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沔阳历史沿革及民间故事(传说)

 SongYongping 2023-04-11 发布于湖北

沔阳历史沿革

仙桃古为云梦泽,夏、商为荆州域,西周跨州国、郧(郄)国,春秋战国属楚,秦隶南郡,汉为云杜、州陵地。晋初立沔阳县,为江夏郡治。晋惠帝元康九年(299),云杜县治南移至境内。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7),境西南立惠怀县。

南北朝。宋废沔阳县,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复立。另置沔阳郡领云杜、

沔阳二县,置州城郡领州陵县,置营阳郡领惠怀县。西魏并沔阳、惠怀、州陵三县为建兴县;仍置沔阳郡,领云杜县。北周废州城郡置复州,依复池湖取名。后废沔阳郡、云杜县,诸县皆入建兴县。不久废复州,称沔阳郡。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改沔阳郡为复州。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复州为沔州,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旋改沔州为沔阳郡。沔阳郡、沔阳县治所均设今沔城。

唐代。高祖武德五年(622),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沔阳为属县。太宗贞观七年(633),州治迁回今沔城。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复州为竟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废竟陵郡,重置复州,州治今沔城。代宗宝应二年(763),州治又移竟陵县,沔阳为属县。

五代时期。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分沔阳南境设白沙征科院,属江陵府。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升复州为直隶防御州,领景陵、沔阳二县。

宋代。太祖乾德三年(965),改白沙征科院为玉沙县,属江陵府。太宗至道三年(997),玉沙县改属复州。仁宗宝元二年(1039),降沔阳县为镇,属玉沙县。神宗熙宁六年(1073),废复州,降玉沙县为镇,属江陵府监利县。哲宗元祐元年(1086),置复州和玉沙县,沔阳镇仍属玉沙县。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改复州为复州路,以玉沙为附廓县。

元代。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属河南行省荆湖北路宣慰司,辖景陵、玉沙二县,沔阳府和玉沙县同治今沔城。

明代。洪武元年(1368),沔阳府改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沔阳府为州;并玉沙县地入州,直属湖广布政使司,领景陵县。嘉靖十年(1531),沔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

清代。顺治三年(1646),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沔阳州改属汉阳府,分南境另置文泉县。乾隆三十年(1765)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时期。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1949年5月设沔阳专署,沔阳县属之,县治迁至今彭场镇。

1949年10 月,县治迁回今沔城。

从建制史中可以看到,仙桃的统属和版图变更频繁,不仅因朝代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朝代也因时而异,这比较少见。尽管如此,在一段时期内仍有相对稳定的主名,“自汉以下,或分数县,隶数郡,以州陵为主名;西魏以下,以建兴为主名;隋为沔阳县,唐为复州治;或为府,为路,为玉沙,明以来始定今称”。“今称”实指“沔阳”。沔阳”作为主名的时间最长,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时期,虽然后来被“建兴”“玉沙”等替代过,但自明代以来 600多年恒定不变因此,“沔阳”这个名字通常表述为“仙桃的前身”。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屯田开荒,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唐初府兵军事制度培养了大量的精锐士卒,加上众多的良将,唐太宗破突厥,征高丽,灭高昌,从而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唐朝首都长安可谓是气派万千,蔚为壮观。当时的西域回纥国就是大唐帝国的属国之一。

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谊,回纥国派遣了一名使者缅伯高,带上一只罕见的白天鹅作为礼物来敬拜唐太宗。在路上,缅伯高把白天鹅照顾得很好,不敢怠慢。经过沔阳(今仙桃)河时,担心白天鹅口渴,缅伯高打开笼子,把它带到河边喝水,不料白天鹅展翅飞向天空,缅伯高只拔了几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白天鹅飞得无影无踪。缅伯高急得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心道:我该怎么办?带什么去见唐皇?又该怎么向国王交差呢?想着,他用一块白绢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毛包好,写下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道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唐太宗不仅没有责怪他,还认为他很诚实,并重重奖赏了他。

“千里送鹅毛”,礼物虽然微薄,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符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礼轻情意重”的古训。文人也常常引用“千里鹅毛”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和深厚情谊。如: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沔阳三蒸的故事

陈友谅在退避沔阳湖区的时候,自力更生,开荒屯田,起义队伍纪律严明,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抢百姓一粒粮食,大家非常熟悉的沔阳三蒸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1、开荒屯田。陈友谅在推行屯田政策之后,分布在各地的起义队伍,都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任务加以落实。在湖广和江西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有关屯田的记载和故事。这组照片是陈友谅起义队伍在新州、沔阳等地屯田遗址。在湖南湘中,也有通过屯田为大汉军提供粮食十万八千石的记载。

2、度荒三蒸。陈友谅夫人张凤道在灾荒之年,利用湖区自然条件和原料,生产出了沔阳三蒸,解决了起义队伍的燃眉之急,度过了艰苦的灾荒岁月,下面这组照片是我们在湖区还原的创作三蒸的过程,包含有捕鱼、挖藕、摸螺丝,摘野菜,在地上挖灶用甑蒸等过程。读罢这首“义军将士湖中藏,宁可挨饿不征粮。戽鱼挖藕摘野菜,且把三蒸当军粮”的歌谣,我们仿佛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

3、庆功三蒸。三蒸成为一种被人喜爱的食物之后,军队在庆功会时也会采用鱼、肉、菜作原料,制作精美的三蒸产品,在庆功宴席上广泛使用。这是制作三蒸的蒸笼。

4、宫廷三蒸。大汉政权建立后,三蒸成为宫廷独特风味的菜谱,它的原料与配料更为讲究,蒸的花样种类更丰富,这是我们根据实物制作的一组菜模,其色泽精美,不禁让人垂涎欲滴。少帅张学良在北京的一个餐馆品尝沔阳三蒸之后,曾亲笔题写了“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的诗句。这是陈友谅夫人做三蒸的唱词,是非常有名的沔阳小调,叫“三棒鼓”。

沔阳三蒸现在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湖北的名菜、仙桃的名片。

沔阳三蒸小故事

元至正十三年五月,元军攻占沔阳城,以舟师万余人围住排湖,企图把陈友谅起义军活活困死。眼看军粮不多了,张凤道便组织士兵在湖上采集荷梗、菱角藤、鸡头米,在湖里摸螺蛳蚌蛤捕鱼虾,在湖边挖野菜。这些东西鱼腥味重,吃得想吐,张凤道就将它们和米蒸着吃。问题是野菜熟了往往米还是生的,于是她把米磨碎,碎米和野菜一起熟,这样更好吃,

还有一股香味。后来摸索出经验,张凤道把所有的东西都弄来蒸,大家吃得乐哈哈。元军以为起义军即使不死也饿得有气无力了,大摇大摆开进到湖中,结果发现,起义军早就转移了。张凤道的蒸菜之法传到民间,成就了一道地方名菜——沔阳三蒸。

陈友谅纪念馆展厅内还原制作三蒸的过程

沧浪之水

春秋时期,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境内,就叫“沧浪河”,即今天张沟穿镇而过的“通州河”。屈原就是在此河边遇渔父,留下一段哲意深邃千古流传的对话。西汉景帝时期,沔阳人即在张沟镇建“沧浪亭”缅怀150年前于此行吟泽畔的大诗人屈原;唐代武则天时期,人们在“沧浪亭”的基础上增其旧制,扩建为“沧浪寺”(据说,遗址就在现张沟影剧院旁);元末明初,打鱼人陈友谅率众于沧浪河畔起兵,将“沧浪寺”改为“沧浪馆”,在此练兵习武;民国时期,参加过武昌首义的张难先曾在此馆教学;大革命时期,邓赤中在此设平民夜校;“洪湖赤卫队”攻打仙桃时曾在此馆中驻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沧浪馆”门前杀了成千上万的抗日勇士和平民,尸体往馆后的万人坑中一丢,扬长而去;解放后,人们将“沧浪馆”的正殿改为“张沟小学”,后学校搬迁毁弃;人们在原地盖起了菜场和俱乐部,原迹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人集资在镇北村(原名沧浪村)建起了一座道观,取名为“沧浪观”。 

《沧浪歌》与沧浪水

《沧浪歌》是一首短歌,歌词只有4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直译的话,意思是∶“沧浪的水清澈呀,可以洗我的帽带子。沧浪的水浑浊呀,可以洗我的脚。”其真实表示却不是这样的。“水清”指的是治世,“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吾缨”就是比喻做官。“水浊”指的是乱世,“濯吾足”显然跟现代的足浴意义相近,比喻身心舒畅。那么《沧浪歌》的正确解读,应该是“遇治则仕,遇乱则隐”,类似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沧浪歌》的演唱者是渔父,但创作者并非渔父,也不是屈原。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类似的儿歌在民间传唱。《孟子·离娄》有载: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这首与《沧浪歌》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一样的儿歌,被后世称为《孺子歌》。显然它就是《沧浪歌》,孔子曾亲耳听到,不过他给弟子们解读时,并没有赋予其深奥的哲理。他只是说:“弟子们听着!清的水洗冠缨,浊的水洗双脚,这都取决于水本身啊。”

孔子适楚的活动地域局限于楚国北部的河南平顶山、叶县一带,活动时间在鲁哀公五年至六年,即公元前 490—489年。而《渔父》大约创作于楚顷襄王九年至二十一年之间,即公元前289-278年,可知至少200年前就有了《沧浪歌》。

那么,歌中的“沧浪之水”在哪里呢?

《尚书·禹贡》载:“蟠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意思是说,沔水的源头叫漾水,在陕西勉县东折后称汉水,丹江口以下统称为沧浪之水。这个“以下”,包括今老河口、谷城、襄阳、宜城、钟祥、潜江、天门、仙桃、汉川、武汉等沿线城市,长度差不多是整条沔水的一半。

由于江汉平原是一个泛滥平原,沧浪之水在钟祥以下脱离山谷的限制呈现漫流状态,水系十分紊乱。既有主流—-在先秦时期即所谓汉水故道,也有纷乱的支流,统统称为沧浪之水。

到了汉代,经学家们把“沧浪”这个名字直接给了夏水。

夏水是长江北岸的一条支流。楚人以江之别流为沱,夏水就是《禹贡》所谓“潜沱既道,云土梦作义”中的沱水。

仙桃地区在先秦时期的主要河流,是夏水而不是汉水。郑玄在《尚书》“沧浪之水”条下有注:“今谓之夏水,来同,故世变名焉。”刘澄之著《永初山川记》说:“夏水,古文以为沧浪,渔父所歌也。”

《史记索隐》也说:“马融、郑玄皆以沧浪为夏水,即汉河之别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是此水也。”于是,沧浪之水由统称,变成了一条具体的河流——夏水。

屈原对仙桃的贡献,还在于他以《楚辞·渔父》及其广泛传播,创造了沧浪文化。由于年代久远,沧浪水早就分成若干段河流或淤塞为平地了,但是,以念屈原为主题的沧浪文化在仙桃逐步形成。不仅把"沧浪渔唱"列为明清"润阳八景"之一,还在多处建有纪念场所。

沔城白衣庵,“位于江北答家桥北,建于清初。1949年以前完好,1954年毁于大水”。传说当时有位渔家少女与屈原有过交集,闻知屈原投江,便身穿孝服,徘徊于屈原游历过的地方,最后投水而死。她魂魄不散,经常身穿白衣在沧浪水边哭泣,人们就在这里盖了一座白衣庵。

沔城濯缨井,位于玄妙观内,相传有千年历史。井口围有石栏,栏上有雕刻,上方建有凉亭。井深20余米,内壁用古砖砌成。井水终年不竭,冬暖夏凉水质纯净,不仅清甜可口,据说还能医治疾病,消灾得福。游客或香客都喜欢自打一桶,手捧井水喝上几口,以求一生健康平安。

在今张沟镇附近,有一块土地古名沧浪里,位于州城“东五十里”。仙桃先民很早就在这里设立建筑物,以纪念屈原。汉景帝时修了一座沧浪亭,唐代扩建成沧浪寺。元末陈友谅起义,沧浪寺成了练兵的武馆,改称沧浪馆。又有“沧浪馆在张家沟,同治七年修”一说,可能中途有毁有建。现存沧浪观一座,为道教圣地。

沧浪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近代,很多仙桃子弟接受了这一古老文化的熏陶。大革命时期,邓赤中在沧浪馆设平民夜校。贺龙率领红二军团攻打仙桃时,曾在沧浪馆驻扎。出生于沔阳接阳(今张沟镇境内)的民国元老、民主先驱张难先,青年时代曾在沧浪馆闭门读书,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1949年以后,他在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期间,筹划并修建了位于武汉东湖的屈原纪念馆,亲书"屈原纪念馆"直额。又书写了6尺长的宣纸隶书对联一副,内容取自《哀郢》,联曰:“乘鄂渚而反顾,遵江夏以流亡。”

诸葛亮读书台

沔城诸葛武侯祠,又称诸葛读书台,位于沔阳古城西门,建于汉建兴十二年,是后主刘禅为缅怀诸葛亮的功绩,降诏致祭,封诸葛亮为“忠武侯”,并令建祠于沔城,四时享祭。

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这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南阳诸葛亮为何在湖北沔城留下读书台?沔城镇的诸葛武侯祠原为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的私家官邸,诸葛亮曾在此读书三个月,并娶黄承彦之女黄月英为妻。诸葛亮属沔城女婿,这里有诸葛武侯祠就不足为奇了。

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女为妻

诸葛亮这个名字,在泱泱华夏大地上可谓如雷贯耳、闻名遐迩,可以说已经到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地步。但令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相貌堂堂、满腹经纶、智慧超群、才华横溢的美男子却屡次谢绝了众多纷至沓来的的说媒者,而偏偏选中了当地沔南名士黄承彦膝下那位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儿阿丑黄月英为妻,诸葛亮弃众阿娇而独娶阿丑,这在当时就落下了“莫学孔明择妇,只得阿承丑女”的笑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奇才是举世知名,但其实真正厉害的还是他背后的妻子。在民间传说中,诸葛先生的一些古怪发明、阵法、仙术,甚至三分天下之策,都出自于这位诸葛太太,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到这位“史上最强人妻”的呢?

据《三国志》《汉晋春秋》等史书记载,当年诸葛亮一直隐居在襄阳的隆中,成天用功读书,不大出门,一晃几年过去,还没有找到一个称心合意的老婆。离隆中三十里远的汉水边有一个名士叫黄承彦,他有个独生女儿叫黄月英(另一说叫黄婉贞)。黄承彦与诸葛亮相交很好,就私下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诸葛亮,但诸葛亮听说黄家小姐长得很丑,黄头发、黑脸皮,脸上还有几颗大麻子,就支支吾吾的先拖下来。

黄承彦见诸葛亮没有答应就邀请诸葛亮到他家来,后来诸葛亮到黄家拜访,一进门就看到一只大狗向他扑过去,吓得诸葛亮差点跌倒,之后又蹦出了一只老虎,诸葛亮吓得转身就跑,但见老虎和狗都没有追上来咬,诸葛亮定下神来一看,却原来老虎和狗都是木头做的,这时,黄承彦哈哈大笑着出来把诸葛亮请了进去。两人进去一坐下,就有仆人出来端茶,诸葛亮一看端茶的仆人也是木头做的,就十分敬佩黄承彦竟能做出如此巧妙的机关,但黄承彦说这些机关都是他的女儿做的,诸葛亮一听大惊,原来黄小姐有如此才华,怎能嫌人家丑?当下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在诸葛亮尚未发迹之前,在隆中埋头读书,靠种几亩薄田过日子。后来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阿丑为妻。阿丑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相当有才华,小俩口相亲相爱,切磋学问,日子过的倒也惬意滋润。

但是日子久了,诸葛亮却烦躁起来,似乎有些心事。有一天,他正在家里捧书细读,清风吹来,让人昏昏欲睡。朦胧中突然有个人闯了进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道:“诸葛亮啊,当今天下大乱,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你为何还无忧无虑,在家中贪恋娇妻,无所事事,大丈夫如此何为?”说着,对着诸葛亮的脑袋就是一拳,他大叫一声,惊醒过来,却原来是南柯一梦,但是醒来之后却是头疼欲裂。

妻子阿丑得知此事后,就从怀中取出一块绢帕来,稍微折叠之后裹在他的头上,诸葛亮立刻觉得轻松多了,一问阿丑,阿丑笑道:“医书上说心烦致火旺,火旺则脑胀,相公得的病是由心烦忧虑引起,但是这条巾帕,不但能治你的头疼,还能治你的心病哩!”

诸葛亮取下头巾,打开一看不得了,原来上面是阿丑绣的一幅“三分相图”,上面绣的是神州大地,有山有河,三足鼎立,分土而治。诸葛亮立刻病愈,掀被下床,忙不迭地向妻子道谢。

诸葛亮从三分相图中获得极大的启发,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创大业,诸葛亮便是根据此图所启发的“占据荆益、北抗曹魏、东结孙吴、西和诸戎、南扰夷越”的概念,作为“隆中对”的基本主张。日后诸葛亮便常常戴着这条头巾,人们便称之为“诸葛巾”。后来戴巾的习俗流传到民间,一直沿袭至今。

当然,后人对于诸葛夫人的美丑众说纷纭,有的说她长得很美,故意放消息说自己很丑,以此来推脱那些重貌不重才的公子哥儿;也有人说她长得很一般,但根据描述,黄婉贞如果在现代,应该是个新潮的辣妹。这个故事告诫我们,整天躲在家里做黄粱美梦注定是娶不到好老婆的。除非你交了华盖运,也遇上了像黄承彦一样的老丈人,把自己嫁不出去、无人问津的女儿硬塞给你,否则还是多出去走走交一些朋友比较实在。

那么,聪明过人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娶丑女为妻?时人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诸葛亮重才不重貌,是真正注重人的内在美。著名学者谷亮、陈青等人认为:这种传统的说法未免失之偏颇。他们认为,诸葛亮娶阿丑,这其实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一次相当明智的重要抉择,他这样做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熟悉三国两晋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即便胸藏韬略、满腹经纶,如果想在地主集团的上层站稳脚跟,以便日后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就必须和当时的名流士族、名门旺族搭上关系,如此方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另据《诸葛亮新传》记载:当黄承彦当面问及诸葛亮时,他当即“拜谢泰山”,一锤定音,把他从未谋面的黄月英娶了过来,从而为诸葛亮进入地主集团开了绿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这个“进身之阶”的。尽管后人对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的真正动机尚有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桩婚姻对他以后在政治上的发展无疑是起了关键的促进作用的。

狄仁杰问政的故事

座落在沔城大、小莲池其间的迎恩楼,是唐朝复州刺吏狄梁公问政处遗址。

从仙桃市档案馆馆藏的1886年(清光绪12年)成书的《沔阳州志》获悉: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杰出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任宰相。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59岁的豫州刺史狄仁杰因痛斥以军工扰民的宰相张光辅,被贬为复州(包括今湖北仙桃、天门、监利等地)刺史,主政沔城(今沔城回族镇),不久任洛州司马、魏州刺史,后升任宰相。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闻讯哭泣:“朝堂空也!”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葬于国都洛阳白马寺。 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继位后追封为梁国公,后世因此称其为“狄梁公”。

在复州期间,他重视水利,动员百姓疏沟渠,通河道,建剅闸,防止渍涝;加固堤防,抵御洪水,确保农业丰收。同时大力振兴商贸,鼓励经商。

狄仁杰断案如神,在沔城时也断过一些奇案。刚来复州时,获悉前三任州官突然失踪,下落不明,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狄仁杰决心查明此案。八月十五日,皓月当空,狄梁公坐在房内审阅案卷,忽见一妖艳女子潜入房中,挤眉弄眼、卖弄风骚。狄仁杰喝斥不走,便挥剑刺砍,女子逃窜。后查明,此女系麻四垸人,名曰“青蛇精”,专以色情迷人,谋财害命,不少人惨遭毒手。不久,狄仁杰将其处以死刑,终使一方太平。

狄仁杰(因)严于律己,常去八卦剅前查访民情和研讨政事,深受百姓拥戴,被称为仁政、清廉、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后来,为纪念狄仁杰的功绩,沔城人在大小莲花池之间八卦剅西头南侧,修建八角亭一座。匾额上书“唐刺史狄梁公问政处”。乾隆三年建为楼,上覆筒瓦,易名“迎恩楼”,即对狄梁公有感恩之意。沔城东门,原名大东门,为纪念狄梁公改称为“仁风门”。此后,凡来沔城上任的县官、州官、府官,均乘船由通州河的官路起坡,走红花堤,过八卦剅,经狄梁公问政处,从“仁风门”进城,旨在效法狄梁公从仁政、立仁风。

1998年,沔城镇委、镇政府在狄梁公问政处遗址上,兴建了迎恩楼、双莲桥及仁风门牌坊,两柱上书“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2003年,在原八卦剅东侧修建了狄梁公问政亭。现在,迎恩楼已成为一个二星级旅游宾馆,可容纳100余人食宿,是集休闲度假、娱乐、美食、会议培训、商贸洽谈等为一体的理想处所。

如今,为了传承仙桃文化,仙桃市政府在沔阳公园内建设了狄仁杰广场、狄仁杰问政处和大殿。 

沔阳八景

沔阳八景是明清时期沔阳先民总结并精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人文景混。分别为五峰山色、三澨波光、沧浪渔唱、柳口樵歌、丙穴钓秋、荆楼玩月、东滔红莲和西城古柏。它们各擅其美,各有故事,有人巧妙地用一首七律串起来赞了一番∶

五峰山色景物幽,三澨波光月影浮。东沼红莲能避署,西城古柏不知秋。荆楼望月乐逍游,丙穴钓秋夺诸侯。沧浪渔唱歌大有,柳口樵歌唱丰收。

这8道被仙桃市民津津乐道并闻名遐迩的古代风景,其演变过程实际上很复杂。这是因为沔阳的管辖范围曾有大沔阳格局(即复州格局)、沔阳格局和小沔阳格局(即仙桃格局)之分,代表“仙桃+洪湖+天门”(几乎整个明代)、“仙桃+洪湖”(明末、清代和民国)和仅含仙桃市(1951-1986)这三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先民们不可能预测格局的变化,所以每在格局变化后,被迫对八景作新的解释。我们权且分之为“前八景”和“后八景”。

清光绪《沔阳州志·学校》。

(一)五峰山色

前八景中的"五峰山色"在今洪湖。从隋立县起至1951年沔阳辖地南濒长江,包含今洪湖市地域。嘉靖《沔阳志》载:“沔南二百里曰黄蓬山。其山坟起江湖间,延绵环结而秀。其支曰香山、曰石灵、曰松林矶、曰乌林,圻曰斑竹。统三百余阜,周二十里。”所谓“五峰山色”,就是黄蓬山风景,五峰为其主峰、支峰之和。中为松林峰,山顶浑圆,漫山松林。东为石灵峰,酷似帽,俗名“纱帽峰”,是唯一有石头的山,山中有石灵庙,庙内有7口楚王古铜钟,山石隐隐有应声。西为香山峰,为黄蓬山第二峰,因形似香炉而得名,俗名“望乡山”。南为乌林矶,又名“乌陵”,为松林之余脉,突出江中。乌林与赤壁隔江相持,汉末曹操曾屯兵于此。北为斑竹圻,起伏的土包,数以计,沿江蜿蜒,似斑竹之节,故名。明代浙江余姚人、成化年间沔阳学正卢滋有诗曰:五峰如笋立亭亭,黛色参天列画屏。最是相看人不厌,岁寒不改旧时青。

后八景中的“五峰山色”为陈文烛所创,实乃人造风景之杰作。沔城无山。五峰山色是原江北城遗址上的断垣残壁形成的。光绪《沔阳州志》载:“江北城址,陈廷尉栽柏百千于上,森蔚可观。又垒奇石为五山,以像五岳。”1949年以后,这里仍残存三支堤、猴洞、假山石、过路牌坊、喂马石槽等古迹。陈文烛曾在《五岳山房记》:“而余世家江北古城竹坞,人称山林云家。按察使移住郭内复中坊构书屋数楹。前致奇石者五:中高而秀者象太室,东一象日日观烽,象莲花峰,南一象峋喽峰,北一象太行之碧玉。”由此推断,这里是先有后有园,又得陈柏、陈文烛父子加工,才有五峰山色。1949年以后,仍有一条形青石碑立于汉津桥北河堤边,上书“五峰山色”,字体为行书,可惜被人撬去做了门槛。

(二)三澨波光

前八景中的"三澨波光"在今天门。卢滋诗云:古复相传滥水名,泠泠吟尽月华明。从教滚滚波涛起,不逐同流只自清。"澨"为堤岸或水边之地,所以"盖汉水之旁以澨名者非一处矣"。"三澨"是汉江沿线特有的地名,大意是连续三条河流与汉水交汇,符合条件的比如汉水中游襄阳宜城一带的句澨、雍澨、蒽澨,或京山县的汉澨、漳澨、蓬澨。但也可以说只要是汉水分流之处,有三岔口之形,即可称"三澨"。《禹贡》所谓"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其线路是汉水故道,那么三澨肯定与仙桃无关。光绪《沔阳州志》也明确说明∶"详《三澨考》,三澨不在沔,姑存旧说。"那么,三滏在天门的说法值得肯定。童承叙认为,天门"县河西自南河下流渡入,北自石家口入,故名三汉水,即古澨水也"。而且"郑(玄)、刘(澄)皆言三澨在竟陵界,故后世说三澨者,多求之此地"。

后八景中的"三澨波光"在沔阳州城,位于小桥(又名永盛桥)到傅家剅

的拐弯处。玉带河有一支流向北与柴河汇合,在此形成三岔河口,故有三海;貌。今河道虽然淤塞,河心有了建筑物,但其形态依稀可辨。原先的水在河边,重建时仍然选在河边,却后退了100多米,可见旧时河面很宽里拐了个弯,流水冲击堤岸,激起波澜,若遇皓月当空,则流水荡漾;氵河中显现3个月亮,堪称人间奇观。

(三)沧浪渔唱

前八景中的"沧浪渔唱"在今沔城以西的通海口一带。汉水下游统称为沧浪水",夏水又有"沧浪"之称,那么江汉地区凡闻渔歌处,都可称"沧浪施唱",所以监利毕家池旧有沧浪乡,天门岳口旧有沧浪亭。沔阳的"沧浪渔唱"在志书中并无确切指向,但也有迹可循。卢滋诗曰∶

汤汤汉水接沧浪,欸乃歌声送夕阳。濯足濯缨皆自取,恨无孺子共徜徉。

第一句"汤汤汉水接沧浪",就把景点限制在汉水与夏水的交汇处,即灌口或七里沔。《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四引《周地图记》云∶"夏水合诸水同人汉,自汉入潴,水名七里沔,即屈原逢渔父与言,濯缨鼓泄而去之处。"这是《渔父》的写作背景放在七里沔了,同时也作为比较权威的证据,证明屈原遇游父处就在仙桃境内。

后八景中的"沧浪渔唱"在沔城下江北的二老坡附近。据《沔城志》记载:“古时候,这里是浩渺的沧浪湖。建国初,这里的羊子四境仍是一湖水。在江北城楼上,能听到渔民捕鱼唱出的歌声。沔阳民间流传的渔鼓道情,可能导源于此。”景点改到这里,是因为明代夏水成为内河,潴口不复存在。

(四)柳口樵歌

前八景中的"柳口樵歌"在今洪湖。光绪《沔阳州志》载∶"柳口在城南十二里,有樵歌楼,今废。"②柳口实为柳河之口,在葫芦坝之南。附近有大隐林、小隐林,为古人隐居之地。嘉靖《沔阳志》称"盖楚渔父钓处也",《郡国志》也讲"沔阳有大隐林,又有小隐林,南有隐矶山,是渔父钓所"。

因为樵歌楼的存在,不只是渔樵在柳口结社,文人也来此简修草堂,咏诗作赋,以至有"文乡武地"之美称。卢滋诗曰∶

一自山中烂斧柯,归来行唱太平歌。暮年拟结渔樵社,白发萧萧奈老何。

后八景中的"柳口樵歌"移到了沔城西南数里处,在今仙桃境内。这里是片柴山,居民以砍柴为生。站在南门城楼上,能够听到樵夫的歌声。

(五)丙穴钓秋

前八景中的"丙穴钓秋"在陕西汉中沔阳县,不过是以"丙穴钓鳅"出现的。杜甫诗《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中有"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酚"句,宋人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的注解是∶"丙,地名、在汉中沔阳。县北有鱼穴二,常以二、八月取之。"嘉靖《沔阳志》引此说法,并以邛州大邑县、万州梁山县、兴州顺政县、达州明通县都有鱼穴,而且仅达州明通县就有几十个鱼穴来反驳赵次公,论证出江汉沔阳县也可以有鱼穴。但因汉中沔阳县确有"丙穴钓鳅"景点,那么于沔城再设此景就属于同质化造景了,明显有抄袭之嫌。

《昭明文选》中左思著《蜀都赋》又有"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句,李善注曰∶"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丙,地名也。"有鉴于此,光绪《沔阳州志》言∶"左思《蜀都赋》注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地,此景未免附会。因旧志相沿已久,姑存之。"①尽管如此,卢滋还是赋诗一首∶

两岸芦花飞鹤毛,一钩香饵钓秋涛。于今且袖经纶手,拟向沧浪掣六鳌。

卢滋的巧妙之处,是改"鳅"为"秋",把一个普通的钓鱼活动变得富有诗意了。

后八景中的"丙穴钓秋"在州城东门城垣北边,珠子台对岸。此处有一口古井,一半压在城墙脚下,一半露在城墙外。据说井中产白泥鳅,肉质嫩,味道鲜,常有人到井边钓鳅,所以此景又叫"井边钓稣"。因与小莲花池相通,此井水大则没,水小则现,今已完全埋没。

(六)荆楼玩月

前八景中的"荆楼玩月"在荆江口。荆江口位于沔阳城外东南一里,上关街附近。荆江口关和范溉关、襄河口关、侯埠关合为明代沔阳州四大关口,或称要塞。荆江口有楼一座,名荆楼,楼门匾额上书"荆楼玩月"。下有配联,一为"方与嫦娥相对饮",一为"又从吴刚问樵薪",相传为西晋杜预作品。卢滋诗日∶

醉倚荆江江上楼,月华浸冷一天秋。凭高欲折蟾宫桂,只恐嫦娥笑白头。

夜幕降临,登楼凭栏,举杯邀明月,低头见江月,可见荆楼之美;伸手即可折桂,可见荆楼之高。这是把人置于月宫之中了

后八景中的"荆楼玩月"在城楼上。沔阳城南门在明嘉靖以前谓之"荆南门",后改为"南纪门"。费尚伊也写有《沔阳八景》诗,其《荆楼玩月》如下∶

高楼百尺晚吹笳,几度凭栏玩月华。最是夜深看不厌,女墙直待玉轮斜。

女墙是城墙的垛子,自然不是荆楼,而是荆南门城楼。南门城外以前是一片湖水,在城楼上赏月,既可以看到城内的万家灯火,又可以看到城外的湖光月色,所以"看不厌"。销

(七)东沼红莲

"东沼红莲"即莲花池,在前八景和后八景中完全一致。原为沼泽地,长满莲藕,因建城取土烧砖而变成深池,,又正好在沔阳城东门外,所以得名。莲花池在光绪《沔阳州志》中的记载是∶

在东门外,其池南北相丽,中有桥为通衢。明都指挥王闰即北池之滨为两松山阁,故址尚存。又有钓台,时与士大夫吟咏移日,天下高士若郭清狂、吴小仙辈往来结社。嘉鱼李大崖雅重之,题以"东庄春雨。

大小莲花池由一座桥一分为二,与今之格局相同,只是诗人连日吟咏,名士往来结社的盛况不再。其主要景观在小莲花池。池的西面是城墙,上有东门城楼,仁风楼与仁风塔相映生辉;西北隅有陈友谅点将台;北面是下关街,奎显阁、松山阁、清真寺等古典建筑与高低错落的民房相连;东有红花堤环护,垂柳依依;南为福星山,山上有一棵古蜡树,状如大象,旁有三株古冬青树,造型如狮,有"青狮白象戍郡城"之佳誉。福星山下有官道,道上建有黄莲关、红莲关。红莲关下为八卦则,旁有八角亭、迎恩楼,东有禹公祠。池中设珠子台,为龙舟赛抢标之处,台上建奎星楼。池周围还有观音阁、药王庙、涌莲庵、万寿宫等组成的古建筑群,纪恩书院、玉带书院、仁风书院都坐落于此。

沔阳八景中迄今仅存的一景,现在虽然少了许多景物,但风韵犹存。历代文人为之倾倒,曾写下不少佳作,这里仅录陈文烛《游莲花池》∶

方沼开莲叶,江城弄柳枝。

波光轻棹荡,水面拂纹奇。

云集来诸彦,风流见我师。

作杯牵翠盖,折藕吐青丝。

过橹逢幽境,闻歌起夕吹。

蟾蜍明似镜,鱼藻戏相随。

操桨惊千古,江湖信一麾。

襄阳有山简,尝醉习家池。

沔城藕是江汉平原的名特产,世人但知其好吃,却不知真正的沔城藕,指的正是莲花池的藕。莲花池采藕的场面曾是旧时奇观,不是用锹挖,而是男人光屁股下湖用脚踩,据说这样采集的藕没有伤痕。

(八)西城古柏

"西城古柏"在前八景和后八景中也没有区别。元末建沔阳城时,在西门

城楼上移栽了一棵大柏树。径数围。高百尺。人们据此称西门为"古柏门",称

西门城为"柏城"。卢滋赞道∶

屹立城西百尺长,四时不改色苍苍。东风桃李皆零落,争似坚姿独傲霜。

沔城人传说此树是唐代茶仙陆羽所植,也有人说是元末陈友谅栽的。树有四奇∶晴天金翠流辉,雨天苍气淋漓,早晨珍珠缀壁,傍晚烟带环城。又说树得木德,可保古城长青。今城、树俱废,地名仍被沿袭。

关于仙桃的传说

关于仙桃的传说有很多种,但我钟爱老母亲亲口所讲的那一个∶

说的是沔阳周边曾有一个集镇十分热闹,十里八村的人都喜欢去那赶集,有一天,一位打扮得十分简朴的村姑也起大早赶到了集上。

那天,正好观音菩萨下凡,想检验一下当地的民风是否纯淳,于是就假扮成一名卖桃的婆婆,在集市上吆喝着卖桃子。

那位村姑正巧走到了观音的摊前,看到观音摊位上鲜鲜的桃子,自言自语地说道∶还剩几吊铜角子,带几个桃回家给婆婆吃。这观音想呀,一般村姑来买桃的,都说是带几个回去给孩子尝尝鲜。这卖了半天,还算头一位说是带回去给婆婆吃的,就想试探一下这村姑的真心实意。

于是,观音跟着那村妇向西行走,便使起了仙法,一会儿功夫,时而风雨交加,时而太阳毒辣,折腾的那位村姑实在走不动了,又加之迷了路,还口干舌渴,饥肠辘辘,这时,村姑就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饿死在这路上,家里的婆婆谁来照顾,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个桃就咬了一口,谁知,桃还没吃上,嘴上就被桃核打了个血泡,那村姑心想是否婆在骂我不孝呢?还是菩萨在考验我的诚心,于是就将那桃又放回了口袋。

可是天黑了,村姑还要继续赶路,最后因饥饿难忍晕到在路上,也没有再咬那桃一口,那桃也碰巧从口袋里掉出来,滚到了形如尖刀嘴的地方。须臾,十里桃林,桃花灼灼,鲜桃累累,香飘四方。

村姑醒来时,已是风和日丽,如同她离开集市时的时间,人也精神很多,满地都是桃子,她面前还摆了满满一蓝新鲜的的鲜桃,忙对天跪拜,嘴里还念念是道:多谢菩萨保佑。

那棵桃树所在地,后来就取名鲜桃镇。那旁边的河就取名香河。因仙桃地处汉江和锦瑞河之间,地势正如一只被人咬一口的鲜桃。

斗转星移,经文人们一翻折腾后,鲜桃也就演变成了仙桃,香河也演变成襄河或汉江。

仙桃地名文化试题

1.“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发生在唐贞观年间的()境内。(出题单位:仙桃市文化和旅游局 推荐单位:湖北省委宣传部)

A长安

B云南

C四川

D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唐贞观年间,大唐帝国的属国回纥国派遣了使者缅伯高带上一只罕见的白天鹅作为礼物来拜谒唐太宗。经过沔阳(今仙桃)河时,缅伯高带天鹅到河边喝水,不料天鹅挣脱遁走,缅伯高只抓得一根鹅毛。缅伯高急得捶胸顿足,无奈之下只得用黄绫将鹅毛包好,内附诗一首:“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去,匐地哭号号。上覆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看后,将鹅毛收下,重赏了缅伯高。

解析来源:据《路史》(宋罗泌撰)记载, 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另:《沔城回族镇志(1987-2019)》第246-247页。

2.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旧称沔阳县,沔阳县位于沔水之() 。(出题单位:仙桃市文化和旅游局 推荐单位:湖北省委宣传部)

A东

B南

C西

D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沔阳,顾名思义,“沔水之阳”也。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建制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自古山南水北为阳,今天的沔阳(仙桃)在沔水之北。在水系不明朗的古代,沔水在沔阳境内并非汉水,而是借用了夏水。借用的多了,连长江的一部分也曾经被称为沔水。《辞海》记载:“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沙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今沔城)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当时的沔阳县治在夏水之北,故名沔阳。

3.越舟湖是湖北省仙桃市境内一个较大的湖泊,“越舟”是指()。(出题单位:仙桃市文化和旅游局 推荐单位:湖北省委宣传部)

A泛舟

B同“月洲”,即月形的水中陆地

C人名

D同“越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越舟,姓陈,名贵,号越舟。其父陈礼林、二叔陈礼杜、幺叔陈礼俊,称为“老三房”。祖籍江西吉安府,从唐朝至宋朝年间,计五百多年合族而居,全族近四千人。明洪武年间,陈贵携妻儿迁至沔阳八城垸大湖畔,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打渔垦荒,并在湖中插上“越舟”字样的标记,八城垸大湖从此叫“越舟湖”。

解析来源:《仙桃地名传说》第75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