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不要有这种害人的思维!

 阿布的书柜 2023-04-07 发布于广东

来自「一只迷茫的袋鼠」的困惑:

黛西,你好。

近期我有个问题,让我寝食难安,还盼你能帮我解疑答惑。

我是来自十八线小城市的女孩,家境很普通,学历也是普通二本,将于今年六月份毕业。

现在我最纠结的一件事是:

毕业后,我是该留在一线城市实现梦想(想存点钱回老家买房),还是回老家,有父母陪伴也没那么大压力,过上幸福却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的日子 。

我很迷茫,害怕自己做错选择而后悔。

家里人很想要我回家,我总会被“洗脑”:

“外边工资高,消费水平也高,拼到最后,也存不了多少钱;回来没那么大压力,安稳过日子多好。”

连续的叨叨念,让我有好几次心生厌烦,差点和爸妈吵架。

我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和多元化,也不甘心现在回家。

却又没有足够信心,一个人在外漂泊,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家里人的陪伴和安稳,说实话也在诱惑着我。

实在非常矛盾,还希望你能给予我一点建议。

祝黛西工作顺心,生活愉快。

图片

黛西想说:

你好,一只迷茫的袋鼠。

首先感谢袋鼠的祝福,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小袋鼠你的困惑。

对于你所处的迷茫状态,我很理解。我曾和你一样,在面临毕业后,留在大城市,还是回乡发展的选择时,摇摆不定。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在抉择困难的时候,很容易陷入 一个「简单化」思维误区。

通常这种思维,会开启「只要....就....」模式,把事情理想化。

只要回到家里,就能安稳幸福生活;

只要我在大城市,就可以实现梦想,过上想要的生活。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

我有朋友一毕业就回老家,一周上六休一,还要面临催婚,矛盾更多压力更大。

也有不少朋友,在大城市待了好几年,被生活吊打,逐渐失去了斗劲,成为“工具人”混日子。

你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不一样?

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我们会用单一视角考虑事情,一旦决定,便会一条路走到底。

这样,人生路只会越走越窄,思维只会越来越固化,人也极其容易走向极端。

这是一个巨大的思维陷阱,如果你现在也身处这思维误区中,希望你能清醒并远离。

另外我觉得,城市选择虽然很重要,但现在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真正的核心需求,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

如果自己心中有更大的抱负,以及的确有一点仗剑走天涯的能力,不妨大胆去大城市闯一闯。即使未来结果并不是很好,起码人生没有后悔遗憾。如果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很普通,在大城市的竞争力不是很强,那么回老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能够精准定位的人,不会人云亦云,更好掌控自己的人生;

反之,对自己定位不清晰,角色模糊的人,不管去哪里,都会迷茫无措。

就像黛西我,很明确自己无法接受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以就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大城市,这期间,不会去羡慕家里朋友生活的安逸。

永远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努力把自己的选择变正确,这是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想要在短时间内,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毫不后悔地走上一条路,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想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帮你尽快理清思路,更加从容地去选择。

图片

一、希望你,敢「输得起」。

我明白,每个人都想赢,都想一开始就选择正确。

但有时我们活得焦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看重结果,担心自己输不起。

之前我也很怕输,在决定创业前,我整整思考了一周。

但后来,我的好朋友点醒了我:

“你在害怕什么?你现在一无所有,亏也亏不了多少。创业失败就重新找别的工作,大不了就回来和我一起做电商啊。”

是啊,生活本身就是不断摸索,不断选择。

远比于在试错中失去的,期间收获的经历,更是难能可贵。

所以,我建议你,在想清楚“要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认清自己的能力。

能否接受每天早起,挤着地铁赶早高峰?
能否忍受城中村的拥挤?
能否更倾向于挑战性工作,而不是固定化?

能否很好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如果你的答案是确定的话,那我觉得,你会更适合于大城市的生活;

但如果你的答案,是犹豫不决或者否定,那回老家对你来说,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

在明确自己未来生活的大致方向之后,你肯定还依旧困惑。

但没关系,这个时候你再考虑自己拥有什么,能失去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理出来看看后,你也会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

而阻碍你选择 ,只是自己的「想太多」。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想要找到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我们要知道,生活没有最优解。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尝试不同的事情,尽可能「试错」,把眼光放远一点。

不要只盯住眼前一两次的得失,去想象一两年后,你会因这些失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你要输得起,才能赢得真正想要的人生。

图片

二、希望你,敢于去突破能力圈层。

在我看来,不管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是在于他敢不敢去突破自己的能力圈层。

所谓的能力圈层,意思是在一个领域或者技能上,你日复一日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最后你比80%的人都干得好,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圈层。

但这种一天天的重复,只在自己熟悉的圈层里打转,是很难有新的成长,也很容易被淘汰。

举个例子:

之前在新媒体公司工作时,有位实习生,排版工作做得挺不错。但是实习期一过,她还是没有留下。

那时候我很不解,问了领导:'她很勤奋沉稳,工作也上手,为什么没通过考核?’

领导说:'你说得对,但她也只能把排版工作做好,在其他方面,都无法达到标准。

排版大家都会,我们需要的,不是「工具人」。’

所以一定要记得,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满足于舒服的现状。

当然啊,不是让大家跳出自己的能力舒适圈。

而是要学会,不断延伸和精化自己的认知技能,扩大舒适圈,当你的舒适圈越大,你的能力圈层也就更大,你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更强。

那么你就要两手抓齐,一是学习当下的技能,比如沟通表达、工作优化;二是改善你的底层思维,如逻辑思维、看透事物的本质。

当你在这两项领域中,不断折腾自己,能尝试不一样的事情,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核心技能时,不管在哪里,你最终都会混得不差。

图片

三、你应该感到庆幸,并和父母坦诚自己的想法。

天底下的父母,他们最大的心愿,都是想着自己的孩子,能不用那么辛苦,能健康快乐成长。

而很多人长大后,很不喜欢父母干涉我们的生活。

千万不要觉得不耐烦,而是要感到庆幸啊。

你仔细想想,他们到了这个年龄,也没办法给我们过多的帮助了,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够表达关心、表达爱的方式。

所以,带着爱去看待,你就会发现,这种压力,也是甜蜜的负担。

当然,最重要的是,和他们坦诚你的所想,坦诚自己将来有什么打算,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一个人只有把想法说出来,才有被理解的可能。

爸妈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给个机会,让双方深入了解,而不是互猜对方心思,误解起争执。

但也别强求爸妈能完全理解我们,毕竟所处年代不同,价值观上多少会有差异。

不过有一点你要深信,他们是爱你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是你最为坚实后盾。

而你要做的,除了要拼尽全力,成为他们的依靠之外,就是有空时,多陪陪他们。

如果在家,记得多和他们饭后聊天,在外边的话就多视频通话。

用你温柔的方式,去表达你的爱。

图片

黛西说了这么多,也不是最好的建议,自己的人生,终归还是要自己做选择。

去一线城市也好,留在三四线城市也罢,去哪里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找到你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愿意去创造,去不断突破。

分享罗振宇说过的一句话:

「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人生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期待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

比起城市选择,我还是更愿意和你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热爱生活。

希望你下次留言的时候,能和我分享你有趣的生活。

以上,

祝开心。

作者:黛西,一个激进的自我精进者,想带你去看更大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