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时代中国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过程

 好奇的果果 2023-04-05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这两天看到一个网友批驳某经济学家的文章,他引述了那位经济学家把中国工业化的完成说成是改革开放的结果的言论,看了之后,忍不住要说两句。

我们平时都说做人要厚道,说话要真诚。然而看了那位经济的言论,让人怀疑这种人的人格是不是有问题。

因此,在这里说说中国工业化建成的大概过程。

一个国家的强大,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程度,在这个问题上,毛主席一直都是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来对待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就指出:“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奋斗,而‬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奋斗‬。”并提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1959年至1960年在组织学习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以后,逐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文章图片2

但是,新中国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刚建立,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现代化工业和科技基础几乎为零。同时,新中国刚建立,就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打压。

1950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禁止一切在美注册的船只驶入中国大陆港口,1951年,美国又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持续时间长达22年,直到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后才解除禁令。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基本上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再与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情况来对比,英国是工业革命的摇篮,英国的工业化进程长达150多年。法国、美国的工业也大体如此。他们的工业化都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通过自由市场的作用,从传统内部自发产生出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是一种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如果我们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我国工业化也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大致过程。

我国工业化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苏联‬的援建‬

由于新中国一成立就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一边倒”的战略,与苏联建立起了友好合作往来的外交关系,并经过与斯大林的多次会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签订了苏联贷款帮助中国建设的协议。就这样,我们得到了苏联帮助中国援建的156个大项目。这156个大项目包括:辽宁‬24个、沈阳‬6个、抚顺‬8个、阜‬新‬4个‬、吉林‬11个、黑龙江‬22个、山西‬11项‬、内蒙‬古5项‬、湖‬南4项‬、湖北‬8项‬、河‬南6项‬等‬。“一五”期间156个项目重点工程,694个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构建了中国工业的基本框架,打下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因为1956年的波、匈事件和当时党内斗争需要中国的支持,毛主席趁机提出签订协议,获得苏联的原子弹教学模型、图纸及文件,也派专家来中国进行指导。但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撤回了在华的援建专家,并单方撕毁343个专家合同,废除257个科学技术相关的合作,使中国再度陷入困境。

文章图片3

二‬、“三线‬建设‬”调整‬工业‬布局‬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西方的封锁,苏联的翻脸,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坚决贯彻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国方针,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1964年到1980年,投入2052亿元,占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的40%,在交通闭塞的内陆修建公路25万公里,通车了成昆、川黔、贵昆、襄渝等十条铁路干线,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成了军民重大科研、生产基地45个,建成了包括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等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30个,形成了能源、交通、钢铁、机械、电子、军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两弹一星”工程中的大部分设备设施、打下美国U—2高空侦察机的火箭、歼6战略轰炸机的大部分配件等许多那个年代的高精尖项目都是三线建设的辉煌成就,连我国最早的潜艇都是重庆的大山里制造出来的,这些在今天的人看来大约有如神话。

文章图片4

“三线建设”的完成不仅改变了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关键是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不仅重工业完全建立起来了,轻工业建立起来了,同时,信息化工业也起来了。中国重工业等于再造了一套新的体系。从此,中国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工厂全套设备,包括重工业、轻工业的工厂全套设备,可以生产万吨巨轮、两弹一星、运十大飞机、火车、飞机、大炮、大炮、坦克和军舰、万吨巨轮和航空母舰,还可以生产巨大的发电设备等等。

三‬、“四‬三‬方案‬”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牢固‬而‬成功‬的基础

“四三方案”是70年代初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是中国继50年代引进苏联156个项目工程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四三方案”共引进13套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0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气轮机工厂等设备。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四三方案”不仅打下了对外引进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当时人民吃穿用等基本问题得到解决,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打下了牢固而成功的基础。

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建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发展了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电力、石油、轻纺等传统工业,建立了汽车、飞机、电子、原子能、自动化仪表仪器等新兴工业。在毛主席时代,我国仅用了20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了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之一。到1980年,中国工业规模已超过老牌工业强国英法两国,直逼西方强国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三位。

周恩来总理在1975年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事实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已经完成了两步走设想的第一步。

在《百度词条》对毛主席时代的工业化情况是这样写的:“在‬物质‬极其‬贫乏‬的基础‬,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和‬极少‬外援‬,中国‬用‬1/4世纪‬的时间把‬“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例‬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农业‬则‬仅‬占‬28%。”“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8%快速‬递增‬,我国‬经济‬与‬美国‬比‬由‬1949年相差‬28倍变为‬1978年的相差‬5.52倍‬,跻身‬世界第‬六工业‬大‬国‬。”工业‬建设‬“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80年‬同‬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26倍多‬。”(引自《决议》)特别是自力更生建起了50多万国有企业,撑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四‬、毛‬主席‬时代‬的工业化‬速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

1949年,中国是地球上最穷的国家。在中国不断受到攻击威胁的情况下,毛主席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土地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场革命。从建国初比比利时还小的工业基础开始,长期以来被西方嘲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在毛主席时代结束时成为世界第六工业大国。

莫里斯·迈斯纳说:“根据‬一些‬关键‬的社会‬和‬人口‬指标‬,中国‬甚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出‬5倍‬的‬中‬等‬收入‬国家‬相比‬毫不‬逊色。”“毛‬时代‬的经济‬记录‬与‬德国‬、日本‬、俄罗斯‬工业化‬的可比阶段‬相比‬更‬有优势‬。这些‬国家‬是‬后期‬现代化‬的主要‬国家‬中‬经济‬最‬成功‬的案例‬:德国‬:1880—19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每‬10年33%;日本‬1874—192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每10年43%;苏联‬1928—195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每10年54%;而‬中国‬1952—1972年‬经济‬增长速度为每10年64%。”

这些都是有根有据的客观存在,是毛主席时代使中国完成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进程。这些历史事实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那么,某经济学家把中国工业化的完成完全归功于改革开放这完全是在抹杀老一辈的历史功绩,是一种别有用心,要不得,是要受到良心谴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