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十几万的籽料车珠子,到底是亏还是赚了?

 藏玉APP 2023-04-10 发布于北京

说到手串,文玩者,玩玉者一点都不陌生,可是要说手串的珠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个籽料是如何变成珠子的呢?

这背后的故事,你可能不知道!

沁料珠子怎么来的?

这是一块500克的原石,从外表来看满金皮很漂亮,但是有一条很明显的裂。

一般重皮之下有沁色,这块也不例外,切开第一刀后,可以看到肉内有很深的沁色,局部窜脏,所幸里面没有什么大裂,就是松了点,想做牌子比较难了。

一番思量后最终决定车珠子,这样可以取玉质最好的部分,有黑也可以避开。

现在牌片的厚度已经决定了珠子的大小,为了保持珠子的统一性,只能出0.8mm的。

接下来要在牌片上找到合适的位置用机器套出一个个圆柱体,然后再经过滚圆处理。

套好的料子目前是这样的:

磨圆如果单纯靠机器的话,很难做到完美的圆形球状,所以需要人工手工去做。

操作时仅仅用两根手指捏住珠子,却要在飞快转动的砂盘上不断的转换角度去搓圆,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且还需要纯熟的技艺,因为珠子越小,就越难拿捏,危险性就越大。

就像下面视频里这样:

这两步操作下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让圆柱体变成圆球的过程,也是最费料子的一步,差不多做一颗珠子,要浪费掉一半的料子。

然后再进行打孔,打磨抛光等处理,这样一个成品的圆珠就制作好了。

这个过程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其实不然,如果操作不当,会令原本就不富足的数量更加雪上加霜。

比如说套珠子时震出内裂,或者打孔打崩了,那么一颗珠子就废了,所以说车珠子本身对玉质就有一定的要求,不是随便什么料都可以的。

最后,十几万的原石就出了这么一条108的珠链,那么制作这条珠链的成本也要这个数了,可见车珠子有多奢侈。

那么大家看到的又美又便宜的“籽料珠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各位吧!

疯狂的车珠子?

白菜萝卜各有所爱,玩玉也是。

有不少藏家痴迷车珠子的乐趣,甚至不惜花大料,好料,疯狂车珠子,以求用高端料打造心中的完美手串!

别看他们失去了好料,同时也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其中滋味不言而喻~

那到底是赚钱还是亏钱呢?到底是惜料还是废料呢?相信大家心里都有各自的答案。

通常来说我们遇到一块原料,优先考虑等级一定是“一镯二牌三把件四挂件”。

先把能保住的硬通货琢磨完了,再看看能不能出一些随形的小雕件,小挂饰,最后再考虑出珠子。

因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否出一串同料的珠子。

如果由不同的料子所配的手串,难免会有颜色和质量上的差异,就会显得不上档次卖不上价。

如果原料本钱高的话,出不了一串同料的手串,能否保本也是一件头疼的问题,所以但凡是惜料的人,是很少第一时间会想到车珠子的。

有些朋友会说,就是不用了的废料和边角料才会车珠子的。

的确,在切料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切输的料子,通常会被当成“废料”来处理的,再加上绺、裂较多等原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活,那干脆车珠子算了。

但这里的“废”也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在很多玉雕师看来,相对于雕刻完整的原料,在边角料上费时费力设计雕刻并不划算,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选择“车珠子”,或者做界面,也叫物尽其用。

另外,如果不小心摔断手镯,牌子等物件,已不好补救的情况下,车珠子也是一种及时止损的选择,也多了一份普适性。

如果在以前,确实有专门收边角料的人,他们收去就是琢磨如何凑珠子。但是那是以前了,以前大家切料子也都舍得,都希望展现玉料本身的美。

但是现在不一样,原料成品的高涨,边角料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昂,切料也是越切越小心,就算卖得再便宜,也会留下,因为有着高昂的成本和风险在开路。

所以现在谁还随随便便丢边角料呢?如果有,在哪里请告知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