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美白古方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4-10 发布于甘肃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中药美白是中药美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美白讲究慢调细理,通过调节体内环境从而改善皮肤的质地,是非常传统、有效的方法。但不能追求速度,而要长期坚持,方能获得完美的效果。现简单介绍几种简易方法,仅供参考。

比较著名的是《御药院方》中的“七白膏”:
    香白芷、白蔹、白术各30g,白茯苓、白附子、细辛各9g,白及15g。将白茯苓去皮,白附子生用,细辛去叶土,再将上药共研为细粉,用鸡蛋清调丸,如弹子大,或如人小指状,阴干储存备用。每晚睡前洗脸后,用七白膏蘸温浆水涂面。有洁面增白之功。

《御药院方》是宋朝皇家御用药方集,给皇家用的东西,总归是要有一点功效的吧。    

Image

另外,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的关于美白和提亮的药方鹿角散和五香散,也是比较有名的:    鹿角散:鹿角一根,白芷、川芎、细辛、天冬门、白附子、白术、白蔹个112克,杏仁4枚,牛乳1800克,将鹿角先以水渍100天,与诸药纳入牛乳中,缓火煎令汁尽,出角,牛乳摩之涂面。    五香散则是洁面美白配方:荜豆、黄芪、白茯苓、葳蕤、杜若、商陆、大豆黄卷各200克,白芷、当归、白附子、冬瓜仁、杜蘅、白僵蚕、辛夷仁、香附子、蜀葵花、旋覆花、防风、木兰、川芎、藁本、皂荚、白胶、杏仁、梅肉、酸浆、浮萍、天冬门、白术、土瓜根各150克,猪胰2具(曝干)。上方药共捣筛为末,用以洗面。

Image

莹肌如玉散《普济方》

皂角,味辛,性温,微毒,能除湿毒、治疮毒、咳嗽痰喘等;绿豆粉的清热解毒作用;天花粉作为药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称它'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方编》中称天花粉'能除热,生津液,益阳气'。防风和藁本,都是祛风解表、除湿的良药,能抑治病菌、病毒损伤皮肤。香茅、零陵香,它能使整个粉剂芳香扑鼻。山柰,即香科山柰子,有类似于冰片的作用,可辟秽化浊。甘松可使皮肤由黑变白。这莹肌如玉散香气袭人,除湿解毒,又能让皮肤变得白白嫩嫩,三效合一,粉刺自然消除。

Image

中药美白讲究慢调细理,通过调节体内环境从而改善皮肤的质地,这是一个非常传统,但是有效的方法,中药美白不能追求速度,而是持久。所以中药美白重在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