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宝泉|可爱的沈兄

 夏德明 2023-04-11 发布于山东

我可爱的沈兄,名字叫做沈希平。他于一九七〇年从哈尔滨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前身)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虎林县第二中学任教。我有幸和沈兄一起工作了六年,他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至今难忘。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我拥有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时候,他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胃病,经常疼痛。他就用手捂着肚子,坚持工作,始终不肯请假休息。病情发作厉害时,他就掏出随身带着的小蜂蜜瓶,喝一口后继续工作。望着他清瘦的面孔,佝偻的身材,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捂着腰工作的人民好干部焦裕禄同志。感到沈兄和焦书记何其相似,心里既佩服沈兄又担心他的身体。

终于在一天,沈兄胃疼病发作时,我忍不住问道:“沈兄没去医院看看吗?老是这么自己抗着,怎么能行呢?”

“我这个老病号,医院的内科大夫哪还有不认识的呢?就那么几种药,吃了也不管用。我是胃粘膜脱落,只能靠自己慢慢恢复了。”

“应该出去看看,说不定大医院会有办法。”

“大医院也是用这几种药,去了白浪费时间。”

“慢性病主要靠养,你应该请假在家休息一段时间,感觉恢复得差不多了,再来上班也不迟。像你这样带病工作,会把身体拖垮的呀。”

“其实讲课倒不怎么累,而且和同学们在一起,感到挺开心的,自己常常会忘记了病痛。再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若是请假了,不就把担子压到了别人的身上,给人家增加工作量了吗?”

善良的沈兄啊,原来是不忍心给别人增加负担,才坚持带病工作。通过这件事情,使我对沈兄敬佩有加。

那时候,我看到学生不重视学习,自己有劲儿使不上,萌生了改行的想法。我把想法对沈兄说了。沈兄开导我说:“教书育人,国之大计。党把这项工作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把担子担起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使他们将来能为囯家多做贡献。不知老弟琢磨过咱们工作的环境没有?你看,学校前面是什么?后面又是什么?”

“前面是油厂哇,后面是四小学呀。”

“不对,再往远处看。”

“往远处着,除了民房还是民房,不会是让我放眼世界,看五大洲四大洋吧?”

“那倒不是。我让你看的是地理环境。咱们后面是苍翠的石青山,前面是蜿蜒的穆棱河,物华天宝,多好的工作环境啊!”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哪。经沈兄一点拨,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自豪感油然而生。”

以后,沈兄又多次和我谈心,使我彻底打消了转行的想法,坚定了教育工作的信心。自己从青丝到白头,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无怨无悔。

有一次学校搞公开课,是高一学年的政治课。我下课晚了,跑着赶去听课,跑到公开课教室门口,看到沈兄站在那里,微笑着朝我点头。我来不及和他打招呼,急忙跑进教室里坐好。心里纳闷,沈兄怎么还不进来,他在等谁呢?铃声响了,沈兄笑容可掬地走进来,与同学们问过好后,开始上课。我惊讶不已,忍不住小声问旁边的李老师:“沈老师不是教物理吗?什么时候改行教政治了?”沈老师毕业后一直执教生物,由于学校缺少物理老师,他就主动要求改行教物理了。

“高一学年缺少政治老师,这学期,沈老师就申请执教政治了。”李老师答道。

沈兄的举动,使我想起了当时流行的一段话,“革命工作像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沈兄从生物搬到物理,又从物理搬到政治,真是工作的万金油哇。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黑板上沈兄写的课题。“啊!”顿时眼前一亮,“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工工整整的八个字,标准的楷书,体现出书法家的风范。我想,即便是在学校语文组里的十几个老师中,又能挑出来几个,能写出这样的一手好字呢?沈兄课还没有开始讲,板书已经得到了满分。

沈兄满面春风,开始讲课。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标准的普通话,给人一种亲切感。他巧妙的和学生互动,课堂上生动活泼。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坐在我后面的邱老师小声地嘀咕道:“演出是否获得成功,关键要看排练的功夫了。”

当沈兄提问时,全班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连最出名的调皮蛋吴伟志同学也高高地举起手来。

“肯定不敢叫吴伟志。”又是邱老师不和谐的声音。吴伟志是出名的调皮学生,老师们基本上都认识他。

沈兄审视一下全班同学后,出人意料地竟提问了吴伟志。尽管吴伟志同学回答的风马牛不相及,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声,但沈兄还是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吴伟志同学积极回答问题的学习态度,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作秀。”邱老师不屑一顾地说道。

我听后,准备回头和他理论几句,旁边的李老师轻轻碰我一下,并示意这是在课堂上,我才强忍住了火气。

过了一会儿,沈兄又开始提问,吴伟志同学又高高地举起了手。

“这回可不敢再提问他了。”又是邱老师阴阳怪气的声音。

“这节课,吴伟志同学表现不错,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虽然我已经提问了他一攻,但还想给他一次机会,大家说,好不好哇?”

“好!”全班同学齐声响应。

吴伟志同学激动得满脸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基本上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

沈兄又一次肯定了吴伟志同学,并希望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像今天一样积极主动。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有效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的。吴伟志同学坐下后,腰板挺直了许多。

“玩深沉。”不悦耳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那你也玩一个试试,有这个胆量吗?”我忍不住,小声回了一句,他识趣的再也没有敢发声。

评介公开课时,我恰好和邱老师分在一组。邱老师率先发难道:“沈老师这节课,给人的感觉是舞台演出的痕迹太重,缺少实地教学的真实感。这也难免,毕竟沈老师不是政治的科班出身,半路出家改教政治。用现在的话讲,叫做混儿,能假模假式的对付下来,也不容易了。总之,这节公开课没看出什么闪光点,充其量算是一节普普通通的一般课。希望学校以后再搞公开课,选材时,要全面慎重考虑。”

我强忍着怒火,听完了邱老师的发言,马上发言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说:“从教学的五大环节来看,沈老师备课充分,执行得非常到位,课堂上生动活跃,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无可挑剔。板书、普通话、师生互动更是本课的亮点。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似乎是沈老师主导得有点多了,若能指导学生们分组讨论或辩论,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儿。”说到这里,我话风一转道:“学校搞公开课,旨在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抵毁和全盘否定。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羡慕嫉妒恨。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的,有能耐的话,请你真刀实枪上一节公开课给我们看看,有比较才能鉴别,也展示一下所谓的'高人’风采,别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好!”“好!”组里有老师叫好并鼓掌。“张老师说得好!我赞同。”年长的何老师说道。接着何老师发言,他充分肯定沈老师的公开课,认为这是一节极有意义的成功公开课,对教育改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号召老师们认真学习领会。我瞄一眼邱老师,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自然的低着头,再也没敢说话。

后来,沈兄不知道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他大度的对我说道:“老弟,我都没当作一回事儿,你倒是跟他较什么真哪?其实,我听到了老邱的话,觉得挺开心的,他是在关注着我啊!想想看,多一个人关注自己是多么有幸的事情啊。这样,能促使咱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应该感谢老邱才是。我每次看到他,都先向他打招呼,平时也主动和他说话。希望你以后和他好好相处,可千万不能产生对立情绪啊!”

善良的沈兄,以阳光的心态,去温暖每一个人,包括攻击过自己的人。这样宽阔的胸怀,学校里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啊!

学校搞文艺会演,负责此项工作的单敏老师对我说:“希望你班能排个群口锣鼓快板,宣传学校的好人好事。”

“好的,那就宣传可爱的沈兄。”我不假思索地说道。

“不能只宣传一个人,像芳贤书记,张永学老师,孙彩萍老师等优秀教职工,都应该宣传。依我看,起码得宣传十个人以上。”

“那每个人的事迹只能用四句话摡括了。”

“是的,快板要有分有合,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

“好的,我们尽力而为。”

当时,我正带领学生在校办农场参加夏锄劳动,在劳动的间隙中,我写了一首快板,让学生们抽空排练。由于我心里倾向于沈兄,还是给他多加了四句。

校办农场距离学校二十余里,我们吃住都在农场。没有锣鼓,学生们就敲着碗盆当作锣鼓点,排练得十分投入。由于我们远离学校,也没办法彩排,到了演出时间后,我和参加演出的同学们步行赶回来,直接奔县文化馆的舞台去演出。

轮到我班级表演节目时,一阵锣鼓点后,演出的同学们开始用快板的形式一一叙说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由于这样的节目只有一个,比较独特,很吸引观众。内容又是赞扬本校的先进教师和员工,耳熟能详,使观看的师生们比较感兴趣。

说到沈希平老师时,只见舞台上的队伍里走出一女同学,她走到舞台中央右手一扬,抑扬顿挫地说道:

优秀教师沈希平,

响应号召学雷锋。

忠于人民忠于党,

甘做革命螺丝钉。合:忠于人民忠于党,

甘做革命螺丝钉。

咚咚一咚一咚咚,咣咣一咣一咣咣,咚咚一咚一咚咚,咣咣一咣一咣咣。随着锣鼓点,队形在变化,舞台中央的女同学亮相展示。锣鼓点停下后,这个女同学接着说:

吃苦耐劳挑重担,

助人为乐记心中。

毫不利己为人民,

教育战线誉美名。

合:亳不利己为人民,

教育战线誉美名。

咚咚一咚一咚咚,咣咣一咣一咣咣。“哗!”锣鼓声早已被观众的掌声淹没了。

不知何时,沈兄来到我身边,他调笑道:“瞧你把我夸的,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太抬举我啦。我离你定的标准差的远去了,我还得继续努力呀。”

我无意间看到邱老师铁青着脸,坐在那里鼓气,便用肩膀碰一下沈老师,小声说道:“沈兄,你往那儿瞧瞧。”说完我用嘴角示意。

“哈哈!你又惹祸了吧?看来双边关系又要紧张了,还得想办法缓合呀。”

“小肚鸡肠,不用理他。”

“咱俩是兄弟,和他也是兄弟嘛。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尽量谦让吧。”沈兄说完刚想走,忽然问道:“哦,刚才的演出我有点没有看明白,那个说快板的女同学右手一扬是什么意思啊?”

“扬右手是什么意思?”我还真沒有想过,排练时为了增加点艺术性,我要求同学们多使用肢体语言,使舞台上的形象生动,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怎么回答泥?忽然之间,我灵光一闪,顺口说道:“榜样。”

“左手一扬,又是什么意思呢?”

“楷模。还有双手展开,表示的是温暖。”

“你可真逗,哈哈!”沈兄开心的笑了起来。

“哈哈!”我忍不住也跟着笑了。

虎林二中校办农场的前身是宝东中学,后来宝东中学迁往虎林市区,与工读中学合并,成立了虎林第二中学。原宝东中学遗留下来的校舍、八百多亩土地、农机具、牲畜、十多位农工等人财物,为了便于管理,二中就组建了校办农场。

不久,文化教育系统为了安置待业青年,成立了文教青年点。有关领导经过多方考察,最后决定,将文教青年点建在二中的校办农场,以安置二十多个知识青年。

这样,就需要一个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领导艺术的人,担任校办农场的场长并兼知青点的点长。

学校领导经过校长办公会研究,觉得沈希平老师是最佳人选,便准备委派他担此重任。领导考虑到,因工作需要,沈老师吃住都在农场,条件比较艰苦,他又患有严重的胃病,担心身体吃不消,决定先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若沈老师不同意,也不勉强,再物色别人。

没想到,沈老师以大局为重,一口应允。并积极表态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团结群众,身体力行,共克时艰,争取第一年就给大家带来惊喜。”

“你有胃病,身体能行吗?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啊!”领导担心地说道。

“没事,我随身带着药品。没准儿,水土一换,胃病还好了呢。”沈兄乐观地答道。

就这样,沈老师高高兴兴地打起背包,赴二中的校办农场上任去了。

一年五月初,学校派我带的班去校办农场参加春播劳动。见到沈兄,让我大吃一惊。只见他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半大蓝色工作服,腰间扎着一条布带子,头戴一顶帽沿耷拉下来的单帽,两只脚的解放鞋上,糊满了泥巴。活脱脱一普通农民的形象,身上哪还有一点儿温尔儒雅的知识分子气质?

“你怎么遭成这样了?”我心疼地问道。

“我挺好的呀。再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天天下地干活,和农工一起摸爬滚打,只能是这样的打扮。”

“身体怎么样?胃病经常犯吗?”

“身体不错,自己感觉比以前强了不少。胃疼很少犯,可能是粗茶淡饭更养胃。”沈兄和以前一样乐观。

那时候农场的条件非常艰苦。由于农场多了二十多名知青,他们常年吃住在农场,地窰里貯存的萝卜土豆白菜,以及腌制的酸菜早都造光了,只剩下几缸咸菜可供食用。大家只好早晚大饼子、小碴子粥就咸菜,中午是两合面发糕就咸菜汤。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学们毫无怨言,早出晚归,和农工一起参加春耕劳动。

一天,沈兄问我道:“同学们对伙食有什么意见?”

“顿顿热汤热水的,同学们吃得挺饱,没有意见。再说到这儿是接受锻炼的,又不是来享福的,农场就这么个条件,大家都能理解。”

“唉!真是难为孩子们了。”

“春播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咬咬牙怎么也坚持下来了。”

“孩子们能坚持下去,我相信,只怕干最后,人都累瘦了一圈,回去可怎么向家长交代呀?”沈兄说到这里,低头略微思索了一下,话锋一转道:“无论如何得想办法改善伙食。”

“农场就这个条件,怎么改善呀?”

“有了,劳动休息时,你领着学生挖点野菜,这样就不用顿顿嚼咸菜了。”

“真是个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拍一下脑袋笑着说道。

劳动休息时,我发动学生挖野菜,以改善伙食。同学们积极性高涨,立即到未耕种的地里挖了不少荠荠菜,足够大家吃两顿的了。从那以后,早上虽然仍是咸菜,但中午和晚上改为荠菜汤了,同学们吃得香甜,干劲更高了。

随着劳动的进展,未翻耕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荠荠菜已无处可挖了。就在我发愁之际,沈兄告诉我,可以到附近的小山上采集四叶菜,味道比荠荠菜还鲜美。我欣喜不已,马上号召大家在劳动休息时,上山采四叶菜。我担心同学们不认识它,误采了有毒的野菜,专门采了些四野菜,给大家讲解,然后分发给大家当作标本,让同学们照样采集。没想到,同学们早都认识,根本不用标本,只用了下午劳动的休息时间,很快就采集了够一天吃的菜量了。

晚上,我对沈兄说:“四叶菜比较鲜美,明天中午包顿混合面的包子吧,犒劳一下学生们。”

“包包子油少了不好吃,可咱已经没多少豆油了,唉!”

“那就算了,还是做汤喝吧。”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完全理解沈兄的苦衷。

“我来想办法。”沈兄说完,神秘的笑了一下,似乎是有了主意。

第二天中午,食堂果然做了四叶菜包子,同学们兴高采烈,大快朵颐。我拿起一个,咬一口,香味四溢,满嘴流油,几口就造进去一个大包子。随手又拿起第二个,这时看到沈兄笑眯眯站在跟前。

我刚想开口,他抢先问道:“吃出什么馅儿了吗?”

“四叶菜啊!”

“我问的是用什么东西拌的四叶菜?”

“豆油哇。”转念一想不对,食堂所存豆油有限,沈兄是不可能奢侈使用的。“究竟是什么呢?”想到这儿,我掰开包子查看。“啊!”是用油条渣拌的包子馅,怪不得这么香啊!一定是沈兄为了让同学们吃上一顿包子,起早骑车赶到县城买的油条,不辞辛苦往返四十余里,才让我们享受了美食。

“沈兄,辛苦你了,我代表同学们谢谢你啦!”

“辛苦的是同学们,应该谢谢同学们。”

有了包子吃,同学们干劲更足了,男同学午休也不睡觉,主动上山采集四叶菜。一天中午,男同学们上山回来后,吵闹了一会儿,又出去了。我也没放在心上,翻个身继续睡觉了。

午休过后,我准备组织同学们上工,看到沈兄扛着一把铁锹,和几个男同学拎着四五条蛇,有说有笑的回来了。

原来,中午上山采野菜的同学看到几条蛇在石砬子上晒太阳,回来说给大家听,恰好被路过的沈兄听到了。他立刻找了把铁锹,让同学们领他去打蛇。

同学们看到我,七嘴八舌地夸沈老师厉害,一锹一条,瞬间就把这几条蛇全拍死了。

“打蛇要打七寸,我估摸着这一锹下去,怎么也能拍到蛇的要害部位了,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哈哈!”

“这可得小心,万一被蛇咬着,可就麻烦了。”

“哈哈!这里都是无毒蛇,即使咬一口也没关系的。”

“你把死蛇拿回来,准备做什么用呢?”

“喂猪,提高猪的免疫力。”校办农场养了不少猪,准备春节前杀了,分给教职员工们。

听说猪吃蛇,同学们来了兴趣,纷纷跟着沈老师去猪场看稀奇,我也跟着去了。

沈兄把几条蛇分别用刀剁了数段,扔到猪的饲养场里。大猪小猪都跑过来抢食,“嘎叭,嘎叭”嚼得山响,连骨头都没吐出一块。同学们指指点点,嘻嘻哈哈笑个不停。我看向沈兄,他呆呆地似有所思,我推了他一下,才和我们一起返回。

一天中午,几个男同学又掏了两饭盒鸟蛋送过来,让食堂晚上做蛋花汤喝。沈兄皱一下眉头说:“鸟儿捕食昆虫,是人类的朋友,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啊!”同学们听后,立即齐声答应。

以后隔三差五,食堂就会多了一道蛋花汤。我从炊事员那儿了解道,原来是沈老师自费从老乡家买的鸡蛋,给同学们补身体的。我听后,对可爱的沈兄充满了敬意。

一天劳动,我听扶犁的吆喝声很像是沈兄,到地头一看,果然是沈兄。只见他熟练地提起木犁调头,“喔喔”的吆喝声和老农无二。休息时,我对他说:“看来,这么短的时间,你把农活的十八般武艺,都已掌握了。”

“天天和农工们在一起,看也看会了。一旦有的农工因事因病,不能上工,我就得顶上去。像扶犁赶车,扬场垛垛,甚至抢钐刀打马草,我基本上都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不敢当,三着两着的还能对付。”沈兄谦虚地说道。

说话间,采野菜的男同学们跑回来,其中一人拎着一只不知被什么动物掏吃过的野免子。有个同学高兴地喊道:“开荤了,有肉吃啦!”

这只所谓的死兔子,跟个骨架差不多。整个腹部已沒有了,只剩下脊背和四条腿尚有一星半点儿的肉。还没等我说话,沈兄说道:“别说它身上已经没有肉,即使有也不能吃,不知它身上有没有传染病。埋了吧。”

“听沈老师的,快去埋了。”同学们听后,才很不情愿的把兔子埋了。

“哎!”沈兄似在叹气,又像是在下决心。

第二天中午收工回来,沈兄神秘兮兮的把我叫到一边,小声说道:“一会儿开饭时,你让同学们排好队,我有话说。”

“什么事儿呀?能向我透露点儿吗?”

“天机不可泄露。”沈兄笑一下又补充,“到时候,你要配合我,我让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哈哈!”说完,沈兄边笑边向食堂走去。

“莫名其妙。”我虽然嘴里嘀咕着,但还是按沈兄说的办,让体委把同学们集合在食堂门口,排好了队。

只见沈兄笑容满面从食堂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

他站在队列前面,对同学们说:“今天早上,猪场死了一头半大的壳郎猪。以前死因不明的猪,由于担心它患有疾病,一般都埋掉处理了。今天死的这头猪比较肥,我觉得埋了太可惜,准备让厨房做给同学们吃,改善一下伙食。可又怕猪患有疾病,大家吃了对身体不好,早上我就试吃了一次,啥事没有。现在,我再吃一次给同学们看看。”

沈兄说完,夹起一块红烧肉有滋有味地嚼起来,边嚼边向我使眼色。我会意,马上拿过他的筷子,夹起一块“叭嗒,叭嗒”香甜地嚼起来。

咽下后,我煽情道:“真香啊!同学们要不要吃啊?”

“要!”大家齐声喊道,声音比霹雳还响亮。

就这样,同学们一人一碗红烧肉大吃起来。沈兄笑眯眯的看着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不时的关照:“慢点儿吃,细嚼慢咽,不够还有。”

“好久没吃肉了,第一顿不能让同学们吃的太多,否则,会吃坏肚子的。”我提醒沈兄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头猪差不多够咱们吃三天的啦。”说完朝我得意地眨眨眼。

“这么热的天,猪肉不能坏了吧?”我担心地问道。

“咱有天然冰箱,我已经把剩下的猪肉放进筐里吊在井筒子里啦。随吃随取,既保鲜又方便哪。”

“沈兄就是厉害,愚弟彻底服你了,我想,这猪一一”

“患病死的,咱们是废物利用。”善良的沈兄抢过话头,不让我说下去。顿时,我明白了沈兄的良苦用心,以后在任何人面前,我再也没有主动提过死猪的事情。

没有不透风的墙。回到学校后我碰到邱老师,他怪笑着问道:“猪肉香吧?吃得开心吧?”

看着他不怀好意的样子,我立刻警觉起来。我严肃地回道:“病死的猪,我觉得埋了太可惜,就让食堂师傅做给同学们吃了。还好,同学们吃了没发生什么事儿。”

“哪哪能会发生事情。”邱老师不阴不阳地说道。

后来,书记和我谈话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提起了死猪的事情。我义正辞严的把我对邱老师说的话重述一遍,并表明我愿承担一起责任的态度。

书记沉思一下,面无表情地说道:“难为你们了。”以后,这件事情再也没有提起过,不了了之了。

一九七六年十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学校正在教室里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当教俄语的卢士厚老师介绍完经验后,回来坐到我身边说:“张老师,给支烟抽。”

我掏出烟递给他,并给他点着了火,看他脸色泛红,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我问道:“你热吗?”

“不热,头痛得厉害。”卢老师说完,大口吸烟。

烟抽了半截,他掐掉烟头说:“不行,我得出去走走。”说完,走出了教室。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卢老师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快来人啊!卢老师摔倒了。”卢老师刚出去,外面就传来学生的呼喊声。

原来卢老师出来,迈越房前的小水沟时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大家出来看到这样的危机状况,当时也不懂抢救措施,七手八脚抬起来就朝医院方向跑去。跑出二百多米,拦住一辆卡车,一路颠箥赶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严重的脑溢血,并下了病危通知书。

学校马上安排人员陪护,两人一班,每班十二小时。当天晚上,领导带头值第一班。由于我的学生在基层学农机,白天没有课,而沈老师又从农场赶回来开会,晚一天回去也无妨,就把我俩排在了第二班。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我俩准时赶到医院,看到值班老师正在给卢老师穿寿衣。唉!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曾任志愿军总部顾问团翻译组组长,五八年转业北大荒的卢世厚老师,就这样与世长辞了。我悲上心头,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快帮着穿寿衣。”我和沈老师听后,马上伸手帮忙。我帮着穿上衣,沈兄帮着穿裤子。不一会儿,忙乎完了。细心的沈兄给卢老师穿上袜子,开始给卢老师穿步鞋。穿上一只后,另一只怎么也穿不进去。

沈兄在我耳畔小声说:“这只为什么穿不上呢?我在农场听老农讲,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叨咕叨咕,可叨咕什么呢?”说完闭上眼睛,嘴唇在微微颤动。

我拿过沈兄手中的那只步鞋,用手一掏,掏出来一副白手套。我给卢老师戴上手套,穿上了鞋子。

这时,沈兄睁开眼睛问道:“鞋穿上了吗?”

“穿上了。”这样的场合,我不便多说。

接着,大家把卢老师尸体抬到太平间。说是太平间,其实就是在医院外面拐角处孤零零的一间空房子。门窗皆被拆走,四面透风,垃圾遍地,屋中间有一张停尸床。

领导临走前交代我们,尽职尽责,一定要守护好卢老师的遗体,千万不能出丁点儿差错。我们俩一起表态说:“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领导走后,沈兄不知从哪儿找来扫帚和铁锹,邀我一起清扫太平间垃圾。

“我叨咕管用吧?看来老农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不服不行啊。”沈兄一边清扫一边说道。

“你看看卢老师手上戴的是什么。”我说完,掀起盖尸布,让沈兄看。

“手套哇。”

“是手套,你知道原来放在哪里,就塞在你给卢老师穿不上的鞋子里了。”

“啊!”沈兄瞪大了眼睛。

“老农说的事情既有经验之谈,也有可能掺杂一些唯心的内容。咱们可不能全盘接受,应该一一”

“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你明白呀。看来你在农场参加过农民的丧事,也接受了点不该接受的东西。”

收拾完后,我们坐在外面聊天,那天天空阴沉,刮着小风,凉嗖嗖的。

“来,抽根烟暖和暖和。”沈兄掏出葡萄烟,里面只剩下四五根。他把烟盒往我手里一推说:“你先抽着,我再去买两盒。”说完起身离开了。我抽着烟,先后去太平间查看了两遍。

沈兄回来,把两盒葡萄烟硬往我怀里塞,我怎么推也推不开,只好勉为其难地收下了一盒。

“刚才你去太平间看了吗?这里耗子肯定不会少的,小心耗子咬了卢老师的尸体啊。”沈兄关照道。

宝东村的下乡杭州知青,打鱼时不慎掉河里淹死了。尸体放在日本鬼子遗留的地下军火库里冷藏,由于疏于看守,被耗子咬掉了鼻子,家属赶来后,悲愤难忍,引起了一场不必要的风波。

“刚才,我看过了,你再去看看。”我故意逗沈兄,抽着烟假装不看他,实际上用余光一直瞄着。

只见可爱的沈兄蹑手蹑脚前往,他没往门走,而是奔窗而去。快到窗洞时哈下了腰,然后慢慢地起身,突然沈兄“啊!”的一声大叫,转身跑回来。他面色苍白,断断续续说道:“坏一一了,卢老师的脸一一露一一出来了,一定是一一被耗子一一咬了。”

我立马跑进去,原来是盖尸布被风吹开了。我找了几块小石头,把尸布压好,出来看到可爱的沈兄惊魂未定,战战兢兢站在那里。我不忍心再捉弄他,安慰道:“沒事,是风吹的。”

“没有耗子吧?”

“我没看到。”

“有了,耗子怕声,我想办法弄出点响声来。”沈老师说完匆匆离开,很快就拿着一个破盆和一根短棍回来了。他不厌其烦,一会儿敲几下,一会儿敲几下,十分认真。我明白,沈兄敲盆,一半儿是吓唬耗子,另一半儿是给自己壮胆啊!可爱的沈兄,也有软弱的一面呀。以后我去太平间查看,就再也不叫沈兄了。

快到中午时,沈兄说出去一趟。我说:“你若有事,就先去忙吧,这里,我一个人完全可以的。”

“我要离开,那就是工作失职失责,即使对自己的良心也交代不过去呀,说什么我也要站好这班岗。”

沈兄回来,买了两瓶汽水和一包饼干,对我说:“中午咱兄弟俩简单对付一下吧。”

“这哪里是对付,又让沈兄破费了,真让我享受不起呀。”我也不客气,说完拿起饼干吃起来。

“哦,对了,有个事我可别忘记了。”

“什么事呢?”我正诧异间,只见沈兄从兜里掏出个小鞭炮来,用烟头点着,扔到太平间门口,鞭炮“吱吱”冒着火星。

“啪!”的一声,清脆响亮,声音传出去老远。我想,耗子听见,肯定会吓得钻进洞里,躲了起来。我不得不佩服沈兄的智慧,想笑又不能笑,只好朝他肩上轻拍两下,表示赞赏。

后来,沈兄调回了哈尔滨。由于各自忙于事业及家庭,再加上当时通讯也不发达,我们就失联了。

二〇〇五年,我去哈尔滨创业,由于自己一直惦记着可爱的沈兄,故曾多次请人帮忙,打探沈兄的消息。遗憾的是始终没有联系上沈兄,但我并没有气馁,继续设法寻找,就这样,一找就是十二年。

时间来到二〇一七年九月份,我在微信上和好兄弟单敏闲聊时,得知了沈兄的电话。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欣喜若狂,马上拨通了沈兄的电话,约他前来相聚。

相隔四十年,沈兄突然接到我的电话,一时楞住了。稍倾,便传来熟悉激动的声音:“是宝泉老师吗!老弟好!我马上过去,我想你啊!”

“我也想沈兄啊!找了你十二年,终于找到了。哈哈!我家在省测绘局院内,你乘公交在学府四道街的征仪路站下车,届时,我会在公交站接你。咱俩不见不散。”放下电话,我立即吩咐老伴多做几个好菜,款待我可爱的沈兄。

那天,我们兄弟二人高兴得忘乎所以,激动得语无伦次,浓浓的手足情谊尽在酒中,不由得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这以后,我们经常相聚,使我们的友情不断加深和发展。七四届高四班名誉班长姜旭,又在哈尔滨和虎林数次为我们搭建平台,让我们和同学们友情相聚,一起欢度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

二〇一九年国庆节期间,我从哈市返回天津定居,沈兄设宴为我饯行,席间频频举杯,兄弟情深,难舍难分。

二〇二一年九月中旬,我由虎返津,途经哈市换乘车次时,需在哈市停留一天。沈兄闻讯又设宴款待,丰盛的菜肴散发出深情,醇厚的美酒溢出了厚谊。我们举杯相祝,兄弟亲情尽显其中。

闲暇之余,我常回想起于二〇一九年九月中旬,我和沈兄在哈市做东,邀请七四届高四班同学们过来相聚时,沈兄在酒上说的一段话。他幽默地说:“同学们,现在国际形势嘛,一片大好,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国内形势,大家都知道,更是好上加好,人民安居乐业,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在这美好的大气候下,我衷心祝福大家,保持童心,重返少年,焕发青春,快乐向前。让我们一起荡起双桨,争取再来个六七十年。”

每次想到这儿,我就非常开心,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和力度,有效提升生活的品味和质量。我有沈兄这样的知己,此生足矣。有诗为证:

石青山前耕桃园,穆棱河畔舒画卷。

甘洒血汗润沃土,迎来百花齐争妍。

当年青丝曾并肩,如今皓首心相连。

虽居两地休戚共,遥祝迟暮月儿圆。

2023.4.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