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个世纪前此时

 唯我英才 2023-04-06 发布于河北

   走在清明时节雨后路边,杨树上雨水打落的干枯杨穗掉在地上像桑葚一样。就想起1973年我们春天升入保定三中,每次放学走在杨树夹道的青年路上,干枯的杨穗会这样落在头上身上。

   那时来自各个小学的五百多人分成了十个班,从127排到136班。开始上课方知我们前三个班的外语是俄语,后七个班外语是英语,原因似乎是英语老师少,俄语老师还都年富力强,因此要有三个班学俄语。那个时代学校也不重视学习,似乎学什么也无所谓,于是这三个班就乖乖学起俄语来。但有的家长是大知识分子,就会把孩子转到“英语班”去。

    慢慢的,大家都称我们三个班为“俄语班”,其实仅仅是一门课与那七个班不同,别的课都一样,考试也是全年级一个卷子。但就是因为学习俄语,是一个老师教,这三个班相对关系比较近,互相也比较熟悉。之后慢慢很多人就不上学了,人少了,就要合并班,我们三个班先是合并为二个班,到高中就合并为一个班,只剩四十多人了。而七个英语班最后也只剩下三个班。那个年代中学基本都是这样,越上人越少,有路子的提早找工作或参军走了,没路子的也上着无聊,就退学当临时工,还有的初中毕业就提早下乡了,据说是“早下去早回城”。所以那时人员流失很快,某人几天不来就永远不来了,也没人关心,过些天就忘了。时代就是这样。

Image

   第一张是我们127班1975年军训时的合影,那是人员还没流失的时候。46年后同学发给我的,感觉昨日重现,我还是第一次看见1975年的我呢!真是宝贵!感谢学文兄弟保存并发给我!

Image

2002年部分同学重聚,大的有44岁,小的也有42岁,正当年。

Image

这是三个班合成一个班后1977年末的合影,那年我们有三个人提前选拔参加恢复高考上了大学。随后1978年又有七八个考上大学的。因为我们三人要去上学了,敬爱的韩老师特召集大家合影留念。他从初一到高二一直教三个班俄语,最后一年成了合班后的班主任,培养了四个俄语大学生和我一个误打误撞读了英语的大学生。老师一生坎坷,英年早逝,我们永远怀念怹。

Image

这张照片最震撼,是我们“俄语班”2002聚会的合影!人数比高中毕业时还多,是因为找到了初中时陆续流失的一些同学。足见“俄语班”还是很有凝聚力,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班似的。学文把复印照片发给我,我又找到了可爱的程书记讨到了原版彩照!都是重情重义的好同窗啊,一直珍藏着老照片。俄语班万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