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恋上岳母,贩卖文物,中国人喊他卖国贼,欧美人称他是古董教父

 铁血老枪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为了赚钱,他在中国低价收购古董,再高价卖到欧洲。

一只10块大洋收来的宋瓷小白碗,在法国巴黎能卖到1万美元。

为了爱情,他不惜把情人变岳母,和情人女儿结婚。

婚后,家中财政大权由岳母掌管,妻子为他生下4个女儿,他却对外宣称自己没有子嗣。

文章图片1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资助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

日军侵华期间,又和顾维钧、林语堂夫妇一起积极投入爱国行动,为中国难民提供救济。

有人说他唯金钱至上,是中国古董的“偷盗者”。

有人说他曲线救国,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是古董教父。

人性的复杂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的人生故事,也着实称得上“传奇”。

命中注定遇到贵人

他就是20世纪初,国际上著名的文物贩子、大古董商——卢芹斋。

卢芹斋20岁之前的人生,是个见不得人的秘密。

1880年,卢芹斋在浙江湖州卢家渡出生,父母为他起名“焕文”,芹斋是他成名后自己改的。

卢芹斋的不幸,是从他10岁那年开始的。

文章图片2

后排右二为卢芹斋

那一年,父亲突然离世。

据有关史料记载,其父亲生前不仅吸食鸦片,还爱好赌博,最终身体和家财统统被掏空,母亲也因此羞愤自杀。

为了掩盖家丑,也为了忘却伤痛,卢芹斋一生从不愿过多提及父母和在中国的生活。

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被寄养在堂叔家里的卢芹斋,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古董教父”的神坛之上呢?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命运从他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一生,你会遇见什么人、遭遇什么事,都是安排好的。

这句话对卢芹斋而言,简直一语中的。

即使出身悲苦,卢芹斋还是遇到了那个带他改变命运的人。

年纪轻轻就饱尝寄人篱下滋味的卢芹斋,为了生存,去了南浔一户大人家当仆人。

而这户人家的少爷,正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

文章图片3

张静江

他对卢芹斋的“助力”,成了卢芹斋走进古董行业的关键。

1902年,张静江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法国的商务参赞,由于卢芹斋平时照顾十分妥帖,张静江此去巴黎就带上了他。

到巴黎后,卢芹斋开始在张静江开设的运通公司学习古董业务,他从学徒开始学起,十分刻苦。

张静江见卢芹斋对古董鉴定颇有天赋,便也有意栽培他。

张静江告诉卢芹斋,古董是死物,人却是活生生的;古董是艺术品,人也要活的有艺术性。

当时的卢芹斋似懂非懂,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那天,当张静江把运通公司所售卖中国瓷器和字画的收入,全部交由一个叫孙文的人时,卢芹斋才开始朦胧地了解,所谓活的有艺术性,其实就是活得有价值。

这个叫孙文的人,大名叫孙中山,此时他正在筹划一场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辛亥革命。

文章图片4

孙中山

张静江深知孙中山所行之事的意义之大,所以义无反顾选择资助他。

这件事对卢芹斋留下了深远影响,他这一生之所以亦正亦邪,具有争议,皆源于此。

只不过他不如张静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小受尽冷眼,在当时的他看来,只有钱,才能给他带来足够的精神支撑。

所以,后来当张静江关闭巴黎的公司,回国协助孙中山革命时,卢芹斋却毫不犹豫留在了法国。

当时正值清朝覆灭时期,很多曾经衣食无忧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自身没有生存能力,他们只能把先祖留下的各种古董拿出来变卖,换取生活来源。

有了时代背景的助力,再加上卢芹斋勤奋努力,很快学说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又掌握了对古董文物的鉴赏能力。

没多久,具有生意头脑的他与人合股在玛德莱娜广场成立了第一家中国古董进出口公司——东英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出口青铜、瓷器、古玉、字画等中国文物。

文章图片5

可是,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当第一批文物货品从中国运到法国进行售卖时,居然会赔那么多。

是“古董教父”还是“卖国贼”

事实证明,即使站在了风口,除了自身能力,还要有人脉资源的加持才能飞得起来。

第一次失败后,卢芹斋的意识开始觉醒,他和当时法国著名的汉学家保持友好往来,又和张静江的叔叔——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庞来臣学习文物鉴赏。

与此同时,得知庞来臣有稳定的货源后,两人还达成协议,卢芹斋每两个月销货一次,一年周转文物货品六次。

有了文物界名人背书,又有靠谱的供货渠道,卢芹斋以低价收购到不少中国古稀珍品。

然后,他以高超的文物鉴定能力,让欧美那些收藏家对中国文物如青铜器、古玉、墓葬雕刻、佛像、名人字画等产生兴趣,让他们心甘情愿以高价买入。

文章图片6

据说,只要是卢芹斋经手的古董,都能由死变活,由冷便热。他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成了欧洲古董界呼风唤雨式的大人物。

1908年,卢芹斋在巴黎九区开设了第二家古董店铺:来远公司。

3年后,他又和吴启周、缪锡华、祝续斋等人共同开设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出名的私人古董出口公司——卢吴公司。其中,北京、上海和伦敦等地均设有分号,总部则设在泰布特街34号。

为了拓展欧洲市场,卢芹斋还和当时的顶级收藏家弗利尔、J.P.摩根、小洛克菲勒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经他们介绍,卢芹斋游走在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之间。与此同时,他还联合欧美上流社会举办文化沙龙和组织展览,介绍中国古典艺术。

可以说,卢芹斋凭借一己之力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东方热”,经他宣传,收藏中国古董是一种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只要稍稍有些积蓄的欧洲人,都想购入一件中国古董。

文章图片7

可想而知,卢芹斋的古董生意到底有多“暴利”。

据说,仅仅是公司的一个小股东,每年都能分得十几万元银元,而当年国内一间琉璃古玩铺子全年的营业额也没有这么多。

不过,生意做大之后,卢芹斋在国内外的名声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在中国,大家都称他是偷盗贩卖文物的“卖国贼”,

而在国外,人们却尊称他为“古董教父”。

那么,卢芹斋的内心对自己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他曾在公众媒体面前辩解道:“如其他热爱艺术的人一样,我从事文物交易是因为我胸怀世界。我深信,艺术没有国界,它们就像无声的大使,走遍全世界,只为让世人了解并欣赏。”

然而,事实真的如卢芹斋所说,他只是在“传播艺术”吗?

文章图片8

恋上岳母,窥见人性的复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年,卢芹斋就把古董市场转移到了美国,并在纽约成立了分部。

紧接着,他又和珊瑚林古物流通处洪玉琳、福源斋戴福保、雪畊斋张雪庚和禹贡古玩号叶叔重等“四大金刚”合作,将卢吴公司创办成了开办最早、经营时间最长、贩卖古董文物最多的国际大公司。

据史料记载,自1915年起,卢吴公司向美国出口各种中国古典文物长达30年之久,从卢芹斋流向海外的国宝不计其数。

有一种夸张的说法,目前流于海外的中国文物,其中有一半由卢芹斋出售出去。其中,最著名的是浮雕石刻:昭陵六骏。

当时,卢芹斋为了将昭陵六骏全部偷偷运出国,竟将石刻全部打碎。可尽管如此,他在运送过程中还是被北洋政府查获。

文章图片9

最终,只有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被卢芹斋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至今没有追回。

事实证明,卢芹斋并不如他所说,是一个胸怀天下之人。相反,他的所做所为说明了他是一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

而在爱情和婚姻面前,他更是毫无底线,为了利益最大化,不顾道德约束,将自己的情人变成了自己的岳母。

早在1908年时,卢芹斋在马德兰广场认识了一个叫奥尔佳的女孩。

奥尔佳比卢芹斋年长4岁,可她的童年经历比卢芹斋还要悲惨。

她很小的时候就在巴黎一户大人家做帮佣,眼见奥尔佳出落得愈加亭亭玉立,有一天,这家的男主人趁家中无人诱奸了奥尔佳。

更加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奥尔佳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文章图片10

就这样,奥尔佳年轻轻轻就生下了女儿玛丽·罗斯。而这家的男主人为了补偿奥尔佳,将马德兰广场的一家帽子店送给了她。

认识卢芹斋时,奥尔佳依然还在和旧情人有来往,可知道一切的卢芹斋却不顾伦常,为了和奥尔佳保持来往,娶了她15岁的女儿玛丽·罗斯。

1910年12月29日,卢芹斋和玛丽·罗斯举办了婚礼仪式。

此时的玛丽·罗斯以为自己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女孩,所以才让她遇到了帅气多金、风流倜傥的东方男子卢芹斋。

可婚后她却发现,卢芹斋看向母亲的眼光,总是含情脉脉。

而母亲也总是横插在她和卢芹斋之间,无论是家庭琐事还是其他,母亲总是以她“监护人”的身份代替她,就连卢芹斋古董店里保险柜的密码,也只有母亲知道。

玛丽·罗斯成了母亲和卢芹斋感情的保护膜。他们用玛丽·罗斯和这场婚姻为自己的“一己私欲”修建了一座堡垒,在堡垒的保护下,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文章图片11

卢芹斋四个女儿

在这样压抑的婚姻生活中,玛丽·罗斯还是为卢芹斋生育了4个女儿。不过,从未把她放在心上的卢芹斋,却对外宣称自己这一生没有任何子嗣。

对他来说,除了不爱玛丽·罗斯这个理由外,没有儿子就相当于没有子嗣。

为了赚钱,不惜倒卖中国文物。

为了个人欲望,又和情人的女儿结婚。

一时间,无数国人对卢芹斋的评价达到了最冰点,有人骂他是卖国贼,又人说他不知廉耻,丢中国人的脸。

可是,卢芹斋真的这么十恶不赦吗?

当年,林语堂为了发明“明快中文打印机”,很快就把10万美金的积蓄消耗殆尽。

卢芹斋听说后,毫不犹豫慷慨解囊,欣然资助。后来,打印机发明成功,林语堂便将这段轶事记在《林语堂传》一书中。

文章图片12

林语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卢芹斋又动员巴黎和纽约的全体员工,为中国人民和伤员捐资,提供救济。

为了支持中国共产党,卢芹斋和林语堂、顾维钧夫妇一起在海外投身慈善,举办义卖活动,活动所得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

而让卢芹斋彻底摘掉“卖国贼”这顶帽子的,是他于1942年资助了当时的中国驻美大使,成功举办促进中美关系的活动。

1947年,卢芹斋又在学者陈梦家的鼓动下,把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嗣子壶”捐给了清华大学文物陈列室。

就建于巴黎蒙梭公园附近最具有中式建筑风格的“巴黎红楼”,也是在卢芹斋为了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而斥巨资兴建的。

文章图片13

前去巴黎红楼购买中国收藏品的人都说,虽然人未到中国,但在卢芹斋的古董店却感受到了中国建筑的艺术风格。

不仅如此,有一段时间,巴黎红楼每天还会免费资助中国留学生一顿午餐,卢芹斋把这称为“中国特色”。

结语:

提出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曾说过:“人心非善非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当下的“认知”做出相应的决定或行为,而不轻易对一个人下定义,是作为成年人最基本的礼貌和修养。

文章图片14

你认为卢芹斋的一生够传奇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