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性心肌炎:大气下陷证的证候特点: 主要症状:(1)咽中拘急或心前坠胀;(2)气短、心悸、胸闷;(3)舌淡红或淡苔白。 次要症状:(1)乏力神疲;(2)心电图示心律不齐、期前收缩或脉结代。 主要症状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23-04-05 发布于四川



曹洪欣,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逾万例,

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深入研究。“益气升陷法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与研究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下内容摘自曹洪欣的论文:

一、病因病机: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症,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从该病的发病途径来看,多数先有肺及脾胃的损伤,继则出现心经症状。

大气是由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相结合而成,因此当邪气伤及肺和脾胃,

影响了肺的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和脾胃的健运转输功能时,则必然会影响大气的生成而致大气亏虚形成大气下陷证。
故而,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初期,就可以形成大气下陷证。

二、诊断:大气下陷证的证候特点:



主要症状:

1)咽中拘急或心前坠胀;

2)气短、心悸、胸闷;

3)舌淡红或淡苔白。



次要症状:

1)乏力神疲;

2)心电图示心律不齐、

期前收缩或脉结代。



主要症状具备两条或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各具备一条,诊断即可成立。大气下陷证的病理变化有虚—陷—竭即由轻至重的递进过程。



三、治疗:益气升陷法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大气下陷证的有效方法。但是,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错综复杂,益气升陷法并非单纯的使用益气升陷药物,应根据该病大气下陷证的病机特点灵活应用。

益气升陷,突出补益注重安神,养阴清热,
兼顾活血化痰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升陷汤:黄芪、知母、升麻、柴胡、桔梗

加减:1、发热、咽痛等外感症状或者五心烦热、唇红、口咽干燥、大便干燥等阴虚症状。因此治疗时莫忘养阴清热,常用麦冬、天冬、知母、双花、连翘



2、血瘀:心前刺痛,舌质淡暗或淡紫;活血不易过度,否则容易更伤宗气,宜用赤芍、川芎、丹参等;血府逐瘀汤。



痰瘀:胸中闷痛、心下痞满、恶心、苔腻脉滑。化痰宜用茯苓、白术、陈皮等健脾化痰;若痰浊痹阻胸阳者,可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痰郁化热,可用竹茹、胆星等。

3、安神:天王补心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