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鉴解读:张仪借势

 修远兮 2023-04-10 发布于西藏

原文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
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张仪相魏一岁,卒。

译文

张仪归报时,尚未到达咸阳,秦惠王却已经去世,子武王即位。当武王还是太子时,他并不看重张仪,当他即位后,许多臣子都对张仪进行了贬低诋毁。当时,诸侯们听说张仪与秦王之间有不和之事,纷纷背弃秦国,重新向其他国家投降。张仪向秦武王建议:“王大可在东方寻找机会,等到东方有变动时,就可以利用机会多获取一些领土。据臣所闻,齐王非常厌恶我,只要我在哪里,齐王就一定会攻打那里。我请求陛下允许我放弃自己不称职的身份,去投降梁国,这样齐国就会攻打梁国。当齐国和梁国交战而无法分出胜负时,您可以趁机伐韩国,占领三川地区,掌控天子,查看地图,完成您的霸业。”
秦武王答应了张仪的提议。齐王果然攻打了梁国,梁王非常害怕。但张仪说:“陛下不必担心,我可以让齐国停止攻打。”于是,他派遣自己的舍人前往楚国,让楚国向齐王传达消息:“齐王啊,你真是太信任张仪了!”齐王问道:“怎么了?”楚使者回答说:“张仪离开秦国时,就已经与秦王商量好了,想让齐国和梁国相互攻打,从而让秦国占领三川地区。如今,齐王果然攻打了梁国,实际上,您正在帮助张仪达成他的目的。”齐王听了,便停止了进攻。张仪曾在魏国当相一年,后来去世了。

通鉴解读

之前讲了商鞅,今天则讲到张仪。商鞅刚毅厚重,张仪则轻盈飘逸。若说谈及一往无前的勇气,张仪还不如商鞅。但若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商鞅远不及张仪。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张仪的惊世才智。

张仪在政治上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总能立足不败之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

具体来说:

1.如果齐王真的进攻魏国,秦王可以趁机占据三川地区,挟持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张仪就成功地谋划帮助新秦王,得到了新秦王的信任,重新在秦国找到了自己的支持者,成为威风凛凛的秦武信君。

2.如果齐王听取了楚国使者的谏言,取消了对魏国的军事行动,那么张仪便会得到魏王的信任,从而能够在魏国谋到一个好差事,安享晚年。

3.张仪的能力在于善于借势,把一个环环相扣的计划串起来。他首先利用了齐国的仇恨,然后利用了齐国的兵力,接着又利用了自己和秦王的计划,最终以退齐军为名,得到了魏王的信任。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

兵法有云:先求不败,而后求胜。无论如何,你可能会小赚一笔,但张仪永远不会吃亏。这就是张仪给我们留下的精彩谢幕表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