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阎王老子开饭店,平日鬼都不上门呦!”彭德怀看着气氛略显沉闷的会场,一贯威严的他难得开了一句玩笑。与会人员卸下了思想包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自己对接下来这场大战的看法。1948年4月13日,西北野战军召开前委扩大会,研究宜瓦战役之后的作战目标,西北军政主要首长以及各纵队的司令员、政委都来了。彭总在会上提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集中西野主力,长驱直入,直捣西府(宝鸡)。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打好了的话收益很大,但不可知因素也很多,风险也不小,需要谨慎考虑。当时的形势是,西野在宜川、瓦子街取得重大胜利,全歼胡宗南的一个军,关中为之震动。但胡宗南依然占据着延安、洛川一线,西野部队在陕北的机动空间仍然不大,想再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歼敌一路,已经不太可能。此时全国其他各地战区早已转入外线反攻,彭总自然也不甘人后,在宜瓦大捷之后就考虑寻机杀到外线去。宝鸡是胡宗南的后勤基地,粮草、被服、弹药不计其数,如果能趁敌不备拿下宝鸡,缴获这些物资,那么西野部队至少在一年时间内将不再为后勤而发愁。而在彭总看来,如何在贫瘠的黄土地上解决部队的吃穿问题,这是比如何歼灭敌人更难,也更迫切的问题。彭总以副总司令的职务执掌西北野战军,自然有着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威,平时众将也都多少有些怕他。不过,彭总并非听不进不同意见,他一贯主张听取意见。在这次会议上他也着重强调,重大战役行动一定要多听听各方意见,马虎不得。孤军深入为兵家大忌,这是任何一个带兵的人都明白的常识。不过,之前西野部队屡胜胡宗南部,各级官兵都把胡看作草包,无形中轻敌思想严重起来。宜瓦战役的空前胜利更是让西野上下士气爆棚,因此多数人对兵出西府的困难认识不足,求战欲望很强,对战役前景的判断很乐观。会上,有两个人着重强调打宝鸡的困难,一个是习政委,一个是赵寿山副司令员,他们的头脑是比较冷静的。习政委并没有反对打宝鸡,但他明确说,长途奔袭打宝鸡困难很大,必须出敌不意,捞一把就走,决不可恋战。赵寿山则明确反对这次孤军深入的军事冒险,理由是我军的对手不光是胡宗南,还有马步芳,如果全军深入关中,就等于置我军于两大强敌的夹缝之中,陷得越深,危险越大。赵寿山是土生土长的陕西户县人,青年时代在冯玉祥、杨虎城西北军中,他对陕西的地理民情了如指掌,所以他的意见彭总一贯是很重视的。不过,彭总这一次没有采纳赵的意见,还是决定发起西府战役,相机夺取宝鸡,因为彭总认定了胡、马之间是有矛盾的,我军打胡,马是不会来增援的。西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从左至右依次为赵寿山、张宗逊、彭德怀、甘泗淇打宝鸡比想象中还要容易得多,1纵和2纵一天时间就攻下宝鸡,缴获的军火物资堆积如山,让穷惯了的西野官兵发了“洋财”。不过,彭总对敌军的实力估计不足,没料到胡宗南这一回杀伐果断,宁可舍弃潼关也要调兵来增援关中,更没料到矛盾深重的胡宗南和马步芳竟能联手夹击我军。此刻,西北野战军正面临一场恶战。据时任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长的范明回忆,当胡军逼近宝鸡时,形势万分紧张。一贯乐观活泼的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火烧火燎地对他说,物资不要分配了,带不走的就地销毁。当范明和甘泗淇匆匆赶到马家山彭总指挥所时,看到彭的身边只有一个警卫班,再没有其它 部队。彭总背着手,站在炕下,正在给参谋口授电报,气氛十分紧张。彭总告诉甘泗淇,据侦察员报告,敌军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他的话刚说完,村子里枪声大作,警卫战士报告说已经有敌人进村了。彭总像没听见似的,让甘泗淇去1纵协助指挥,临行时特意强调说,万一部队相互之间联系不上,要发扬各自为战的精神。身经百战的彭总一生经历无数大风大浪,虽身处危境却丝毫不乱。枪声越来越密,越来越近,他仍然不慌不忙地给参谋们口授电报,一气下达了4份命令部队撤退的电报,视近在咫尺的敌人为无物。此时天色黄昏,进村的敌人越来越多,已经进了隔壁的院子,和彭总只有一墙之隔。彭总带着司令部的人向外走去,已经很久不配枪的他破例要了一支手枪,口中嘟哝着:要死的可以,活的没有。”此时的彭总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找不到主力部队,就带着司令部的这几个人打游击,就像他给甘泗淇说的那样,“发扬各自为战的精神”。打游击原本就是我军的老本行,借着夜色掩护,彭总一行从容撤出了村子,一口气走了四五里地,有惊无险地脱离险境,而且还偶遇野司直属部队一个连,众人这才稍微松了口气。有了这个连,哪怕遇上了敌人,也能抵挡一阵子。一直神经高度紧张的彭总总算可以松弛一下了,他哼起了京戏《武家坡》中的唱段:一马离了西凉界,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他们往北又走了三天,追敌就像蝗虫似的,一直跟在后面扑来。敌机出现在上空,轮番俯冲扫射,警卫人员拉彭总去隐蔽处躲一躲。彭总发火道:“子弹千发万发,不会专门打我彭德怀!”经过7天7夜突围,这支队伍终于和1纵汇合了,总算脱离了险境。彭总心情好了不少,问范明什么是为将之道?范明不解,彭总笑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奔于后而目不移,斯可以为将矣!”这句话出自宋人苏洵的《心术》一文,正是彭总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