烟净化装置监测和监控,主要以排放气体是否达标为主,对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和火灾危险性关注度不高。在后期的维保使用以及定期清理方面,也没有制定专门的技术规范以及法律法规,致使有部分餐饮企业关闭了智能电源的过载保护装置,更有甚者一些小的生产厂家根本不安装智能监控模块,造成高压净化器长期“带病运行”,容易酿成火灾。

4

电极板间距设计越来越小

之前的产品高压电极板间距约为80~100 mm,电流击穿的可能性很小,近年来随着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为保证吸附效果,厂家不断减少电极板的间距,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电离器电极板间距约为20~30 mm,集尘器电极板间距为10 mm,甚至更少,无形之中增加了电极击穿的可能性。很多厂家为了降低设备的重量,采用铝板作为电极板,但铝板相对钢板材质更软,在后期使用和清理过程中,易使电极板产生变形造成间距变小甚至造成正负极相接触进而发生打火。

/

/

后期清理维护不当容易发生问题

高压静电油烟净化器在后期使用和清洗维护环节也存在诸多隐患问题。

1

清洗清理不及时

净化器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电极吸附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量时,就需要对净化器进行人工或自动化机械清洗,如不及时清洗,吸附的大量污染物使电极出现闪络放电或闭晕现象。闭晕现象会使净化器装置效率降低,闪络放电火花亦容易在有易燃物质时发生火灾,这种闪络电弧还会污染电网。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是在清洗油烟道时才清洗净化装置,按消防协会要求每两个月清洗一次油烟道是远不能满足要求。

2

清洗流程不专业

传统的油烟道清洗公司通常不具备清理高压油烟净化器的专业素质,经调研了解,市面上多采用火碱液浸泡,钢丝球擦洗的方式。由于这种简单的清洗方式成本低廉,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同时也增加火灾隐患。

钢丝球可能会在静电场内部残留,形成导电通路产生电火花酿成火灾。

餐饮企业通常会在晚上打烊以后清理油烟道和净化器,第二天由于需要继续经营,在净化器内部还没有完全干燥状态下投入使用,使本应绝缘的部件导电,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由于清洗人员不具备相应业务能力,对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不掌握,在清洗完毕后安装错误,使部分触点虚接或短路,或将陶瓷质地绝缘材料碰裂,导致打火进而酿成火灾。

3

对使用者缺少必要的培训

缺少对使用单位的培训也是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发生火灾的因素之一,大部分餐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不清楚净化器的基本原理,在前期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人认为净化器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噼噼啪啪”声音是在正常工作,实际上净化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除风机声音外不应有其他异响,“噼噼啪啪”的声音是净化器内部产生电火花。由于使用者对高压静电油烟净化器缺乏基本了解,使本应及时检修调试设备长期带病运行,加大火灾风险。

4

烟道消音棉存在清洗盲区

为了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抖动和噪声,多数餐饮企业会在油烟净化器连接部位安装消音棉,通常采用岩棉或者玻璃丝绵材质,这些消音棉本身能够达到A级或者B1级,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清洗盲区,棉絮状结构长期积累油污又得不到及时的清理或者更换,成为加大火灾风险的因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