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一次“自我上头”事件

 咔咔同学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我时常会陷入自导自演的想象而产生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在这种时候接收到的外界信息都会成为“自我自洽”的有力证据。一般这时,理性完全被感性拿捏,没有分析没有理智没有逻辑,只有自我感动。

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前段时间工作上有些变动,内部有了些分工的调整。这本是个看起来不错的事情,因为待遇没有变化,但要做的事情看起来好像少了些

——然而我依旧陷入了自怨自艾的状态。虽然向来自诩是个佛系玩家,但实际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我的理智告诉我:“前段时间还头疼规划,现在不用做这个工作了岂不是妙哉妙哉?待遇好,还有大把自由时间,简直是神仙工作!”我点头,深以为然。

那阴影中的“小我”也站出来,说:“不信任!不满意啊这是!人家都说能者多劳,这明显是领导对你工作不满意才调整的啊!不能忍气吞声!”我一听,血气上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显然在感性与理性的争战中,感性从未失手。我听任我的情绪,头脑中的“小我”变成我的主人,掌控我的行为,我的想法,甚至我的血压。

“看来要换个工作了”“两年了也差不多了”“人要多接触新事物才可以不断学习”“要么更新简历吧?” “我是intp人格,就是不适合管理岗啊!” 

……这些想法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我逐渐凌乱。工作也毕竟不是小事,于是我找了身边的人聊一聊。

朋友C说,“调整一下心态,不过两年了也差不多了可以看看机会。”我有点动摇:是不是真的如我所想?缘分已尽?

朋友Z说,“如果是我就直接走啦!做的不开心的工作我可不要继续做啦!你看我现在就在gap,我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 我备受鼓舞,对!就是这样!

朋友L说,“有些冲动。我会再反省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增长点。” 我不开心,怎么还要我反省!我对L说,“不跟你说了!你不懂!”(其实这个意思是:我没有听到我想听的——你知道的大脑的原始机制就是总想听顺耳的话)

朋友X说,“从公司角度考虑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你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愕然,他说“这样的决定自然有考量,公司才没工夫考虑个人怎样怎样”

我平复了一下起伏,默默低头安静了会。才发现我又自以为是了,想到L的建议,我突然感到羞愧难当,幼稚又冲动。

我突然醒悟,我的波动完全建立在“自我的世界”中,本能的想听自己想听的话,活在幻想的自以为是中,根本没有跳出自我的立场,作出成熟的“理性思考”。

突然深刻意识到,为什么马斯克说建立一个自我否定的反馈机制是多么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难……

虽然人们每天说很多聪明又漂亮但废话,但这个世界还是由情感驱动的。当然意识到这一点我可以选择“听任情感”,气呼呼意气用事,也可以选择“对抗出厂设定”,毕竟对抗才可以进步,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不是吗?而不是靠着惯性重复生活。

习惯性的自以为是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自大,而这正是来自于人性之恶——骄傲。所以,尽量保持清醒。警惕那些“自以为是”,“顺耳之言”,我对自己说。

————————————————

继“心灵捕手”计划的后续,我当真捕捉到了不少我的“人性的弱点”(计划见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有些东西,不说出来写下来总归不是自己的。捕到12只“苍蝇”,陈列如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