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什么对你更重要最重要!

 老木945 2023-04-06 发布于河南

心理学概念中有个词叫:损失厌恶——用来形容人在面临一件同等收益和损失的事件时,更难以接受损失部分带来的影响,而倾向于眼前自身利益做出的行为反应。以前在书上偶然读到过,就是那个常见的抛硬币案例。但看的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昨天看到马皑老师的视频里,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形容这个词,觉得特别形象,瞬间豁然开朗。他说,如果让你回答一道题,答对了,奖励1000块钱;但是,答错了,就要倒赔1000块,那你会不会答?你当然不会,没有人会愿意承担额外的风险,去赌一件没把握的事情。这就是损失厌恶,人们潜意识里会对眼前的利益得失看的很重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女性受到性侵和骚扰时,不会轻易报警,而是选择隐忍和沉默。以至于给施害者更多纵容施暴和犯罪机会。相比嫌疑人不明朗的审判而言,报案导致受害者要受到很多不公的流言蜚语、家庭和社会舆论,损失更多。也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厌恶自己眼前的损失,而选择错误的行为。我们熟知的经典案例就是: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自幼隐瞒国文老师对自己长达数年的性侵,直到27岁那年,抑郁自杀。短期来看,“损失厌恶”行为的选择,会让人如释重负,减少很多麻烦;但长期来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影响你身边的人。

生活中,有太多“损失厌恶”的例子,比如:花几十块钱看了一场烂电影、谈恋爱时脚踏两只船、邻居打孩子要不要劝、摔倒的老人不敢扶、理财投资的产品一直在亏损要不要赎回等等,这些日常行为,都会促使我们因为害怕失去某些东西,而去做更多短期内舒服的事情。

“损失厌恶”的终极拷问,其实就是在谈一个人的格局。让我们不禁直面两个问题:

1、你信奉什么样的观念?
2、相比较而言,知道什么对你更重要? 

捋清了这两点,学会用更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损失厌恶就不会令自己那么难受了。该干啥干啥呗!

但是,务必记住一点:不管好坏如何,你都要为自己的最终选择买单和负责。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普通朋友和真正的友谊捋清了,或许她失去的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朋友而已,然而,为了帮对方,她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记录一个发生在日本的华人刑事案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