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湘云为什么也劝宝玉用心于仕途经济学问?受了宝钗的影响吗?

 栖鸿看红楼 2023-04-11 发布于山西

唉,你想多了。史湘云的确和宝钗很要好,也的确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宝钗的影响,但是就劝宝玉用心仕途经济这件事儿上,还真跟宝钗也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时间,时间很重要。

湘云劝宝玉仕途经济,书中正面描写只有一回,就是在第三十二回:“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虽然是劝,但是是承接宝玉对贾雨村的抱怨而来,劝的很自然。劝中又有点调侃,和上次二十一回“伸手来“啪”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一脉相承。

湘云从小就跟宝玉很熟悉,也深知宝玉喜欢和女孩子闹、不爱读书、不喜欢官场应酬这些毛病。如今小别重逢,半调侃半劝谏,就像我们常常跟小孩子说“要好好学习”一样自然。

你或应酬、或关心地鼓励亲戚小孩好好学习,还需要受谁的影响吗?

我这么说,是不是认为,湘云并不支持“仕途经济”,只是顺口一说呢?也不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是那个时代那个阶层子弟们的普遍出路。小厮兴儿就说过:“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甚至刚刚成年不久的贾蓉,谁身上没有个官职?“仕途经济”根本是那时候的主流价值观。

湘云直爽豪侠,但是并不反对主流价值观,当然也不反对男子为官从宦。这并不需要受谁的影响。

湘云和宝钗的不同点,在于宝钗好劝,就是判词中说的“停机德”。她对劝谏别人的爱好,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宝玉“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了”,当面给她难堪,但一遇到宝玉称赞别人苦心,她就见缝插针:“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丝毫不考虑可能再次被奚落。

湘云对于劝谏别人、规引别人、影响别人,没有宝钗这样的嗜好。她对宝玉的唯一一次劝诫,如前分析,是出于直爽的本性,不假考虑,顺口而出。碰了钉子之后,她也就再不劝他了。

至于黛玉,“自幼儿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我们从作品中,其实看不出黛玉对“仕途经济”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她对宝玉,除了爱情上的要求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求同存异的。

她尊重他的态度、他的看法、他的观点,哪怕和自己的想法不尽相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