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一周七天我点了六次贝果”

 咔咔同学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疫情期间,朋友团购了皮爷家的贝果,拍个照晒出来说太激动了。

我没吃过贝果,所以问它和普通面包的区别是什么?朋友说,比较有嚼劲,中间可以夹东西。我不屑,说:“馒头也是这样”。可真够扫兴的!

在我的印象里,贝果就是“没炸过的甜甜圈”,外表看上去普普通通,在面包店里也是丑团团的,朴实无华的一个小圆圆躺在角落里。它没有奶油,没有芝士,没有馅料,也没有黄油香,所以从来不会是我多看一眼的选择。


上周回到上海,因为不能堂食,所以在公司就只能选择叫外卖。

看到公司附近有家贝果专门店,我一时兴起,就点了个“鸡蛋车达牛油果贝果”——这一点就给我点开了一条新的美食探索之路,这平平无奇的小玩意也太美味了,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然后在后面的几天,我分别点了奇亚籽软贝果,碱水红豆贝果,芝心奶酪贝果,和朋友出来吃饭也要点个贝果,去做个美容也要点上两个,其中一个送给店里的小姐姐,还在手机上不断搜索上海有哪些好吃的贝果门店,发给朋友们约好时间要去打卡…… 

我跟没吃过的朋友们形容:它看着很朴素,但是口感很好!一定要夹着奶酪,还必须吃热的!越嚼越香,不知不觉一只就吃没了,看着不大但是吃完就很饱!它是烘烤之前先用开水把面团煮过的,所以比一般面包韧性好很多!试一下试一下!

一夜之间我变成了一个“贝果推广大使”,一发不可收拾。想到之前我的不屑,很想对之前错过的贝果们说一句:宝贝,对不起。


“贝果乌龙”事件——我从之前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的无法自拔,这个事情给了一个启发:就是我们平时都是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的,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透过自己的认知和眼睛去观察,感知和评论外面的一切。这其实是一种难以突破的狭隘。

因为这种狭隘的存在,很难让我们对人,事,物有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所以只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去感受,然后再加强小世界里的固有认知——从而会有一种“你看我就说吧”的骄傲感滋生出来。

固有印象,贴标签,评论,评判,观点的形成,观点的争执,某些意义上说可能都是认知狭隘的表现。

我们死守着一片小小的田地,不允许一片云飘过,不允许一阵风吹过,因为会把其他种子带来,担心它会生根发芽,变成自己不认识的小田地。

我在想,如何尽量避免这种狭隘和骄傲的横溢?那就是“keep an open mind”——保持开放的头脑,少去评判和贴标签(给自己贴标签也算),然后多尝试,多体验。特别是避开那些“刻板印象”的暗示,比如星座,生肖,八字,甚至mbti等等人格测试,我认为某些意义上说这都有些心理暗示——因为我是这样的,所以我就要变成这样的。

但是,谁规定你就是这样啦?你不想多探索一些更多的未知吗?游戏规则都是自己决定的。

多体验,多探索,保持好奇和谦逊,别急着给自己,给别人,给外面的一切下定论——

我就叫它“贝果定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